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药前沿 > 医药新知
编号:197577
内窥镜技术治疗鼻腔疾病
http://www.100md.com 2001年7月27日 联合早报
     内窥镜手术

    在一项霉菌副鼻窦炎手术中,医生正使用左方的“长颈鹿钳”,把“额前副鼻窦开口”的小骨块钳走,为开口处清除障碍物。右方部位为中鼻甲。

    在腹腔的手术中,医生要用刀切个小口,但鼻子里面的问题,就不必开刀了,鼻孔就是小切口。

    在鹰阁医药中心执业的耳鼻喉专科顾问苏文庆医生说,未有内窥镜(即腹腔镜,但在非腹腔手术中宜称它为内窥镜),医生必须在眉下鼻梁上切一道弯弯的切口,现在不必了 。

    最常使用内窥镜技术治疗的鼻腔疾病是副鼻窦炎,我们常习惯把“副”字省略,苏医生说,其实,问题是出现在鼻窦旁边的地方,所以叫做副鼻窦炎。

    他说,副鼻窦炎是相当普遍的,患上伤风感冒之后,继而染上副鼻窦炎的或然率是20%,而人口中则约有30%的人患上,如果没有适当的治疗,副鼻窦炎可能会影响眼睛或脑部,病向浅中医,尽早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副鼻窦炎分两种,一种是因细菌侵入而导致(Bacteria sinusitis),另一种是因霉菌入侵而造成(Fungus sinusitis)。

    内窥镜从鼻孔进入鼻腔内,医生可以清楚的看到里面的情形,粗细有如电线的手术器具,也全可从鼻孔进入。

    苏医生说,内窥镜其实在20年前已开始使用在外科手术上,最初是在美国使用,10年后新加坡的医生在各种外科手术上也跟着使用。

    他说:“在鼻与喉的手术中,有了内窥镜之后,我们能够做许多以前所不能做的,或以前可做的,现在能做得更好。”

    在细菌副鼻窦炎中,细菌潜藏在副鼻窦中,手术是为副鼻窦开出一道出口,让里面的脓和液体排出;在霉菌副鼻窦炎手术中还需把副鼻窦开口周围堵住开口的一些组织和骨移走。特别情况需开刀

    苏医生说,传统的开刀手术也并不是完全不再使用,遇到一些比较特别的情况,例如内窥镜进入鼻腔后只看到血肉模糊一片,就仍需开刀。传统手术是顺着眉毛弯曲的弧度在眼旁割一道开口,长度约为3公分,有些病人已经两次在传统手术中接受治疗,如果需要动第3次手术,大多数仍需再度使用传统手术。

    他说,他的病人已经很少接受传统手术,一年里只有一到两宗。

    在内窥镜手术下接受治疗的,大多数是年龄介于20岁到50岁的病患者,动内窥镜手术一般上需要全身麻醉,比较困难的是为年幼的儿童及年老者动手术。

    手术是“日间手术”,当天动手术,当天就可回家,最多是在医院住一个晚上。手术所需时间因情况而异,也要看医生的经验和技术而定,从半小时到3小时不等。手术后的病假是10天。

    他说,副鼻窦炎在经过内窥镜手术后,并不是百分百被治愈的,但情况能改善80%。有些人和副鼻窦炎结下了不解缘,一生一世都与它相随。,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