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急重症
编号:200530
中西医结合危重病评分系统初探-1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月4日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危重病医学作为当代医学最精彩的一章,在对危重病程度估计和死亡风险预测方面有很多研究和建树,形成了较为科学、客观和可信的评分体系,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中医疾病预测学有悠久的历史,古之医典“灵素”所列病机19条,条条有急症,内容除涉及诊治外,更有预后判断。在纠正病势由逆转顺及预防合并症方面有很多独到之处。如何将二者优势互补,建立危重患者中西医结合评分系统是中西医结合的又一突破点。

    1 西医危重病病情评分系统

    危重病的病情评定方法比较系统地描述见于1981年Knaus等〔1〕提出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此评分系统被称为APACHEⅠ。这一评分系统因参数多达34项,临床使用不便,且评分系统未考虑年龄因素,预计个体患者存活率或治疗需求时,其误差可达11%,因此这一方法有淘汰趋势。

    针对以上APACHEⅠ评分系统存在的问题,1985年Knaus等〔2〕推出了APACHE的修改本,即APACHEⅡ评分系统。此法将不常用或意义不大的参数删去,变为12项常用参数,大大便利了临床使用。APACHEⅡ综合了年龄、急性生理学评分及慢性生理学评分,还提出了每一患者死亡危险性计算公式,其预测死亡正确率达86%。

    1991年,Knaus等〔3〕又提出了APACHEⅢ评分系统。此法与前2种评分方法不同点在于:每项参数的分值较高,各项参数的分值不等,对神经系统变化采用的计分法不同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方法,根据pH和PCO2的数值决定分值。这样就为提高医疗质量、合理利用医药资源、确定继续治疗时间和最佳出院时机提供了客观的科学依据。, 百拇医药(柴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