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药基础 > 中药与方剂
编号:191985
上编 中药(第二章 各论 - 第十节 温里药 )
http://www.100md.com 《中药与方剂》
     附子(附:川乌、草乌)

    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块根上所附生的块状子根,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炮制后切片用。

    (性味)辛、甘,大热,有毒。

    (功能与主治)

    1.回阳救逆 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因大吐、大汗、大泻而致的四肢厥逆,冷汗自出,脉微欲绝等亡阳虚脱证,常与干姜、炙甘草配伍,如四逆汤。

    2.温补脾肾 用于肾阳不足所致腰膝酸痛,畏寒肢冷,阳痿、遗尿等症,常与杜仲、菟丝子、山茱萸等同用;用于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泻等症,常与干姜、白术配伍,如附子理中汤;用于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所致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等症,常与白术、茯苓等同用,如真武汤。

    3.祛寒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常与桂枝同用。
, 百拇医药
    (用量用法)3到十五克,煎服。

    (使用注意)须先煎三十到六十浮肿,至入口无麻味为度,以减其毒性。孕妇禁用。

    附:川乌、草乌 为多年生毛茛科植物乌头的主根。乌头分川乌、草乌两种。川乌主产于陕西、四川,均系栽培;草乌全国各地均产,系野生。乌头的性味、功能与附子相似,可以温经散寒,祛风湿,止痹痛,还可作为局麻用药。其补阳之力不及附子,但祛风通痹止痛之力较附子为强。其性毒烈(草乌更甚),故宜慎用。用量3到9克,使用注意同附子,又反半夏、瓜蒌、白蔹、白及、贝母。

    干姜(附:生姜)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根茎,主产于四川、贵州、广东、陕西、山东等地。切片生用,炮焦用为“炮姜”,鲜用为“生姜”。

    (性味)辛,热。
, 百拇医药
    (功能与主治)

    1.温中散寒 用于脾肾虚寒 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常与党参、白术、甘草等同用,如理中汤。

    2.回阳救逆 用于肺寒内盛,阳虚欲脱,手足厥冷,脉微欲绝,常与附子、炙甘草配伍,如四逆汤。

    3.温肺化饮 用于肺寒咳嗽,痰多稀薄,常与麻黄、细辛、五味子同用。

    4.温经止血 炒焦用于虚寒性的吐血、便血、崩漏等证。

    (用量用法) 3到9克,煎服。

    附:生姜 性味辛微温,长于散寒解表,温中止呕,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及胃寒呕吐等症。用量3到9克。

    肉桂
, 百拇医药
    为樟科常绿乔木肉桂的树皮,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刮去粗皮,切片用或研末用。

    (性味)辛、甘,大热。

    (功能与主治)

    1.温补刷肾 用于肾阳不足,腰膝冷痛,畏冷肢凉,小便频数,阳痿滑精等症,常与附子、杜仲、山茱萸等同用;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常与干姜、党参、白术同用。

    2.散寒止痛 用于虚寒性的腹痛,胃痛,常与高良姜、当归等同用;用于妇女虚寒痛经,常与当归、熟地、干姜等同用;用于寒凝血瘀而致的腰脊项背疼痛,可与麻黄、当归、桃仁、地龙等同用。

    (用量用法)一点五到6克,煎服。多研末冲服,作煎剂当后下。

    (使用注意) 阴虚内热,孕妇忌用。
, 百拇医药
    吴茱萸

    为芸香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吴茱萸接近成熟的果实,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生用或盐水炒用,或经甘草水浸泡用。

    (性味)辛、苦、热。

    (功能与主治)

    1.散寒止痛 用于厥阴头痛、呕吐涎沫,常与半夏、党参、生姜等配伍,如吴茱萸汤;用于寒疝疼痛,常与小茴香、乌药等同用;用于寒湿脚气、脚肿疼痛或脚气上逆、腹痛,闷乱不识人,常与木瓜同用。

    2.降逆止呕 用于胃寒所致呕吐吞酸,可用本品与炮姜研末服用;用于肝火犯胃之胁痛、呕吐、吞酸,常与黄连同用,如左金丸。

    此外,还可用于脾肾虚寒,黎明腹痛泄泻者,常与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合用,如四神丸。

    (用量用法)3到9克。煎服,外用适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