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急重症
编号:200508
杂谈哮喘(6)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月4日 中国中医药网
     6祛风化痰法治哮与抗过敏的相关性

    风邪具有“善行数变”的特性,故起病多急,病情多变。如起病突然,时发时止,发前咽痒、喷嚏、流涕明显,或见肌肤风团疹块,喉中如吹哨笛;或痰涎壅盛,声如拽锯者;病属风盛痰阻风动痰升之征。临证当辨风与痰的偏重,如见喘急痰涌,胸满不能平卧,咯痰粘腻,舌苔厚浊者,则属以痰为主。

    风邪致病者,有肺风、脾风之异。肺风为痰伏于肺,外感风邪触发,如吸入花粉、烟尘、异味气体、真菌、尘蛹、动物毛屑等,表现有上呼吸道过敏症状。脾风为痰生于脾,饮食不当触动,上逆于肺,多由进食鸡蛋、鱼虾等发物引起,如《证治要诀·发丹》曰:“有人一生不可食鸡肉及獐鱼动风等物,才食则丹随发,以此见得系是脾风。”据此不难理解饮食过敏所致的脾风既可引发瘾疹,亦可发为哮喘。

    中医之祛风药,寓有抗变态反应作用者颇多,从辨证结合辨病而言,如麻黄、苏叶、防风、苍耳草等,特别是虫类祛风药,尤擅长祛风解痉、入络搜邪,如僵蚕、蝉衣、地龙、露蜂房等,皆为临床习用治哮之药。若痰浊偏重,可用三子养亲汤加厚朴、杏仁、萃笛子、猪牙皂等。

    7血瘀致哮与应用活血祛瘀法

    近代医家倡言瘀血是哮病发作的重要病理因素,并试用活血化瘀法治哮,结合实验研究,构成一种新的思路。

    实验提示:哮喘的气道反应性炎症,往往表现为气道粘膜的水肿、增生、微血管充血,微循环障碍等病理状态,加用活血化瘀药物,可改善其血循环,增加血供、氧供,消除支气管粘膜水肿,减少阻塞,并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其释放有关介质,有利于气道炎症的缓解。从而为瘀血致哮及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

    中医学认为:哮喘的发作是以痰气交阻为主要病理特点,发时肺气郁滞,气机升降失常,气滞则血瘀,可致痰挟瘀血为患;久则肺气虚衰,宗气无力贯血脉而司呼吸,以致气虚血瘀,故在缓解期既合正气虚弱的—面,又有痰瘀伏肺的—面。

    从上可知,瘀血是在痰气交阻这一主要病理基础上继发的病理因素,在发病环节上并不占有突出的主导地位,同时还必须以“久病入络”为前提,若属新病即从瘀治,未必符合实际,临床持血瘀致哮论,倡用活血化瘀法者,其处方用药亦并未撇开化痰降气法,表明痰气瘀阻是其病证病机。它与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发展至肺胀,表现“痰挟瘀血碍气而病”(《丹溪心法》)的病理主次地位并不等同。, http://www.100md.com(周仲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