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物手册 > 西药大全一 > 自身活性物质药理 > 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 阿司匹林
编号:179975
阿司匹林赚头小,广州医院“手笔”大:坑人
http://www.100md.com 2002年6月12日 医业网
     《羊城晚报》2002年6月9日:

    吃五谷杂粮长大的升斗小民,谁都免不了偶尔感冒发烧。

    要是在以前,感冒发烧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花几元小钱、吃几片药的小事嘛!

    然则,如今,情形就大不相同了。也许都市人太矜贵,偶染小恙也要哼哼唧唧求告大医院。大医院之所谓“大”,往往是因这里的医生都有“大手笔”———一出手就是个不下数百元的大处方。下手再重点的,上千元的药也敢开给你。而一些传统且管用的小价药,如几分钱一粒的阿司匹林、头痛散、黄连素等,在他们的手里绝难见到。

    你问我不就是头痛发烧吗?他答我这是高度尊重个体生命。

    小价药难再登医院大雅堂

    打工仔小李的老婆,最近胸部有些胀痛,就到广州天河区某区级医院看门诊。医生“望闻问切”一阵忙乎后,便提笔开了一处方,上面密密麻麻列了好几种药。到定价处一算,足足有370元钱。小李虽心疼老婆,但苦于囊中羞涩,只好硬着头皮求医生先开些止痛的阿司匹林。但医师却宣称该医院压根就没有这种小价药。小李不理解,在他的老家即便是“赤脚郎中”都有这种药,何解广州的医院却不见有呢?小李不好强辩,嗫嚅着退回去。次日他带老婆到某省级医院求诊,这里的医生告诉他,回去用热水敷敷即可,不必再看来看去。小李的心头起了感慨。
, 百拇医药
    读者老罗也说,近日他头痛,前往某省级三甲大医院看门诊。一位副教授医生在测热、拿听筒听过后,便给开了一方,上面写着两盒奥尔芬,还有一些字迹潦草看不清的药名。老罗到计价处一打价,单奥尔芬(10片装)一种药要价就达134元。老罗坐不住了,要求副教授医生开一些便宜的药,像阿司匹林、头痛散之类的。副教授医生非常耐心地劝喻道:“我是医生,我知道怎样开药。你来我们这里看病,我就要对你的健康负责。再说了,阿司匹林这类药也有副作用呀!”罗生半信半疑,最后还是花了156元钱拿了先前开的药。回去后按医嘱老老实实把药吃完,头痛的病仍不十分好转。

    听闻大医院难觅小价药的情况,记者以患者的身份到各医院一探虚实。首先来到东山区某区属医院,佯装头痛。一主任医师在简单询问病情后,开了一处方。定价处一算,足足87元。接着记者又来到白云区某医院,同样以头痛的理由看门诊,医生开完处方后,记者问这里是否有阿司匹林卖。医生有些诧异:“阿司匹林?我们从来都不开的。”记者“哭穷”,说自己是一名刚入城的打工者,恳求医生开一些便宜的药。医生才很不情愿地改写了处方。记者再去几家大医院问有没有阿司匹林可卖?医生要么回答说没这种药,要么说这些药效果不好,有副作用等。
, 百拇医药
    药太贱医生没有好“钱景”

    有专家称,老百姓头痛发烧的病很常见,上医院医生又不开小价药,使得一些小病得不到及时医治,拖久了也就酿成大病。据一位医生私下跟记者说,医院多数不开小价格的药片。像阿司匹林这类药虽说是久经考验广受欢迎的药,就算医生愿意开,医院也不高兴。另有一些大医院嘴上说没有阿司匹林,其实是有,只不过给阿司匹林换上了新的包装,叫××宁,或其它名字。这是因为阿司匹林只能卖到8分钱一片,而换一个洋气点的名字则可卖到8角钱甚至1元钱一片。单单改一下名字,标价就上升10倍,这种事何乐而不为?这位医生还说,在医院抓创收的驱动下,医生如开小价药,就拿不到什么报酬,你让他们这些“知名医院”、“硕士医生”、“教授医生”喝西北风去?

