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脊柱病防治和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本报讯 由全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医骨伤科学会会长施杞教授领衔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的脊柱病研究会,经过30多年锲而不舍的努力,在脊柱病的病因、病理、治疗、预防等多方面的研究上取得成绩,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国内领先的中医药防治颈、腰病的研究系列。提出了治疗颈腰痛“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兼顾、肝脾肾同治”的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创立了多个治疗颈腰病的临床经验方;近10年中治疗万余名各型颈椎病患者,有效率在90%以上。录制了一套颈肩保健操VCD,创立的“施氏普生保健功”、“施氏三步九法”、脊柱侧弯体疗操等,已广泛地应用于颈、腰椎病的预防和治疗,并有计划地推广到社区。建立了“动、静力失衡性”和“风寒湿痹证型”颈椎病及“腰神经根压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动物模型;首次提出椎间盘退变的实质是椎间盘细胞外基质降解和细胞内外信号传导降低导致的椎间盘细胞发生凋亡;指出在退变的不同阶段,上述表现各有轻重。发现椎体骨赘主要是软骨终板软骨细胞增殖的结果。气虚血瘀、肝肾亏损导致椎体与软骨终板交界处血液微循环障碍、局部水肿充血,炎症介质释放,细胞外基质内胶原、蛋白多糖降解,细胞不断凋亡。首次提出并证实了益气化瘀补肾中药可以改善椎间盘营养状况,阻止基质降解,抑制炎症反应,对维持椎间盘细胞的功能和细胞外基质的自身稳定将发挥重要作用。
该研究室在系列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急性和慢性咽喉炎也是颈椎病的发病因素”、“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三辨五型”、“扶正祛邪”、“防治结合、标本兼顾”等脊椎病病因、病机、治疗和预防的新观点,对非手术和手术后康复治疗有指导意义。在中医脊椎病(特别是颈椎病)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先后中标国家及部、市级课题1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市重大项目6项,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转让中药三类新药1项,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科技进步成果奖7项,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论著16部;先后培养硕士22名,博士14名,博士后3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辐射状合作网络,组建了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队伍,形成了学科的综合优势。最近该研究室与龙华医院骨伤科合并,成立“龙华医院施杞工作室”,建立“上海市中医颈椎病专科中心”,迈出了科研与临床紧密结合的步子。, 百拇医药(剑 钟 徐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