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药品价格 > 相关
编号:181934
药学服务百姓企盼“零距离”
http://www.100md.com 2002年6月24日 国医网
    让药师走近用药者,向他们提供安全、合理用药的知识,体现了药学服务的人文关怀。然而记者最近暗访了一些药店和医院后,发现药师们提供的服务不尽人意。

    目前国内药师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药品生产企业、药店和医疗机构,后两种单位里的药师与用药者接触最为密切,他们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能否安全、合理用药。然而当记者走访了一些药店和医院后,发现药师在提供药学咨询服务时,存在着许多不足。以下是记者随机捕捉到的镜头。

    镜头一 药店 购药者说,这个药师的解释我不满意

    在北京繁华的王府井大街,药店的生意也很火爆。在一家老字号药店,记者遇到了一对来自长春的中年夫妇,妻子患有三叉神经痛,以前一直服用国产的卡马西平。后来当地医生建议她换用一种合资企业生产的“颈痛定”,可当地没有这种药。这次他们来北京旅游,听说这家药店药品全,就奔着买来了。没想到这里也没有当地医生所说的“颈痛定”,而有另外一家合资药厂生产的同类药。一位胸牌上写着“药师”的营业员推荐他们买这种药。然而由于药名与当地医生所
, 百拇医药
    说的不符,丈夫不敢贸然买下。当他看清这位药师的胸牌后说:“您是药师,那您能告诉我们这种药和我们那儿医生说的那种药一样吗?这种药一般应该服用多大的量?”听到这话,这位药师说:“这两种药都一样,都治三叉神经痛,你们自己看看说明书。”这对夫妇打开药盒里挺长的说明书,仔细读了起来。虽然看了说明书,但是丈夫还有不少疑问,“那您能不能告诉我们这种药的主要作用是止痛还是有其他作用?用到什么程度就能停药?怎么才能减轻它的副作用?”这

    位药师不耐烦了,扔过来一句话:“你们上医院问医生去。药哪能没有副作用?”

    这对夫妇最后还是花200多元钱买了5盒药。当记者跟随他们走出药店,问他们对这位药师的解释是否满意时,那位丈夫告诉记者:“我不满意她的回答,她是药师,应该比那些营业员懂得多,咋能让我们看说明书,让我们问医生就得了?”记者又问他们还希望药师解释什么问题。他们认为应该能解释所买的这种药的药理作用和他们原本要买的药有什么不同,是不是仅仅是药名不一样,他们买的药副作用到底有多大,主要的副作用是什么。然而这位药师没有回答出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
, 百拇医药
    镜头二 医院 患者说:这位药师的解释我还是不懂

    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记者见到药房的宣传栏里有这样一段话:患者有权知道自己所用药品的用法、用量、数量及注意事项,如有不明者,可咨询药师。

    在医院采访,记者发现医院的药师在进行咨询服务时,态度明显好于药店的药师。然而患者对医院药学服务的要求却要高于药店,他们不仅希望药师能解释清楚一般的用药问题,还希望从药师那里得到一些医学知识。这可给医院的药师出了个难题。

    在北京一家大医院,一位老大爷开了一盒治疗糖尿病的西药。他对药品说明中提到的“治疗轻、中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描述不太清楚,就拿着药找到正在药物咨询处的药师问道:“请问这个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是指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这位药师指着说明回答道:“轻型就是1型糖尿病,中型就是2型糖尿病。”老大爷一听,觉着不对劲,可又不知错在哪里,再问一遍,这位药师又如此这般解释一番。最后,老大爷只好拿着药,疑惑地走了。
, http://www.100md.com
    记者在采访后查阅了1992年出版的《实用内科学》,其中对糖尿病的分类是这样描述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Ⅰ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另据报道,1999年9月亚太地区糖尿病政策组在澳大利亚公布了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第二版,对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分型又有新建议。新标准提出,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发病时小于30岁,起病急,有中度到重度症状,明显体重减轻等。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以中老年为多,往往伴有肥胖,起病隐匿,尿糖高但可无症状,常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看来无论是按照过去的分类还是修改后的诊断标准,这位药师的解释都有误。据了解,目前我国药师普遍缺乏临床医学知识,而要让患者合理用药,离不开医学知识的支持。

    画外音 “零距离”服务难在哪里

    医院的药师们认为,医院的药师要做的工作太多,很难保证全天候的“零距离”服务,但药店应该能做到。记者为了解到药店购药者到底能得到多少药学服务,在北京和大连市共暗访了8家药店,发现其中6家药店的营业员对记者所提的问题敷衍两句了事,记者问多了,他们就会一脸的不耐烦。更有甚者,一位从医院退休的副主任医师在一家药店当药师,当他听到记者是替一位老人打听一种西药副作用是否很大时,不耐烦地说:“老人你就让他吃去吧。”言外之意,老人还考虑什么副作用。
, 百拇医药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来药店的购药者,并不会提出很多问题。一位药店经理告诉记者,因为大家对药店的药师缺乏信赖。在3家医院的药物咨询处,记者“领略”了患者提的五花八门的问题:药价对不对?药房几点关门?医保药品自费比例怎么算?医生写的英文名字的中文药名是什么?甚至还有问路、问时间的。而药师回答这些问题全是无偿劳动。有人认为,因为药师要无偿地为很多患者提的不相干的问题付出辛苦,也使近两年出现的医院药物咨询有萎缩趋势。一位医院的药剂科主任告诉记者,他们医院开设的药物咨询已取消,负责咨询的药师已把患者经常提的问题加以归纳,交给发药窗口的药师,由他们来解答。然而记者了解到,这家医院每天都有4000余人就诊,而且上级规定每个患者的排队时间不能超过8分钟,为加快患者的取药速度,窗口药师根本没有时间对患者作详细解答。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主任严宝霞说,前两年医院刚开设药物咨询窗口时,患者提的也都是琐碎的问题。然而从今年年初,这种情况有所转变,来咨询的患者提的问题开始更多地涉及到几种药物共同服用的注意事项、药物副作用、合理用药、所用药的禁忌等问题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