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出血热的中医治疗
病毒性出血热是由虫媒病毒引起的自然免疫源性传染病。主要病变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损害。临床上以发热、出血、低血压或休克及肾损害等为特征。鼠类为本病主要传染源。感染鼠的排泄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引起发病。多见于青壮年。依据病源分型,可分为野鼠(黑线姬鼠)和家鼠型两型,病死率分别为10%与3%左右,前者发病季节高峰为秋冬(10-1月),后者为3-5月,但一年四季均可散发。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疫疠之气所致,属“暑温”或“伏暑”,也有人将其归入“冬温时疫”的范围。由于本病具有发热及典型的皮肤斑疹等体征,故又称为“疫斑”、“疫疹”。
病原体:
1978年本病病毒在黑线姬鼠肺组织内被首次分离。近年来又在早期病人血清中分离到病毒,并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作病毒传代成功。本病毒属有膜RNA病毒,在4-20℃条件下相对稳定,37℃下很快复活。对脂溶剂敏感;乙醚、氯仿、丙酮等均可灭活。一般消毒剂及戊二醛也可灭活。在pH5.0以下,温度60℃1小时,紫外线照射10分钟可使其灭活。对广谱抗生素不敏感。
, 百拇医药
现代医学病理: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发病。主要病变为全身微小血管广泛性受损,引起各系统、组织(脑垂体、右心房、后腹膜、肾脏为四大受损部位)的血液循环障碍,伴以组织水肿、变性和坏死。近年来研究认为,引起血管广泛性受损的机理可能有:①病毒及其毒素直接损害;②免疫损伤:可通过Ⅰ、Ⅱ、Ⅲ型变态反应引起,以Ⅲ型为主,由于免疫复合物广泛沉积于微血管、肾小球基底膜和肾小管以及附着于红细胞与血小板表面,通过Ⅲ型变态反应释放溶酶体等物质引起血管损害,通透性增强而出血、休克和肾功能衰竭。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疫疠之气所致,属温病(含温疫)范畴。主要病理机制是热毒之邪侵袭肺卫之后,迅速传气入营而导致气营两燔,可发斑疹,甚者吐衄、二便出血。当热邪内闭或邪伤气阴,阳气衰竭,均可发为厥逆。由于邪热内盛,津液消灼,肾阴亏耗,肾水枯竭,可致少尿。此时变证丛生;可因热伤营血,邪陷厥阴;心肝受病而见神昏、痉厥、抽搐等症。当邪热渐退,但正气未复,肾气不固,水不蓄藏,津少上承,故见烦渴多尿。
, 百拇医药
临床表现:
大部分患者有典型的临床过程,潜伏期8-39天,一般为两周。
发热期:起病急骤,畏寒、高热。热型以弛张型为主,少数呈现稽留型或不规则型。有突出的“三痛症”,即头痛、眼眶痛、腰及全身痛。还可见“三红征”,即面、颈及结膜水肿、充血、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软腭及腋下可见散在针尖大小出血点,有时呈现索状或抓痕样。肋脊角有叩痛。本期一般持续5-6天。
低血压期:多于病程的第4-6天出现,亦可出现于发热期,重者血压骤降,甚至不能测出。休克时(晚期患者除外)皮肤一般潮红、温暖、汗多、口渴、呕吐加重、尿量减少。还可出现烦躁不安、谵语、摸空等。重者有狂躁、精神错乱。脉细速,可出现奔马律或心力衰竭。
少尿期:多出现于病程第5-7天。尿量24小时少于400毫升,或甚至尿闭(24小时尿量少于50毫升)。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尿毒症、酸中毒、高钾血症等。因水液潴留,加上外渗透至组织间隙的液体大量返回血流,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并可引起心力衰竭、肺水肿等。本期一般持续1-4天。
多尿期:多出现于病程第10-12天。每日可排出3000-6000低比重尿液,甚至可达到10000毫升以上。此时全身症状明显好转。由于尿液大量排出,可出现失水和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血症。本期持续数天至数周。
