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分两路三探医托-郑州大学医学院门前纪实
《北京青年报》2002年6月19日:
这是一个神秘的“医托”团伙,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他们每天一大早集体“打的”到医院“上班”
司机举报“医托”
张师傅是河南省郑州市的出租车司机,常跑夜班。每天凌晨2时左右,他总在耿河东街西口等活儿。
今年5月,他发现了一件怪事:每天早上四五点钟,总有一伙神神秘秘的人在这里“打的”。一次,有6个这样的神秘人物上了他的车,只称到郑州某某医院,多余的话一句也不肯讲。
经过一番观察,张师傅终于弄清了这伙神秘人的身份:原来他们是一群组织严密的“医托”。
记者于6月8日开始了对这一“医托”团伙的追踪。
, 百拇医药
一探
时间:6月8日
地点:郑州市耿河东街
这些人在院内、门口、街边和公交车站牌边晃来晃去,遇到像是来看病的就五六个人围过去。他们的目光总是在别人的身上游走着。
早晨4点多钟,大街上还空无一人,记者坐在出租汽车里等待着目标出现。
4:50,突然一道雪亮的灯光从远处射来,打在出租车的前窗上。一辆黄色面的从小街冲了出来,在路口向北急转。车速飞快,在车转弯的一瞬间,可以看到车里塞满了人。
10分钟后,记者紧跟的这辆黄色面的停在了郑州大学医学院北门。
车里跳下来6名30多岁的妇女,都是一副农民打扮,有两个手里还提着编织袋。一下车,她们便向旁边的医院走去。6个人走着走着便分散开来,或蹲或站在门诊大门的外面,看着像赶早从农村来看病的。
, 百拇医药
这时,在门诊大门外的院子里已有了20来人,而此时,距离门诊挂号时间还有近两小时。
这些人在院内、门口、街边和公交车站牌边晃来晃去,遇到像是来看病的就五六个人围过去。他们的目光总是在别人的身上游走着。
看车的老太太偷偷告诉记者,这些人都是“医托”。
一个长约15米的过道通向郑州大学医学院,过道里站着14个人。
6:00,从一附院院门南面走来一对老夫妻,互相搀扶着向一附院走来。老太太的腿显得不灵便,头上裹着毛巾,老汉左胳膊挎着一个白色粗布小包裹。3名妇女迎了上去,和两位老人说了起来。
大约3分钟后,她们带着老人走到旁边的一家医院门前,又有4名妇女凑过去。记者在他们的不远处断断续续地听到:“医院里没有什么专家……我可以给你介绍……是个全国著名的老大夫……放心……”
, 百拇医药
站在台阶上的一个妇女向老人身后的两个妇女使了个眼色,一个妇女去叫门,医院保安过来打开了铁门,一群人拥着老人走了进去。向左转,消失。
记者随后跟了进去,到转弯处,向里看:一个长约15米的过道通向郑州大学医学院,过道里站了14个人。
记者的突然出现,让“医托”们很意外。只见这群人聚集的房里有灯光透射出来,老人不在了。
走出院子,扭头看院门,那里挂着一个牌子——郑州大学医院三院。
二探
时间:6月9日。
地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口
蓝衣男子跳下车,从外面很吃力地将车门打开。里面的人下来了:1个、2个……5个、6个……7女5男,整整12个人!
