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76836
勿与X射线“亲密接触”
http://www.100md.com 2002年5月28日 健康报
     有位大妈对记者说,她一直有个遗憾,那就是到现在还没做过CT;

    一位男孩脚扭伤了,须做X射线诊断,因片子不清楚重复拍了四次,他妈妈还对别人说,医生检查得可真仔细……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公众不太了解X射线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因此,有关专家呼

    吁,在全社会普及射线防护知识已刻不容缓。

    在人们的观念中,放射防护应该是与放射工作有关的职业人群的

    事,很少想到自己也应该是需要被关注和防护的一员。如今,随着X

    射线诊断、临床核医学、放射治疗等电离辐射技术在医学中越来越广

    泛的运用,我们与各类医疗照射“亲密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据联
, 百拇医药
    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最新报告,医疗照射已成为公众所受电

    离辐射照射的最大人工来源。

    由卫生部组织开展的“‘九五’全国医疗照射水平调查研究”显

    示:我国施行各类医疗照射的各级医院(卫生院)已逾4万多家,医

    学放射工作人员14万多人,各种医用辐射设备6万多台,仅各种X射线

    诊断检查,1998年就已多达2.45亿人次。专家认为,趋利避害、正确

    使用是医疗照射防护的关键。

    少“吃”一次射线,就能降低一分诱发癌症的风险

    在医院,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正在等候做放射诊断的患者。当被
, 百拇医药
    问及是否担心过医疗中的射线危害时,在中央机关工作的朱先生说:“

    对患者而言,只要能明确诊断就行,至于说这种方法合理不合理,在

    运用中会有什么危害,不了解,也很少会想到。”

    那么,不合理的医疗照射究竟会有什么危害?我国医疗照射防护

    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郑钧正教授向

    记者解释了两个概念: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他说,由辐射诱发

    的放射性白内障等一类放射性疾病属于确定性效应,只有射线剂量在

    体内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发生。而随机性效应则不然,很可能一次
, http://www.100md.com
    照射就会发生疾病,受照剂量越多诱发疾病的几率越大。射线诱发癌

    症就是一种随机效应。可见不必要的照射会增加辐射诱发癌症的风险。

    郑教授介绍说,各国都有癌症发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比如,每10万人口肺癌的发病率有多少,如果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群体医疗照

    射剂量(人均受照平均有效剂量乘以受照人数),就可能导致白血病、肿瘤及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几率上升。因此对医疗照射来说,必须强调

    正确合理应用,避免不必要照射,同时合理降低医疗照射引起的群体

    剂量。

    医生:请慎开X射线检查单

    下面的情景我们也许并不陌生:患者主诉头疼,医生便开出检查
, 百拇医药
    单,“去做CT吧!”患者刚入院,不管胸部有无问题,都被打发去做

    透视;放射技师可以躲在屏蔽后面操作,患者的非检查部位却常常毫

    无遮挡地暴露于X射线中;体检时,为了加快拍胸片的速度,受检者

    三五成群被一起叫进照射室等候……

    郑钧正教授介绍说,正当性和最优化是医疗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它要求临床各科医师要充分重视患者防护,严格掌握各种医疗照射的

    适应症,尽量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照射。在必须采用射线诊断的前

    提下,也要尽量选择采用最佳方法,并把医用辐射设备工作条件调节
, 百拇医药
    到最优化状态,从而将射线剂量合理降到最低水平。

    但在实际运用中,这个原则常常被医务人员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京城一家大医院的呼吸科主任说,像典型肺炎、支气管扩张等诸

    多本来可以用非放射性检查方法诊断(比如听诊)的疾病,如今不少

    临床医生都依赖放射性诊断,甚至不优先采用射线剂量相对较小的X

    射线摄片等方法诊断,而是直接把患者指引到CT室。有关调查显示,“

    九五”期间我国X-CT设备绝对数已居全世界第三位,其检查频率199

    8年比1996年平均上升23.2%。造成CT检查单滥开的原因很复杂,有
, http://www.100md.com
    的是医生担心出现诊疗纠纷时缺少凭据说不清楚,有的则是经济利益

    的驱动……但不管何种原因,一张张失控的检查单的确给患者的健康

    蒙上了阴影。

    和不断上升的CT检查频率相比,曾在我国沿用多年的胸透频率已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74%降到1998年的25%,但防护专家认为这个比例同国外相比还是偏高。据介绍,X射线透视的剂量是X射线摄影剂量的十几倍,我国X射线检查卫生防护标准明确规定,在做X射线诊断

    时应首选拍片,因为拍片的辐射剂量小于透视。但有些地方仍在滥用,比如为带有节育器的妇女做透环检查(应改用摄片或B超),甚至有

    些地方还把胸透列为婴幼儿、儿童体检中的常规检查项目。
, 百拇医药
    如果说,临床医生的防护责任需要通过开出负责任的检查单来体

    现的话,从事具体操作的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责任则显得更为直接。

    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技师苗田对记者说,放射技师不能因为嫌麻烦和

    怕费时间而把受检者的防护置于一边。对患者不照射的敏感部位一定

    要进行遮挡,杜绝陪检者在无任何防护条件下停留在机房内……

    记者了解到,在国外,不少医院的医疗照射室都在显眼的地方张

    贴有关X射线危害的警示语,比如用大肚子孕妇的形象来提醒育龄妇

    女要避免接触X射线,如果怀孕一定要告知医务人员等。相比之下国
, 百拇医药
    内医务人员却鲜有告知危害的意识。郑钧正教授说,医务人员不能因

    为患者和受检者仅仅是来医院照射一次而忽略对他们的防护,而患者

    和受检者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拒绝不合理的医疗照射。

    阻挡不合理医疗照射,需要多种监督措施

    专家们认为,要把正当性和最优化的防护原则化为实际的防护行

    动,还需要通过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来实施。

    比如,肿瘤放射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要杀死癌细胞,因此,对准确

    定位的恶性肿瘤组织靶区必须给予精确的致死剂量,但同时要保护好

    周围组织尽可能受到最低的照射。要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没有严格
, http://www.100md.com
    的质量控制是不可能达到的。而质量控制要严格建立在防护科学研究

    的基础上。据了解,由郑钧正教授负责开展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放射诊断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研究”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对一个正

    常受检者而言,做哪种X射线诊断需要多少剂量才可以既达到诊断目

    的又使受照剂量合理降到最低。

    据悉,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放射卫生工作防护管理办

    法》,对患者和受检者的医疗照射防护作了明确规定,即将发布的我

    国第四代“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也以前所未有的

    力度强调医疗照射防护。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有关人士表示,在

    完善法规标准的同时,政府部门还须进一步通过质量控制、设备管理、人员培训、资格审查等多种监督措施来确保患者和受检者的防护安全。, 百拇医药(孟晓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