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辞典
编号:163656
桃耳七
http://www.100md.com 神农网
     【药 名】:桃耳七

    【拼 音】:TAOERQI

    【来 源】:为小檗科鬼臼的根及根茎。

    【功 效】:祛风除湿,散寒止咳,活血祛瘀,调经,散寒止疼。

    【主 治】:治风湿疼痛,咳喘,胃病,跌打损伤,经血不调,亦能解铁棒棰中毒。

    【性味归经】:苦,温。①《陕西中草药》: "味苦,性微温。"②《西藏常用中草药》: "性温,味苦微辛,有小毒。"入肝、胃、肺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l钱;或研末。

    【别 名】:铜筷子(《陕西中草药》)、小叶莲(《西藏常用中草药》)、鸡素苔〔《甘肃卫生通讯》 (4):37,1972〕、奥勒莫色罗玛琼瓦(藏名)

    【动植物资源分布】:鬼臼分布四川、陕西、甘肃、青海、云南、西藏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7~8月采收。

    【拉丁名】:鬼臼Podophyllum emodi Wal1.var.chinense Sprague西藏鬼臼 Podophyllum emodi Wall

    【考 证】:出自《陕西中草药》。

    【生药材鉴定】:根茎粗短,红褐色或淡褐色;根细而长,长15~25厘米,粗约2毫米,连接根状茎处弯曲,表面浅棕色或棕黄色,有细纵皱,并附有卷曲之细须根。断面圆形黄白色。气腥,味苦。

    【中药化学成分】:根中分离到四种成分: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C21H22O8,熔点122~4℃;槲皮素,熔点308~10℃;飞燕草素。,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