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专题信息
编号:199622
中医当卓然自立
http://www.100md.com 2001年7月26日 赵雯
中医当卓然自立

     ——访陆广莘

    陆广莘: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基础理论研究所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在几次会议上听陆广莘教授发言,都感到他对20世纪中医学术研究从属于疾病医学体系的现状有自己的看法。近读其新出版的医论专集《中医学之道》,更加体味到他对中医学术发展迷失自我的痛惜。在今天一片中医现代化的呼声中,陆广莘教授的观点似乎有些不合时宜,曾有一位领导同志听了陆老的发言后对他说:“你的意见我知道,但你是少数派”。本着百花齐放、兼听则明的原则,我采访了陆广莘教授。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是陆广莘教授最常引用的一句话,务本论道,是他一生勤求博采、发古融新的真实写照。他认为中医学之本,决定着中医学之道,欲寻出路,必先求本。中医之本就是中医学研究的对象,即人的自我的“生生之气”,在其与环境非我的“利害药毒”相互作用中,表现为健康和疾病相互转化的过程,是天人之间的健病之变,并不局限在疾病实体。中医学的这一研究对象与西方“疾病医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是研究人的“生生之气”,后者是研究“疾病”。本之不同,道亦各异,中医之对象是人,那么中医之术即是对人的生生之气的生命活动、生存健康服务的方法技术工具,《汉书·艺文志》云:“方剂者,皆生生之具”,即此意也。陆老认为中医学是从调节的层面上来理解和处理生命、疾病、健康等问题,这一点不同于疾病医学的直接对抗。中医用药之目的,不是直接消灭疾病,而是帮助机体战胜疾病。他举了自己曾经会诊的一个病例:一个20多岁的青年人,高烧5日不退,抗菌素、退烧药均罔效,地塞米松用上以后体温可短时下降,而后又反跳性升高。邀陆老会诊时病人体温40℃,血中白细胞升高,咽部可见脓点。陆老查看病人后分析,古人云用药如用兵,用兵需分清敌我。白细胞升高、体温上升、咽部脓点是机体对抗疾病的反应,这说明机体在奋力抗敌。一味地降体温、降白细胞,把抗病反应当敌人打,这是不对的,应该给邪以出路,帮助机体赶走外侵之敌。于是,陆老给予一剂柴葛解肌汤合升降散去大黄,体温很快恢复正常。未用凉药而降体温,这正说明了中医辨证的重要。
, http://www.100md.com
    “欲求融合,必先求我之卓然自立”

    这句话,是陆广莘的老师章次公先生1957年提出的,40多年过去了,陆老对这句话感触越来越深。作为系统学习过西医各科知识,又从事中西医临床50多年的医务工作者,陆老对中西医结合有着十分独到而深刻的理解。

    他认为,中医和西医同样都是医学,这就有了结合的共同基础;中医和西医是不同的医学,因而才有结合的共同需要。它可以是中医学主动的中西医结合,也可以是以西医学为主体的中西医结合。陆老称:“我主张以中医为主体的中西医结合,即以中医药理论思想指导驾驭现代科学技术”。

    陆老指出,用疾病医学的观点,对中医学的疗效和价值作出“现代科学方法”的证实和说明,是20世纪以西医学为主体的中西医结合的主要形式,其实质是要从中医药里寻找针对病因病理病位直接对抗补充的有效药物及其有效成分。这种“弃证以就病,废医而存药”的中药现代研究,事实证明成效甚微。1997年8月,WHO传统医学协作中心曾会同FDA等部门,就传统医学研究和评价的方法论问题进行过讨论,认为脱离传统医学的实践标准和无视传统医学的理论文献,可能会在研究中犯各种错误。陆老强调,用疾病医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医,不是中西医结合的正确方向。这不仅因为中西医学在医学观上存在差异,更是因为疾病医学并不能充当科学化和现代化的代表,它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医疗危机。
, 百拇医药
    1993年《医学的目的国际研究计划》尖锐地指出:“当代世界性的医疗危机,根本上由于近代医学模式的只是针对疾病的技术统治医学的长期结果”。于是,WHO在关于《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当以人类的健康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这些医学观及医学发展取向的转变恰与中医学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医学理念相吻合。

    陆老作为新中国中医学发展的见证人,对我党各个时期中医政策十分熟悉。他指出,80年代,党中央提出“中医不能丢”;90年代,国家又强调“中西医并重”,这都是希望中西医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平等的基础上产生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中西医作为对话的双方,如果一方拜倒在另一方的脚下,有何结合可言?!几十年来,真正影响中西医结合健康发展的恰恰是以中医学特色的逐步丢失为代价的研究工作中的“认同危机”。中医的证不同于西医的病,一切以西医的病为评判标准,本身就不是科学的态度。

    在谈到中医现代化问题时,陆老认为中医也好,西医也罢,都需要不断吸收最新科技成果来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中医现代化是为了发展中医,而不是批判中医,离开了中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就失去了实现现代化的动力中心。中医的表述与西医有差别,不能据此就认为中医不科学。中医学吸收外来新知的例子不胜枚举,说明中医从来就不排斥新知识、新技术。
, 百拇医药
    自称“一直在揭露中医界自己的问题”的陆老,在谈到目前中医学术研究方向时深感忧虑,他认为在疾病医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中医的路会越来越窄,结果势必是废医存药,更何况“医之不存,药将焉附”。他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西药的研究可以不经过医生,在实验室里找到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合物就可以了。现在有些中药也是这样作出来的,从某种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在实验室里证实其对某些致病因素有对抗作用,这还能算中药么?陆老强调,判断一种医学优劣的标准应看它对人的生命活动、自我健康、自我痊愈能力的贡献度,而不能仅仅依据其对疾病本身的治愈度。中医学虽有不完善之处,但从思想方法上,的确比西医更进一步,更符合21世纪的医学观。因此,中医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关键是我们中医界同仁能否自立、自强,这不仅是指人格上,更是指学术上。中医学只有真正与西医学平等对话时,才有可能产生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也才有可能创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医学。

    采访结束,我深深地为陆老坚持己见、孜孜以求的精神所打动。以我之学识,自然无法妄论是非,我也知道,陆老的一些观点,恐怕不为当前的“主流意识”所认同。但出于对一位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中医研究中的老知识分子的尊敬,出于对中医学术健康发展的期望,我把这篇访谈介绍给读者,对与错,交给大家去品评。, 百拇医药(赵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