恢复期:一般在病程第4周开始恢复。尿量逐渐恢复正常,夜尿症消失,尿浓缩功能恢复。一般情况好转,无明显自觉症状。整个病程约1-2个月。, 百拇医药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疫疠之气所致,属“暑温”或“伏暑”,也有人将其归入“冬温时疫”的范围。由于本病具有发热及典型的皮肤斑疹等体征,故又称为“疫斑”、“疫疹”。
病原体:
1978年本病病毒在黑线姬鼠肺组织内被首次分离。近年来又在早期病人血清中分离到病毒,并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作病毒传代成功。本病毒属有膜RNA病毒,在4-20℃条件下相对稳定,37℃下很快复活。对脂溶剂敏感;乙醚、氯仿、丙酮等均可灭活。一般消毒剂及戊二醛也可灭活。在pH5.0以下,温度60℃1小时,紫外线照射10分钟可使其灭活。对广谱抗生素不敏感。
, 百拇医药
现代医学病理: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发病。主要病变为全身微小血管广泛性受损,引起各系统、组织(脑垂体、右心房、后腹膜、肾脏为四大受损部位)的血液循环障碍,伴以组织水肿、变性和坏死。近年来研究认为,引起血管广泛性受损的机理可能有:①病毒及其毒素直接损害;②免疫损伤:可通过Ⅰ、Ⅱ、Ⅲ型变态反应引起,以Ⅲ型为主,由于免疫复合物广泛沉积于微血管、肾小球基底膜和肾小管以及附着于红细胞与血小板表面,通过Ⅲ型变态反应释放溶酶体等物质引起血管损害,通透性增强而出血、休克和肾功能衰竭。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疫疠之气所致,属温病(含温疫)范畴。主要病理机制是热毒之邪侵袭肺卫之后,迅速传气入营而导致气营两燔,可发斑疹,甚者吐衄、二便出血。当热邪内闭或邪伤气阴,阳气衰竭,均可发为厥逆。由于邪热内盛,津液消灼,肾阴亏耗,肾水枯竭,可致少尿。此时变证丛生;可因热伤营血,邪陷厥阴;心肝受病而见神昏、痉厥、抽搐等症。当邪热渐退,但正气未复,肾气不固,水不蓄藏,津少上承,故见烦渴多尿。
, 百拇医药
临床表现:
大部分患者有典型的临床过程,潜伏期8-39天,一般为两周。
发热期:起病急骤,畏寒、高热。热型以弛张型为主,少数呈现稽留型或不规则型。有突出的“三痛症”,即头痛、眼眶痛、腰及全身痛。还可见“三红征”,即面、颈及结膜水肿、充血、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软腭及腋下可见散在针尖大小出血点,有时呈现索状或抓痕样。肋脊角有叩痛。本期一般持续5-6天。
低血压期:多于病程的第4-6天出现,亦可出现于发热期,重者血压骤降,甚至不能测出。休克时(晚期患者除外)皮肤一般潮红、温暖、汗多、口渴、呕吐加重、尿量减少。还可出现烦躁不安、谵语、摸空等。重者有狂躁、精神错乱。脉细速,可出现奔马律或心力衰竭。
少尿期:多出现于病程第5-7天。尿量24小时少于400毫升,或甚至尿闭(24小时尿量少于50毫升)。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尿毒症、酸中毒、高钾血症等。因水液潴留,加上外渗透至组织间隙的液体大量返回血流,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并可引起心力衰竭、肺水肿等。本期一般持续1-4天。
多尿期:多出现于病程第10-12天。每日可排出3000-6000低比重尿液,甚至可达到10000毫升以上。此时全身症状明显好转。由于尿液大量排出,可出现失水和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血症。本期持续数天至数周。
恢复期:一般在病程第4周开始恢复。尿量逐渐恢复正常,夜尿症消失,尿浓缩功能恢复。一般情况好转,无明显自觉症状。整个病程约1-2个月。,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导医指南 > 中医百科 >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