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知识 > 神经系统 > 人脑(大脑) > 信息 > 正文
编号:182625
http://www.100md.com 2002年6月28日 华人医疗网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放射科李德泰教授等应用磁共振成像(MRl)技术对Chiari畸形I型(CMI)患者和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发现,小脑扁桃体下缘的形态和位置对CMI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CMI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小脑扁桃体疝入椎管内,可合并轻微的延髓和第四脑室下移,常在儿童期后期和成年人中发病。由于其先天发病的因素和后天继发的改变,使临床症状复杂多变,诊断困难。在CMI的诊断和评价中,MRI检查起关键作用。为建立CMI的MRI诊断标准,研究者对20例经临床诊断的CMI患者(病例组)和178例正常人(年龄9个月至81岁,排除能引起小脑扁桃体位置移动的疾病)MRI检查的小脑扁桃体图像进行了测量分析。

    结果显示,正常人小脑扁桃体下缘均呈圆钝形,CMI病人中有18例(90%)小脑扁桃体下缘呈尖形,2例(10%)呈圆钝型,二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1)。小脑扁桃体下缘至枕骨大孔平面的距离(用h表示),正常组平均为1.9±1.8mm(2.4~6.7mm),病例组为-11.7±1.5mm(27.5~3.7mm),病例组与正常人各年龄组之间的h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正常人,h值与性别没有关系,与年龄有相关性,随着年龄增加h值有增大的趋势。正常人30岁以前小脑扁桃体在枕骨大孔平面下的距离下限为3mm,30~60岁为2mm,60岁以后为1mm,超过此界值应视为异常。如果小脑扁桃体下缘形态变尖,临床上合并有脑干、小脑、脊髓受压症状者可诊断为小脑扁桃体下疝;如果超过界值,小脑扁桃体下缘形态又正常,没有临床症状,应建议定期复查。在20例CMI患者中12例合并有脊髓空洞症。

    研究者认为,小脑扁桃体下缘的形态和位置对CMI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正常人小脑扁桃体下缘的形态为圆钝形,CMI患者为尖形;小脑扁桃体在枕骨大孔下5mm以下者为CMI,在5mm与上述诊断界值之间者视为可疑,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MRI检查结果相结合进行诊断。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