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83449
缘何药品“中标就死”
http://www.100md.com 2002年7月5日 健康报
     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一些地区出现了药品“中标就死”的现象。所谓“中标就死”,是指在集中招标采购前招标人普遍应用、采购量较大的品种,中标后采购量陡然下降,甚至出现“零采购”现象。

    发生“中标就死”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中标药品被其他同类药品替代。如果选择一些招标人普遍应用、采购量比较大的品种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不能对纳入集中招标采购目录的品种实行封闭管理,中标药品很容易被其他同类品种替代,“大品种”变成了“小品种”,“小品种”变成了“零采购”。

    其二,处方回扣被迫减少或取消。集中招标采购形成的投标竞争压缩了处方回扣的空间,有些价格降幅较大的中标品种甚至无法继续提供处方回扣。

    其三,招标人没有确认中标品种。评标委员会通过评审和比较决定的中标候选品种往往数量较多。把评标委员会推荐的品种直接作为中标品种,招标人不进行中标品种确认,造成中标人要求其中标药品被所有招标人采购,而招标人又不可能采购所有的中标品种。一些中标人虽然拿到了中标通知书,却在整个采购周期内难以进入医疗机构,也是形成“零采购”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中标就死”和“零采购”的根本原因在于集中招标采购运作模式和项目管理存在严重缺陷。为此,卫生部等6部门颁布了《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规范》,明确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规定,如要求按类别、按通用名称选择、确定集中招标品种,对通过集中招标和集中议价不能成交的品种实行备案采购等等。如果这些规定能够落到实处,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中标就死”和“零采购”现象。(李宪法),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