, 百拇医药
早晨6点,一辆黄面的飞速驶来停在了医院的门口。
在副驾驶座位坐的蓝衣男子跳下车,从外面很吃力地将车门打开。里面的人下来了:1个、2个……5个、6个……7女5男,整整12个人!其中竟还有一个白发老头。
也许是天气原因,清晨的郑大一附院门前冷冷清清。十几个人蹲了一会儿,相互耳语似乎是在开会,然后散开。
一个穿着蓝白条上衣的男子走到记者的身边,左右看了看,然后蹲了下来。此时又走过来一个穿土灰色西服的男子,也蹲在了那儿,两人嘀嘀咕咕地说着什么。
立交桥下,记者又看到了前天的两个女子。她们就坐在了立交桥的大桥墩下,记者不得不目不斜视地走过去。再往南,一伙人已经站在医院里面了。
再向南走,同样有两个人在路边蹲着,原来医托们竟然如此周密地安排了“岗哨”。
, 百拇医药
显然,早上这伙人,就已定下了今天的“工作部署”:有专人“放哨”,有专人进行“攻关”,有专人负责“放线”,有专人负责“收线”,还有专人负责“反侦查”,更有专人统揽全局。
在门诊部门前,一个拿着布袋、打着雨伞的妇女盯着记者看了好一阵子。路口前人来车往,这名妇女东瞧瞧西望望,似乎在等待上钩的鱼。一农民模样的老者下了车,妇女迎了上去,将其引至医院门口。
这时,在此等候已久的几位妇女迎上去:“大爷,是啥病?我们里边有熟人……要不要我们帮帮忙……”老人毫不理会,“热心”的妇女这时脸立即拉了下来,见老者走了,几人悻悻地又回到原位置。
大约20分钟后,从南边走过来一男子,跟那名妇女说了几句,那名妇女和男子一块儿走了。记者紧跟着过去了。
折回门诊部门前,不见了这帮人的踪影,楼上和急救中心门前的医托也走得一干二净。
, 百拇医药
坐在车子前排的记者忽然发现,对面马路上有一蓝衣男人在向我们张望,该男子正是从“面的”上下来的“医托”头目。他走到记者车边来,向车里瞟。显然,在早上这伙人开会时,就已定下了今天的“工作部署”。有专人“放哨”,有专人进行“攻关”,有专人负责“放线”,有专人负责“收线”,还有专人负责“反侦查”,更有专人统揽全局。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记者决定撤离。
三探
时间:6月11日
地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
这天,记者决定分头行动:一路记者控制制高点;另一路记者布控在医托带领受害者进出的要道;再有一路记者隐藏在可近距离观察医托的角落。
■一路:记者找到受骗夫妇
, 百拇医药
吃早餐时,记者猛一抬头,却与一双“眼睛”碰个正着。
6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格外冷清。与往常相比,街道上三三两两的神秘人物少了很多。吃早餐时,记者猛一抬头,却与一双“眼睛”碰个正着。记者开始与对方在立交桥下绕圈。趁对方不留神,记者钻进了医院,远远望去,那双“眼睛”正四处搜索。
7时30分,终于有了情况。一群群的神秘人开始在记者重点监控的一所房子附近活动,没多久一哄而散,眨眼间便没了踪影。
8时35分。“赶快撤离,有两男子盯住了你。”近距离观察的记者手机响起,在制高点上的记者已经发现了情况。见势不妙,记者忙迅速撤离,此时被带去看病的一家三口已经进了药房。撤离中,记者的手机再次响起:“两男子正在你身后,不要回头,甩掉他们。”进厕所,出厕所。走后院,出小门。进治疗室,出治疗室。穿小道,出小道。两男子咬死不放。在一阵东躲西闪后,终于在出门后甩掉了神秘人。出院门,往西走,迂回包抄。悄悄地从立交桥南下口处横穿过去,再次绕到郑州大学医院三院附近静候。
, 百拇医药
一个人钻到记者的遮阳伞下面问时间,同时低声地告诉记者:“你的后面有两个‘医托’。”
记者再次进入医院后,又被两名大汉牢牢地盯上了。在门诊大厅里,两大汉一人蹲在门前的门墩上,一人靠在门柱上,记者被夹在中间。
记者只好走出大门,一对刚刚从医院走出来、看似农村人打扮的夫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们正是记者要找的受害者。10天前,他们从郏县来看病时,被三名妇女骗到校医院,共花费了800多元,由于病没有好,蒙在鼓里的夫妇俩今天又从郏县赶来。
记者带着郏县的夫妇俩往北走,在医院急救中心门前的警亭后边,夫妇俩详细说了他们被骗的经过。而意想不到的是,记者的行动已引起了这伙人的围堵,在记者身后,竟然跟来了三个人。
