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专题信息
编号:199485
武式太极拳
http://www.100md.com 2001年6月14日
     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是河北永年的武河清(字禹襄,1812~1880)。他早年与兄弟一起从师杨露禅(杨氏太极拳创始人)学习陈氏老架太极拳,后来又在河南温县赵堡镇从师陈式太极拳传人陈青萍学习陈氏新架太极拳。武禹襄不仅重视习拳,同时认真研究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综合自已练拳的心得,先后写下了《十三式行功歌诀》、《打手要言》等太极拳著作。

    武禹襄的外甥李经纶,字亦畲(1832~1892),20岁左右从武禹襄学拳。亦畲仿效禹襄研习太极拳的方法,不断自验拳架动作,并一再笔录修订,著有《太极拳谱》。

    武式太极拳,既不同于陈式老架和新架,亦不同于杨式大架和小架,自成一派。它的特点是: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严格分清虚实,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完全是用内动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不相逾越,出手不过足尖。武式太极拳原来也有跳跃动作,直到民国年间郝月如才将它改为不纵不跳,这是为了适应年老体弱者的需要而做的改革。

    武禹襄与李亦畲均以儒生自居,很少传授徒弟,其中李亦畲的徒弟、同乡郝和的技术最为精湛。武氏太极拳在民国年间由郝氏家族的后辈传入北京、南京、上海等地。

    如果说,近代太极拳的传布,以杨氏祖孙三代对教材教法上的不断创新最多,那么就拳理的钻研和总结而言,则应当首推武禹襄和李亦畲,他们将在太极拳理论描述得具体切实,有继承、有发展,自成一家。,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