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医业资讯 > 正文
编号:190188
又“出口”九位医生-申城海外劳务发展迅速
http://www.100md.com 2002年7月24日 医业网
     新华网2002年7月24日据《新闻晨报》讯:9位医生将于9月份率先出海展身手,其中包括6位上海医生和3位分别来自北京、沈阳、武汉的年轻人。到昨天为止,相关合同已先后全部在沪签定。上海外经国际劳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兴荣称,今年起,高级劳务人员向海外的输送量将有所增长。

    近年来,上海的海外劳务发展较快,软件工程师、高级厨师、医师等“三师”在海外劳务市场行俏,1999年海外履约人数有2.7万人,到今年上半年,增至约3.3万人。

    上海外经国际劳务有限公司今年春刊登广告,在全国范围招聘志愿从事海外劳务的医生,应聘者共有60多位,其中上海人过半。绝大多数应聘者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且已具备较高的英语笔译、口语水平,最终被外方录用的9位都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证书,分别擅长内科、儿科、泌尿科等,有的还对家庭医学有研究。

    在海外劳务市场,医生的待遇比护士优厚得多。据悉,这9位医生的合同期为2年,每年可休假24天。在海外上岗6个月后,每月收入可达1.3万元人民币,还享有约3300元的住宿津贴。

    [相关报导]内蒙古医生在卢旺达悬壶济世20年

    新华社7月21日讯:截至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援外医疗工作已开展20周年。日前,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对内蒙古医院等9个援外医疗队先进管理单位予以表彰,并向陈俊彦等98名援外医疗队员及昭那斯图等3名医疗队管理人员颁发了荣誉证书。

    20年来,根据国家外交工作的需要,内蒙古自治区先后向卢旺达派遣医疗队共计10批101人次,为卢旺达诊治病人40多万人次,实施各类手术15000多例,抢救危重病人5000多人次,受到卢旺达人民的和政府的赞誉,并两次受到我国卫生部的表彰和奖励。

    医疗队员们在卫生部和卢旺达使馆的领导下,克服设备简陋、环境极差的困难,以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和高超的医疗技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如用放大镜代替显微外科设备,先后3次成功地开展了手腕、拇指大部分断离再植手术;应用中药和针灸治疗疟疾和艾滋病等,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使祖国传统医学在异国他乡大放光彩。

    20年来,医疗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建起了工作基地,打开了援外局面。1994年,医疗队在战火纷飞的卢旺达部族战争中,机智勇敢地横穿1700多公里热带草原,脱离险境,安全返回祖国。1995年,医疗队听从党的召唤,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重返卢旺达,重建基地,重新开展工作。他们赢得了卢旺达人民的依赖,得到中卢两国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为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贡献。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第10批医疗队正在卢旺达工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0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