突然,后面凑过来一个人头,说是对对表。一个人钻到记者的遮阳伞下面问时间,同时低声地告诉记者:“你的后面有两个‘医托’,小心点。”记者回过头去,一个戴眼镜的瘦个子男子正盯着记者。
, 百拇医药
记者送走农村夫妇。在9路车即将关门的一刹那跳了上去。原来,对表的人是警亭里的工作人员,他认出了记者。
■二路:目睹一家三口上当受骗
两名年轻男子上到了6层半,与记者对视了数秒后,对方将眼光移开。“不是!”其中一个长发者嘟囔了一句,两人扭头下了楼。
早上7:00,记者爬上郑州大学医学院行政楼的天台,在7层楼顶观察“医托”。
8:35,突然在院子的北头出现了一对男女。穿红色上衣的女人拉着一个小女孩,3人看着像是来自农村,此时一下子上来四五个“医托”,簇拥着他们走进了中医科的诊室。而留在门外的女“医托”和“蓝衬衣”在说着什么。
20分钟后那对农村夫妇出来了。男人手里提着一个塞得鼓鼓囊囊的黑塑料袋,女人依然牵着小女孩。此时一名“白大褂”从中医科出来,“蓝衬衣”接过一张白纸递给那对夫妇。3个人向北出口走去,在他们的前面有4个“医托”开路,后面还有3个“医托”在跟着。
, http://www.100md.com
当记者正观察这一切时,突然从楼梯口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记者将摄影设备藏在了花坛草丛后,然后走到了楼梯口。两名年轻男子上到了6层半,与记者对视了数秒后,对方将眼光移开。“不是!”其中一个长发者嘟囔了一句,两人扭头下了楼。
黑脸中年大汉说完逼近记者,并抡起了胳膊。“啪啪!”还未来得及反应,两记响亮的耳光已重重地打在记者的脸上。
9:00,记者的手机再次响起:“那‘一家人’出来了,正往北走,有两男子护送。”
记者迅速跑到郑州大学医学院三院门口等着。两男子一前一后出门时,其中一个曾照过面的人恶狠狠地瞪了记者一眼。两男子将“一家人”护送一程后,离去。尾随其后的记者,则趁机与“一家人”一起上了公交车。车至民航大酒店,“一家人”下了车。这时记者不得不亮明身份,并将暗访过的情况大致向其介绍一番,好心地提醒对方。不料对方并不领情,却埋怨记者多管闲事。“一家人”走进了位于君安大厦一楼的一个门面房,门头有“河南中医专家金水门诊部”字样。
, 百拇医药
就在记者想继续了解情况时,该门诊部内突然冲出一黑脸中年大汉直奔记者。
“不想活了!你再跟着,我弄死你!”
“我是过路的,怎么了?”
“你就不能站在这儿,站这里我弄死你!”
黑脸中年大汉说完随即紧逼记者,并抡起了胳膊。“啪啪!”还未来得及反应,两记响亮的耳光已重重地打在记者的脸上。紧接着,从门诊部内又冲出三四名壮汉,大喊:“抓住他,别让他跑了!”见此情景,记者边撤边向110报警。对方追出50米左右,听到记者大声报警,他们便不再追赶,直至民警赶来。
查处
■综合治理办公室:一天接到报案五六起
暗访后,记者走访了公安分局设在郑大一附院的综合治理办公室。据介绍,他们5月受理投诉“医托”的受害人达几十起,上半年已协助返还受害人药费约2万元。
, http://www.100md.com
综治办的人反映:他们已治理打击“医托”多年,但“医托”仍然很多,因为社会上存在“医托”生存的“温床”:小医院的医生为了效益要提成,将一服几元钱的药开成几十元,农民要用麻袋把这些无用的药背回家。“如果遇到病人投诉,我们就找到开高价药的医院,令其退回骗得的药费,没收这些不治病也吃不死人的药。有时一天会报案五六起,受骗的都是外地的农村人。”
家住太康县的周冰昌告诉了记者他被骗经过:“我来郑州看病,从南站下车后不久,就有两个‘热情’的人围上来,问我们来干啥,我说给小孩看病。当知道我孩子的病后,他们说他弟弟的病和我孩子的病一样,让一个教授看好了。这个教授在大学路的中医现代研究所。他们把我们领到那个地方,开了30多服药,花了1332元。拿药后,怕受骗想退掉。他们说,药可以退完,钱要扣一半。”在综治办的协助下,周冰昌的1332元被退了回来。
■“教授”吐露实情
以下是综治办审问被告邱悲鸿“教授”的记录:
, 百拇医药
问:谁雇的你?
邱:温东升雇的我,每月给开600元。
问:你是什么学历?有身份证和行医证吗?
邱:我是驻马店卫校毕业。乡里发的行医证,来时行医证没带,身份证也没带。
问:你们研究所用了多少“医托”?
邱:多少我不知道,但有“医托”。
问:你们一共几个医生?