    眼下,医生吃回扣、医院给医生下任务的现象已不再是什么“新闻”。记者熟悉的一名“硕士医生”直言,他平时并不靠走穴赚钱,靠的就是吃药品回扣和医院提成。毕业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就开上了本田小轿车,近期还准备购买120平方米的套房呢。某医院一位退体老院长直言不讳地说,有一些医院每年年初都会给各科室下达经济指标,少则二三十万元,多则二三百万元;且暗示医生开好药、开贵药,不要开小价药。医生也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出手“豪气”,小病也能开出大处方。
, 百拇医药
    某医药公司营销代表则向记者透露,医生吃回扣在圈内外已见怪不怪。同一疗效的药就有数十种,你不给他吃回扣,他就不开你的药。更有一些医生“狮子大开口”,不单每月要回扣,还要让人请客送礼,请桑拿、请跳舞、请旅游等等。“有些医生拿回扣高达30%,比我这个营销代表还厉害。”据他介绍,他现在在做广州市内五家医院的药品推销,每个月给医生的回扣就达20万元。

    据某医院一位医生透露,医院为增加创收,就给医生下指标,对完不成任务的医生、科室,则扣发奖金,医生也就不得不多开好药贵药,不开小价药。这位医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医生同样给病人开一种镇痛药,如开价格在20元的贵药,按每种药价的20%拿回扣,就有四元钱的提成;如果开10粒阿司匹林,以每粒8分钱计,只能拿到1毛6分钱的回扣,两者相差25倍。有些医院也口口声声对外宣称不开大处方,暗地里却激励医生开贵价药,开得越贵越好。

    小价药并不见弃于民间 医院不卖反倒旺了小药店
, 百拇医药
    大医院反而不见像阿司匹林、元胡止痛片这类小价药,这就客观上给医院外的药品商店制造了“商机”。记者先后走访了市区几家大中小型药店,当询问有否此类小价药品卖时,均被告知有。

    人民南路一中型药品商店老板告诉说,以前他的药店进传统药如阿司匹林也不多,但近几年发现大医院不卖,好多患者就到他的店来买,因而他进的货也就多起来。也知道这类药利润很微,但现在生意难做,卖阿司匹林可以薄利多销,能挣几文是几文。

    在景泰一药品商店门前,一位妇女也告诉记者,自己平时有个小病小痛什么的,都很少在医院开药了。因为医院动不动就得数百元钱治个头痛,普通老百姓承受不起。而一些传统的、价格实惠的药在一般的药店里都能很方便地买到,何必要求助大医院呢?

    医生唬人说小价药没疗效 又说“尴尬局面”是由病人自己造成的

    大医院为何不卖常见的小价药?当然是利益在作怪。然而,医院方面却对此有着好多堂而皇之的“说辞”———一位医院负责人称,医院难见几分钱的小价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患者造成的。如一些患者来看病,口气大得很,动不动就要求医生开好药,要用最好的、最贵的。阿司匹林、牙周宁片等小价药患者不喜欢用,认为“便宜没好货”,说这些药对身体有副作用。有些患者还说,钱,他不在乎,重要的是别耽误他的病情。医生怕得罪病人,也只好顺着他。
, 百拇医药
    也有医院称,那些传统的小价药品,科技含量不高,病人病了,就应该吃好药,这样对身体恢复有好处。

    小价药真的不灵光吗?其实不然!

    身价虽“贱”威力不减

    一位药学专家分析说,其实传统的低价药品副作用并不比高价药大,药效也并不比高价药差。它们都经过了几十年的临床考验,可谓是“真金白银”,其针对性强,对一些小病小痛的治疗很管用。而一些动辄数十元的高价药,说不定对病痛起不到明显的作用。

    这位药学专家说的有没有道理?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的例子作证———宋先生患有多年的胃病,时常打嗝,曾到省级某大医院看了近两年,病情一直没有好转。后来,他从朋友处得知,像他这种病,用小苏打、阿托品等小价药就可以治。于是宋先生每回花四五元钱买回这些药,吃过之后,效果很好。近一年多来,也不打嗝了。宋先生感慨地说,几千元看不好的老顽病,想不到花几元钱就治好了。

    在广州某外企上班的“白领”卢女士因外出旅游吃了不洁食物,回到广州后拉肚子长达七八天。先后去过三间医院看过,花了400元,病情没得到好转。在同事的提议下,她花了几元钱买黄连素,吃过后,病状就像被拧住了水龙头,再也不复发了。她真后悔当初没及时购买黄连素,害得她请了七八天假,还被公司扣了全勤奖。,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