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急重症
编号:200548
噎膈治验一则
http://www.100md.com 2001年2月8日 广西中医药
     患者,男,66岁,1996年9月10日初诊。进食困难,食入即吐10天。患者于1996年7月30日因“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入院。入院后,经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月余左上肢活动好转,语言清楚,10天前出现饮食难下,食入即吐。胃镜检查:空腹胃液量240ml,胃蠕动无力,胃内未见器质性改变。用“胃复安”、“法莫替丁”等药治疗无效。刻诊:患者神清,神疲乏力,消瘦,多日不能进食,食入即吐,胸膈痞闷,频频呕吐白粘痰涎,大便多日不行,小便正常,舌暗红,舌体胖,苔白厚腻,脉滑。中医诊断:噎膈;证属胃气虚弱,痰浊上逆。治宜健脾益胃,降逆化痰。以旋覆代赭汤加减。方药:

    旋覆花12g(包煎) 代赭石12g(先煎)

    党 参12g 制半夏9g 炙甘草12g

    鸡内金9g 陈 皮9g 生 姜3片

    大 枣5枚

    每日1剂,水煎少量频服。1剂后呕吐白粘痰涎明显减少,2剂后能进少量流汁饮食。效不更方,继服3剂后患者饮食正常。9月27日随访,患者精神好,饮食二便正常,嘱其服用香砂六君子汤6剂,以补气健脾,燥湿化痰。

    按:本病属中医噎膈范畴。根据病因可分为“气膈”、“血膈”、“痰膈”、“火膈”、“食膈”5种。此患者临床表现应属“痰膈”。此乃大病后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日久湿聚成痰。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痰浊随胃气上逆则不能进食,频频呕吐白粘痰涎。故治宜健脾益胃,降逆化痰。旋覆代赭汤中旋覆花、代赭石降气镇逆为主药;党参、炙甘草、大枣扶脾益胃;制半夏、生姜温胃降逆、化痰散结,且制半夏具有一定的止呕作用;陈皮、鸡内金理气化痰。诸药相合,共奏健脾益胃降逆化痰之功而诸症悉除。, http://www.100md.com(蒲蔚 刘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