邱:就我一个。
问:所里有无许可证?
邱:我不知道。
, 百拇医药
■治理“医托”难度很大
屡屡打击的“医托”为何还如此之多?综治办负责人说了这样一席话:“治理‘医托’难度很大,抓住‘医托’找不到受害人,受害人投诉又很难找到‘医托’。在目前,没有一定的法律约束他们,抓了还得放。一般来说,抓住有身份证的,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没有身份证的,遣送回家。最严重的处理是罚款200元或者是拘留15天……”
勾结“医托”门诊部被吊销许可证
6月13日下午3时40分,郑州市卫生局中医处与金水区卫生局执法人员赶往事发门诊共同对其进行查处。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涉嫌与医托勾结的“河南中医专家金水门诊部”,存在超范围经营、非法使用非技术人员等严重违规现象。
卫生部门对该门诊部下达了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罚款8000元的处罚告知通知书。
, http://www.100md.com
同日,郑州大学医院三院负责人也表态,他们已经清除了有医托嫌疑的科室。
郑州市卫生局也于该日印发了《关于严厉打击‘医托’优化就医环境的通知》(郑卫【2002】46号文件)。《通知》要求,郑州市各县(市)区卫生局、省会各级医疗机构一定要严厉打击“医托”现象,一经发现医疗机构雇用“医托”骗取病人钱财,要给予停业整顿,直至吊销执业证书。对于利用“医托”骗取患者就诊的医生要给予吊销执业证书。
编后
记者在郑州遭遇的医托,可谓是在“托儿”这一行里做到了极致:集体打的上工、各司其职,分工细化到甚至还有专职盯梢和出来挥舞拳头的。这样的声势,让暗访记者也吃了一惊,似乎已经超出了一般“本分”的“托儿”的范畴。
花这样大的力气组织这样的团伙,肯定奔着利益去的,而且利益之大可以想见。但是,就是这样的行径,被抓个现行的最大代价也只不过是“罚款200元或拘留15天”。难怪医托们不怕记者,甚至敢于打记者耳光。
“托儿”们的存在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编发这篇记者很费了时日做出的稿子,也不过是希望对这样“像样”的团伙,也应该有像样的法规和管理来对付它。, 百拇医药
这是一个神秘的“医托”团伙,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他们每天一大早集体“打的”到医院“上班”
司机举报“医托”
张师傅是河南省郑州市的出租车司机,常跑夜班。每天凌晨2时左右,他总在耿河东街西口等活儿。
今年5月,他发现了一件怪事:每天早上四五点钟,总有一伙神神秘秘的人在这里“打的”。一次,有6个这样的神秘人物上了他的车,只称到郑州某某医院,多余的话一句也不肯讲。
经过一番观察,张师傅终于弄清了这伙神秘人的身份:原来他们是一群组织严密的“医托”。
记者于6月8日开始了对这一“医托”团伙的追踪。
, 百拇医药
一探
时间:6月8日
地点:郑州市耿河东街
这些人在院内、门口、街边和公交车站牌边晃来晃去,遇到像是来看病的就五六个人围过去。他们的目光总是在别人的身上游走着。
早晨4点多钟,大街上还空无一人,记者坐在出租汽车里等待着目标出现。
4:50,突然一道雪亮的灯光从远处射来,打在出租车的前窗上。一辆黄色面的从小街冲了出来,在路口向北急转。车速飞快,在车转弯的一瞬间,可以看到车里塞满了人。
10分钟后,记者紧跟的这辆黄色面的停在了郑州大学医学院北门。
车里跳下来6名30多岁的妇女,都是一副农民打扮,有两个手里还提着编织袋。一下车,她们便向旁边的医院走去。6个人走着走着便分散开来,或蹲或站在门诊大门的外面,看着像赶早从农村来看病的。
, 百拇医药
这时,在门诊大门外的院子里已有了20来人,而此时,距离门诊挂号时间还有近两小时。
这些人在院内、门口、街边和公交车站牌边晃来晃去,遇到像是来看病的就五六个人围过去。他们的目光总是在别人的身上游走着。
看车的老太太偷偷告诉记者,这些人都是“医托”。
一个长约15米的过道通向郑州大学医学院,过道里站着14个人。
6:00,从一附院院门南面走来一对老夫妻,互相搀扶着向一附院走来。老太太的腿显得不灵便,头上裹着毛巾,老汉左胳膊挎着一个白色粗布小包裹。3名妇女迎了上去,和两位老人说了起来。
大约3分钟后,她们带着老人走到旁边的一家医院门前,又有4名妇女凑过去。记者在他们的不远处断断续续地听到:“医院里没有什么专家……我可以给你介绍……是个全国著名的老大夫……放心……”
, 百拇医药
站在台阶上的一个妇女向老人身后的两个妇女使了个眼色,一个妇女去叫门,医院保安过来打开了铁门,一群人拥着老人走了进去。向左转,消失。
记者随后跟了进去,到转弯处,向里看:一个长约15米的过道通向郑州大学医学院,过道里站了14个人。
记者的突然出现,让“医托”们很意外。只见这群人聚集的房里有灯光透射出来,老人不在了。
走出院子,扭头看院门,那里挂着一个牌子——郑州大学医院三院。
二探
时间:6月9日。
地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口
蓝衣男子跳下车,从外面很吃力地将车门打开。里面的人下来了:1个、2个……5个、6个……7女5男,整整12个人!
