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两性时空 > 性研究 > 性心理
编号:180252
性解放不是观念更新而是复旧(1)
http://www.100md.com 2002年6月13日 网易
     60年代西方掀起"性解放"运动,虽然酿成了艾滋病和性病的流行,但是我国有些人却并不吸取这一教训,把"性解放"同"观念更新"混为一谈。 笔者兼收并蓄地把来自各方的信息汇聚在一起,提供读者,供大家思考。孰是孰非,请读者自行判断。

    1993年1月2日,北京某报登出一篇文章《异性友谊婚外爱情》,其中有这样一段:

    从精神之爱过渡到肉体之爱,对少男少女来说,比较容易,但对已婚男女而言,就相当困难。这里除了害怕公众非议外,还有许多心理障碍,比如:"有贼心没贼胆";害怕艾滋病;害怕遭到情人丈夫的拳打或妻子的取闹;有一官半职的人害怕影响自己的仕途等等。但是,仍有少数人突破了这种障碍,从精神之爱发展到肉体之爱。这种现象不仅自古有之,而且随着男女之间交往的频繁,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避孕措施的简便以及人生观的变化越来越普遍。无论是回避它的存在还是压制它的发展,都不是明智的办法。根本在于观念的更新。

    其实,婚后男女之间的感情究竟是"友谊"还是"爱情",大概只有在我们这里才构成问题,而在欧美没有讨论的必要。那是个人隐私,他人无权干涉。所以问题的产生不能认为与我们的民族传统无关。也正因为如此,要想在男女关系上进行观念更新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 http://www.100md.com
    这里不妨以我自己为例。一次妻子问我:"如果你回家时发现我正在与别的男人睡觉,你该怎么办?""我把你们蹬开的被子往上拉一拉。""好!"妻子的脸色变了:"就冲你这句话我也要找个男人睡一觉。"我连忙安慰说:"千万不能千万不能,即使有这回事也不要让我知道。"

    人往往就是这样:自己可以有情人,但要是妻子或丈夫也有情人,感情上就受不了。可见,观念的更新要经过阵痛。我们不要麻酥阵痛,要敢于正视它,理解它。因为阵痛过后将是一个新婴儿的诞生。

    同一天,北京另一家报纸发表《独身,又一种活法》,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

    独身:对异性有兴趣。一味年轻貌美的独身女性的结论是:浪漫的婚姻不稳定,稳定的婚姻不浪漫,世俗的丈夫缺乏诗意,有诗意的丈夫不现实。最后,选择独身。多数浪漫型的独身者的性规范是:只要两人相爱就可以发生两性关系,不结婚与否。她们往往都有与异性亲密交往的经历,其中也包括性关系。
, 百拇医药
    如果用中华文化的性价值去评判这两种生活方式,那么前一篇显然是在提倡夫妻互相不必忠诚和鼓吹性乱自由,而后一篇更是在颂扬玩世不恭的荡妇。这类生活方式有于社会公德,为大多数中国人所不齿。而且少数以这种活法活着的人古来有之,完全不必借助西方思想来开导和推广。人类的动物本能如果不受社会教化约束,那就很可能人人都成为这种样子,这是毫不足怪的。现代人要退回几万年前的生活方式去,像最原始的祖先一样生活,这就不应叫"观念更新",而是观念复旧。

    我的这个看法,也可能有人不同意,那么就请看看西方人今天是怎样重新认识"性解放"的。

    1992年9月22日,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欧洲之窗播出了《几项显示青少年现状的民意测验》: 在两性关系上,法国人过去一向较为注重追求理性因素和感情因素。自60年代开始,中产阶级激进分子形成一股文化反叛势力,驱使人们藐视财富,攻击社会上长久存在的清规戒律思想。人们开始解放自我,逃避一切形式的束缚。追求阳光、大海和性欲成为一时流行的生活模式,这一模式冲击了人们在两性关系上的传统习惯。据统计,1970年时一半以上的年轻女性在21岁时还是处女,而今法国的女性发生性关系的平均年龄为15岁,男性为16岁。现在进入中年的法国人大多数经历了1968年的"五月风暴",即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性解放运动。

    银瓶梅, 百拇医药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