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84756
用抗骨吸收药物治疗时髋部Bmd增加3%非椎体骨折危险降低46%
http://www.100md.com 2002年7月11日 《中国医学论坛表》 2002年第26期
     本报讯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Hochberg等的研究表明,采用抗骨吸收药物治疗时,腰椎和髋部骨密度(BMD)增加、骨形成和骨吸收等生化指标(BCM)的大幅度改变,能反映非椎体骨折危险的下降程度。

    Hochberg等对文献报道的所有用抗骨吸收药物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进行荟萃分析。所用药物有雷洛昔芬、利塞膦酸钠、阿仑膦酸钠、依替膦酸钠、替鲁膦酸盐、降钙素和雌激素等。(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2,87∶1586)

    18项研究共包括26494名妇女,累积随访期为69369人-年,2415例在观察期间发生1次或多次非椎体骨折。Poisson回归分析表明,治疗期间腰椎和髋部BMD增加较多者,非椎体骨折危险降低较多(P=0.02,P=0.006)。研究结束时,髋部BMD增加较多者,非椎体骨折危险也显著降低(P=0.002)。但脊柱BMD增加和骨折危险降低的关系无显著性(P=0.065),骨吸收BCM和骨形成BCM改变与非椎体骨折危险降低也显著相关(P=0.047,P=0.009)。

    Poisson回归分析表明,治疗1年后,使腰椎BMD增加6%的治疗,非椎体骨折危险比安慰剂组降低39%;使髋部BMD增加3%的治疗,非椎体骨折危险下降46%;使骨吸收BCM和骨形成BCM降低70%和50%的治疗,非椎体骨折危险分别降低40%和44%。BMD改变和BCM改变也显著相关(P≤ 0.002)。

    研究者认为,一般而言,使BMD增加幅度和使BCM降低幅度最大的药物,降低非椎体骨折危险最有效。这一结果可帮助临床医师确定哪些抗骨吸收药物降低非椎体骨折最有效。

    夏维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