, 百拇医药
早晨6点,一辆黄面的飞速驶来停在了医院的门口。
在副驾驶座位坐的蓝衣男子跳下车,从外面很吃力地将车门打开。里面的人下来了:1个、2个……5个、6个……7女5男,整整12个人!其中竟还有一个白发老头。
也许是天气原因,清晨的郑大一附院门前冷冷清清。十几个人蹲了一会儿,相互耳语似乎是在开会,然后散开。
一个穿着蓝白条上衣的男子走到记者的身边,左右看了看,然后蹲了下来。此时又走过来一个穿土灰色西服的男子,也蹲在了那儿,两人嘀嘀咕咕地说着什么。
立交桥下,记者又看到了前天的两个女子。她们就坐在了立交桥的大桥墩下,记者不得不目不斜视地走过去。再往南,一伙人已经站在医院里面了。
再向南走,同样有两个人在路边蹲着,原来医托们竟然如此周密地安排了“岗哨”。
, 百拇医药
显然,早上这伙人,就已定下了今天的“工作部署”:有专人“放哨”,有专人进行“攻关”,有专人负责“放线”,有专人负责“收线”,还有专人负责“反侦查”,更有专人统揽全局。
在门诊部门前,一个拿着布袋、打着雨伞的妇女盯着记者看了好一阵子。路口前人来车往,这名妇女东瞧瞧西望望,似乎在等待上钩的鱼。一农民模样的老者下了车,妇女迎了上去,将其引至医院门口。
这时,在此等候已久的几位妇女迎上去:“大爷,是啥病?我们里边有熟人……要不要我们帮帮忙……”老人毫不理会,“热心”的妇女这时脸立即拉了下来,见老者走了,几人悻悻地又回到原位置。
大约20分钟后,从南边走过来一男子,跟那名妇女说了几句,那名妇女和男子一块儿走了。记者紧跟着过去了。
折回门诊部门前,不见了这帮人的踪影,楼上和急救中心门前的医托也走得一干二净。
, 百拇医药
坐在车子前排的记者忽然发现,对面马路上有一蓝衣男人在向我们张望,该男子正是从“面的”上下来的“医托”头目。他走到记者车边来,向车里瞟。显然,在早上这伙人开会时,就已定下了今天的“工作部署”。有专人“放哨”,有专人进行“攻关”,有专人负责“放线”,有专人负责“收线”,还有专人负责“反侦查”,更有专人统揽全局。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记者决定撤离。
三探
时间:6月11日
地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
这天,记者决定分头行动:一路记者控制制高点;另一路记者布控在医托带领受害者进出的要道;再有一路记者隐藏在可近距离观察医托的角落。
■一路:记者找到受骗夫妇
, 百拇医药
吃早餐时,记者猛一抬头,却与一双“眼睛”碰个正着。
6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格外冷清。与往常相比,街道上三三两两的神秘人物少了很多。吃早餐时,记者猛一抬头,却与一双“眼睛”碰个正着。记者开始与对方在立交桥下绕圈。趁对方不留神,记者钻进了医院,远远望去,那双“眼睛”正四处搜索。
7时30分,终于有了情况。一群群的神秘人开始在记者重点监控的一所房子附近活动,没多久一哄而散,眨眼间便没了踪影。
8时35分。“赶快撤离,有两男子盯住了你。”近距离观察的记者手机响起,在制高点上的记者已经发现了情况。见势不妙,记者忙迅速撤离,此时被带去看病的一家三口已经进了药房。撤离中,记者的手机再次响起:“两男子正在你身后,不要回头,甩掉他们。”进厕所,出厕所。走后院,出小门。进治疗室,出治疗室。穿小道,出小道。两男子咬死不放。在一阵东躲西闪后,终于在出门后甩掉了神秘人。出院门,往西走,迂回包抄。悄悄地从立交桥南下口处横穿过去,再次绕到郑州大学医院三院附近静候。
