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针灸科
编号:200211
略论毫针浅刺针法-2
http://www.100md.com 2001年3月29日 中医杂志
     2 元明时期毫针浅刺法

    元明时期是继《内经》之后在针灸医学史上发展至鼎盛的一个阶段,也是针刺手法有许多创新的一个时期,虽其针法主流是以毫针深刺为主,创立了烧山火、透天凉以及三才法、飞经走气等操作十分精细的复式补泻手法,但在浅刺方面,特别以毫针为针具的浅刺法,无论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新的创见,择要举述如下。

    2·1 辨证施针以抉择针刺深浅:人体皮肉筋骨脉五体应五脏,故刺达应刺之部位以求效,原是《内经》整体观之本义,明代很多针灸医家在应用脏腑经脉内外表里相关理论来指导临床时十分注重辨证施针,如杨继洲引丁德用语谓“人之肌肉皆有厚薄之处,但皮肤之上,为心肺之部,阳气所行,肌肉之下,为肝肾之部,阴气所行也”,“入皮三分,心肺之部,阳气所行。入皮五分,肾肝之部,阴气所行”(《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并引申了《难经》“针阳者,卧针而刺之,刺阴者,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荥俞之处,气散乃内针”之说,在辨别病位所在的同时“更观元气厚薄,浅深之刺犹宜”,“脉缓者,浅内而疾发针,脉滑者,疾发针而浅内”(《徐凤·金针赋》),十分注重辨证而抉择施针刺之深浅。
, 百拇医药
    2·2 阐述深刺浅刺的不同补泻作用:认为刺深与刺浅即是一种补泻方法,并从营卫的内外出入和气机开阖来阐述深浅不同刺法的补泻意义。如元·滑寿《难经本义》指出“营为阴,卫为阳,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各有所浅深也,用针之道亦然。针阳,必卧针而刺之者,以阳气轻浮,过之恐伤于营也。刺阴者,先以左手按所刺之穴,良久,令气散乃内针,不然,则伤卫气也。”说明针刺的深与浅,不仅作用不同,手法操作亦相异。杨继洲则进一步演绎《内经》的迎随、开阖补泻法以说明浅深不同刺法的补泻意义,“但凡针入皮肤间,当阳气舒发之分,谓之开。针至分肉间,当阳气封固之分,谓之阖。”“补者从卫取气,宜轻浅而针,从其卫气随之于后而济益其虚也。泻则从营弃置其气,宜重深而刺,取其营气迎之于前而泻”(《针灸大成·南丰李氏补泻》)。

    2·3 毫针浅刺法的广泛应用:《内经》言刺法,较少述及具体手法。《针灸甲乙经》等腧穴专著则又以主要以腧穴定位和主治范围为主要内容,对某一腧穴的刺灸法仅说明刺几分、灸几壮而已。金元明时期医家不仅在刺法上创立不少补泻手法,并能在结合腧穴应用方面作较具体的说明,如杨继洲谓“凡欲行阳,浅卧下针,循而扪之,令舒缓,弹而努之,令气隆盛而后转针,其气自张布矣,以阳部主动故也”(《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确是经验之谈。而盛行于元明时期的透穴针法中,以毫针浅刺透穴的方法,在金人何若愚,元代王国瑞、窦汉卿,明代徐凤、吴等著作中都有较多记载,其中尤值得研究的是上述医家应用沿皮浅透法,并非仅施用于头面手足皮薄肉少之所,在躯干腰腹肌肉丰满之处亦用浅刺法,如吴《针方六集》中有“针肾俞,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五分”,《针灸内篇》载述明代针灸家凌云在针关冲、少冲、大敦等穴,“针入一分,沿皮向后三分”;针肺俞、肝俞和腹部期门、带脉等穴“入针一分沿皮向外一寸五分”。显然是根据“刺阳部者,从其浅也,刺阴部者,从其深也”这一纲要而施行的一种针法。同时,从腧穴学的角度去研究,这一时期的刺法也拓展了对俞穴定位和功能(亦即穴法)的认识。, 百拇医药(盛燮荪 杭宇飞)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辞书参考 > 中医基础辞典 > 针灸疗法 > 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