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综合信息 > 信息08 > 正文
编号:199861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月18日 中国中医药报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国家每年新增大中专毕业生的人数激增。据有关资料统计,到2005年,全国每年将有250万大中专毕业生走出校门。“十五”期间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第二届全国卫生行业人才交流洽谈会于2002年1月12日~13日在北京中国国际科技会展中心召开,共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的200多家企事业单位参加了这次大会。此次大会本着“公开、平等”的原则,旨在贯彻落实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及中组部、人事部、卫生部《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卫生行业人才市场在卫生人才流动与优化配置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快卫生人才由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的进程,努力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外部环境,促进卫生改革与发展。

    为此,本报记者专程采访了此次大会的主办方、参会单位和应聘者,希望借此机会了解一下未来医药人才发展的趋势。

    一、人才交流要有一个自由流动的空间

    时至今日,档案、户口已经不再成为限制人才交流的主要障碍。与此同时,各用人单位也开始逐步趋向于对人才内涵的考核,高学历、思维敏锐、勇于创新者已成为众多用人单位的新宠。为促进人才的跨地区流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已成为许多单位用人的新观念。与此相适应,人事代理、档案异地代理等形式也方兴未艾。据主办单位的一位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国家医药卫生机构的用人方式以计划为主,极大限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随着近年人才市场的开放,医药人才自由流动的呼声与日俱增。各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企事业单位求贤若渴;而众多应届毕业生更是求职心切。为适应这种需求,他们主办了此次大会。这位负责人还透露,今后他们将开办网上招聘、区域招聘和高级人才专门招聘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层次人才交流的需求。

    二、中医中药人才同出一门 境遇迥异

    在这次交流会上,中医和中药人才的境遇迥然不同。随着中药产业化的推动,各医药企业都很重视对中药人才的引进。一个中药专业的毕业生兴奋地告诉记者,早在此次招聘会前,他就收到了来自北京、上海、昆明三家大型中药企业的意向书。这次招聘会上他的收获也不错。不过目前距毕业还有几个月,他打算再等等,以期有一个更好的选择。

    然而,几乎每一位中医专业毕业生的共同感觉是“难”。诺大的展厅,200余个展位,明确写着招“中医”专业的展台廖廖无几。而在这其中,标明招中医专业本科生的单位更是少之又少。记者试者问了几家医院,听到是中医,招聘人员都不停地摇头。在一家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展台前,记者以为总该有些希望,可依旧遭到了斩钉截铁地拒绝,招聘方振振有词:“中西医结合医院不是中医院,我们需要的是西医,你还是去隔壁的中医院问问吧。”一个从河北专程赶到北京来找工作的女生也告诉记者,在她们学校举办的招聘会上,有不少其它专业的学生都能找到如意的单位,可唯独中医专业无人问津,没有办法,她只好跑到北京来试试运气。“失业”的阴云笼罩在众多中医院校毕业生的心头,与各热门专业学生抢手的情况相比,中医专业毕业生遭到的冷遇让许多人感慨万千。一所著名高等中医学府的毕业生坦言,到目前为止,她还没听说班里有谁找到了工作。回想高考之时,她的分数还是挺高的,可现在看着许多当年成绩稍逊一筹的高中同学都轻松地找到了趁心如意的工作,她只能用悲哀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三、原因大解析中医毕业生就业难

    那么中医专业毕业生难分的关键何在?是中医人才供大于求?还是……笔者通过现场调查,了解到以下情况。

    因素一:效益

    许多中医院及综合医院中医科效益不佳,是造成中医专业毕业生分配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效益成为各医院衡量用人取舍的关键指标。一位某省立综合医院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招中医并不是因为歧视中医。现在医院招人的目的是为了充实病房周转率较高的科室医务人员的力量,而该院中医科由于病房常年住不满,目前人员已经处于饱和状态。

    因素二:素质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许多用人单位对中医专业的毕业生亦颇多微词。“中医不精,西医不通”成为影响众多学生求职的“软肋”。据一些用人单位反映,很多中医专业的毕业生刚来时看不了病,而西医院校的学生则能很快承担起日常的诊疗工作。因此许多医院,甚至是中医院,为了能够让新人尽快投入工作,宁可招一个学西医的学生,以后再进修中医,也不愿意招专业对口的中医毕业生。

    因素三:期望值过高

    应届毕业生对未来的期望值较高,渴望到大城市、大医院工作的心态也人为地加剧了分配难这种现象的形成。北京某医院今年要召3名中医本科生,并且声明外地生源可以解决户口,于是展位前熙熙攘攘,招聘方只用了一上午就收到了五、六十封简历;而在西部一家省立中医院的展台前滞留的人数却显然比前者少。记者正想上前一问,刚好碰见有两个手持某中医学院简历的女生也在展台前观望,但几经踌躇,她俩最后还是摇摇头走开了。

    因素四:缺乏经验

    临床经验也是阻挡应届中医毕业生求职的门槛之一。在患者心中,白发已经成为经验和疗效的代名词,与老中医每日30~40个病人的门诊量相比,年轻中医的诊室前可谓门可罗雀。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各中医机构对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级职称者和学科带头人更青睐,新近毕业的在学生因其缺乏临床经验,故在应聘中频频“碰壁”。

    面临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中医毕业生纷纷将目光转向了药品营销、媒体、广告。一家著名医学报纸的编辑虽然乐呵呵地收下了记者的简历,但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人心凉了半截:“你们学中医的是不是特难找工作,你看,我这儿一早上都收了六十多封简历了,全是你们学中医的。”

    就在即将从展厅走出时,记者发现刚采访过的一个中医系的小姑娘正坐在一家已撤展的展台前休息,看着她脸上写满的迷惘与无奈,不禁令人一阵心酸。一个中医本科生从开始接受教育到毕业需要17年的时间,而他此后一生的道路也将与这个行业休戚相关。尽管文中所列的现象不能代表全部个体的现状,但这其中却也能反映出整体行业现状之一斑。而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也许需要我们整个行业内部从教育、临床、科研等多方面体制变革的深层的冲击与震荡。希望有一天,我们不会再在这些年轻的面孔上看到愁云,愿所有的中医毕业生在未来的道路上一帆风顺,前途光明! (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