, 百拇医药
一个人钻到记者的遮阳伞下面问时间,同时低声地告诉记者:“你的后面有两个‘医托’。”
记者再次进入医院后,又被两名大汉牢牢地盯上了。在门诊大厅里,两大汉一人蹲在门前的门墩上,一人靠在门柱上,记者被夹在中间。
记者只好走出大门,一对刚刚从医院走出来、看似农村人打扮的夫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们正是记者要找的受害者。10天前,他们从郏县来看病时,被三名妇女骗到校医院,共花费了800多元,由于病没有好,蒙在鼓里的夫妇俩今天又从郏县赶来。
记者带着郏县的夫妇俩往北走,在医院急救中心门前的警亭后边,夫妇俩详细说了他们被骗的经过。而意想不到的是,记者的行动已引起了这伙人的围堵,在记者身后,竟然跟来了三个人。
突然,后面凑过来一个人头,说是对对表。一个人钻到记者的遮阳伞下面问时间,同时低声地告诉记者:“你的后面有两个‘医托’,小心点。”记者回过头去,一个戴眼镜的瘦个子男子正盯着记者。
, 百拇医药
记者送走农村夫妇。在9路车即将关门的一刹那跳了上去。原来,对表的人是警亭里的工作人员,他认出了记者。
■二路:目睹一家三口上当受骗
两名年轻男子上到了6层半,与记者对视了数秒后,对方将眼光移开。“不是!”其中一个长发者嘟囔了一句,两人扭头下了楼。
早上7:00,记者爬上郑州大学医学院行政楼的天台,在7层楼顶观察“医托”。
8:35,突然在院子的北头出现了一对男女。穿红色上衣的女人拉着一个小女孩,3人看着像是来自农村,此时一下子上来四五个“医托”,簇拥着他们走进了中医科的诊室。而留在门外的女“医托”和“蓝衬衣”在说着什么。
20分钟后那对农村夫妇出来了。男人手里提着一个塞得鼓鼓囊囊的黑塑料袋,女人依然牵着小女孩。此时一名“白大褂”从中医科出来,“蓝衬衣”接过一张白纸递给那对夫妇。3个人向北出口走去,在他们的前面有4个“医托”开路,后面还有3个“医托”在跟着。
, http://www.100md.com
当记者正观察这一切时,突然从楼梯口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记者将摄影设备藏在了花坛草丛后,然后走到了楼梯口。两名年轻男子上到了6层半,与记者对视了数秒后,对方将眼光移开。“不是!”其中一个长发者嘟囔了一句,两人扭头下了楼。
黑脸中年大汉说完逼近记者,并抡起了胳膊。“啪啪!”还未来得及反应,两记响亮的耳光已重重地打在记者的脸上。
9:00,记者的手机再次响起:“那‘一家人’出来了,正往北走,有两男子护送。”
记者迅速跑到郑州大学医学院三院门口等着。两男子一前一后出门时,其中一个曾照过面的人恶狠狠地瞪了记者一眼。两男子将“一家人”护送一程后,离去。尾随其后的记者,则趁机与“一家人”一起上了公交车。车至民航大酒店,“一家人”下了车。这时记者不得不亮明身份,并将暗访过的情况大致向其介绍一番,好心地提醒对方。不料对方并不领情,却埋怨记者多管闲事。“一家人”走进了位于君安大厦一楼的一个门面房,门头有“河南中医专家金水门诊部”字样。
, 百拇医药
就在记者想继续了解情况时,该门诊部内突然冲出一黑脸中年大汉直奔记者。
“不想活了!你再跟着,我弄死你!”
“我是过路的,怎么了?”
“你就不能站在这儿,站这里我弄死你!”
黑脸中年大汉说完随即紧逼记者,并抡起了胳膊。“啪啪!”还未来得及反应,两记响亮的耳光已重重地打在记者的脸上。紧接着,从门诊部内又冲出三四名壮汉,大喊:“抓住他,别让他跑了!”见此情景,记者边撤边向110报警。对方追出50米左右,听到记者大声报警,他们便不再追赶,直至民警赶来。
查处
■综合治理办公室:一天接到报案五六起
暗访后,记者走访了公安分局设在郑大一附院的综合治理办公室。据介绍,他们5月受理投诉“医托”的受害人达几十起,上半年已协助返还受害人药费约2万元。
, http://www.100md.com
综治办的人反映:他们已治理打击“医托”多年,但“医托”仍然很多,因为社会上存在“医托”生存的“温床”:小医院的医生为了效益要提成,将一服几元钱的药开成几十元,农民要用麻袋把这些无用的药背回家。“如果遇到病人投诉,我们就找到开高价药的医院,令其退回骗得的药费,没收这些不治病也吃不死人的药。有时一天会报案五六起,受骗的都是外地的农村人。”
家住太康县的周冰昌告诉了记者他被骗经过:“我来郑州看病,从南站下车后不久,就有两个‘热情’的人围上来,问我们来干啥,我说给小孩看病。当知道我孩子的病后,他们说他弟弟的病和我孩子的病一样,让一个教授看好了。这个教授在大学路的中医现代研究所。他们把我们领到那个地方,开了30多服药,花了1332元。拿药后,怕受骗想退掉。他们说,药可以退完,钱要扣一半。”在综治办的协助下,周冰昌的1332元被退了回来。
■“教授”吐露实情
以下是综治办审问被告邱悲鸿“教授”的记录:
, 百拇医药
问:谁雇的你?
邱:温东升雇的我,每月给开600元。
问:你是什么学历?有身份证和行医证吗?
邱:我是驻马店卫校毕业。乡里发的行医证,来时行医证没带,身份证也没带。
问:你们研究所用了多少“医托”?
邱:多少我不知道,但有“医托”。
问:你们一共几个医生?
邱:就我一个。
问:所里有无许可证?
邱:我不知道。
, 百拇医药
■治理“医托”难度很大
屡屡打击的“医托”为何还如此之多?综治办负责人说了这样一席话:“治理‘医托’难度很大,抓住‘医托’找不到受害人,受害人投诉又很难找到‘医托’。在目前,没有一定的法律约束他们,抓了还得放。一般来说,抓住有身份证的,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没有身份证的,遣送回家。最严重的处理是罚款200元或者是拘留15天……”
勾结“医托”门诊部被吊销许可证
6月13日下午3时40分,郑州市卫生局中医处与金水区卫生局执法人员赶往事发门诊共同对其进行查处。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涉嫌与医托勾结的“河南中医专家金水门诊部”,存在超范围经营、非法使用非技术人员等严重违规现象。
卫生部门对该门诊部下达了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罚款8000元的处罚告知通知书。
, http://www.100md.com
同日,郑州大学医院三院负责人也表态,他们已经清除了有医托嫌疑的科室。
郑州市卫生局也于该日印发了《关于严厉打击‘医托’优化就医环境的通知》(郑卫【2002】46号文件)。《通知》要求,郑州市各县(市)区卫生局、省会各级医疗机构一定要严厉打击“医托”现象,一经发现医疗机构雇用“医托”骗取病人钱财,要给予停业整顿,直至吊销执业证书。对于利用“医托”骗取患者就诊的医生要给予吊销执业证书。
编后
记者在郑州遭遇的医托,可谓是在“托儿”这一行里做到了极致:集体打的上工、各司其职,分工细化到甚至还有专职盯梢和出来挥舞拳头的。这样的声势,让暗访记者也吃了一惊,似乎已经超出了一般“本分”的“托儿”的范畴。
花这样大的力气组织这样的团伙,肯定奔着利益去的,而且利益之大可以想见。但是,就是这样的行径,被抓个现行的最大代价也只不过是“罚款200元或拘留15天”。难怪医托们不怕记者,甚至敢于打记者耳光。
“托儿”们的存在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编发这篇记者很费了时日做出的稿子,也不过是希望对这样“像样”的团伙,也应该有像样的法规和管理来对付它。,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