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谈艾兹病的治疗
病机浅析
艾兹病:中医认为,是时疫邪毒暴疾伤身、损害脾肾、毒传髓海、祸殃真原、危及性命。
艾兹病:西医称,是免疫系统被病毒破坏而成的细胞免疫缺陷病,亦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临床基本证状表现
艾兹病病毒感染后,又分为:急性感染期、潜伏期、病前期、致死期。其临床症状因感染和病期都有不同的症状表现。
一、急性感染期:病人可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表现。亦有急性无菌性脑炎(脑膜炎)、头痛等。
二、病前期:亦就是病人己具备了艾兹病的基本症状特点,淋巴结肿大、浅表淋巴结肿大。其部位是;头颈部、腋窝、腹股沟、颌下、颈后、前后耳的淋巴结。全身症状是全身不适、肌肉痛、低热、夜间盗汗;头痛、抑郁或焦虑、精神紊乱、脾肿大、食欲不佳。严重时病人出现菌性感染性脓疱疮以及坏死性头部、面部类梅毒样恶疮。
, 百拇医药
三、致死性艾兹病:致死性艾兹病为艾兹病致病最严重的阶段,亦就是最终阶段,是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发生各种致命性全身感染,发生各种恶性肿瘤。
中医对艾兹病症的基本看法归纳
中医认为:是嗜欲劳伤气血,毒邪攻伐腔里,损伤正气精髓,败坏脾肾,邪毒恶疾乘虚克伐营卫,染及血海骨髓,是危及性命哉,亦有淫及精血传染于无辜者。其最终是:病入膏肓,毒邪生天,全身肤溃面烂,鼻梁塌陷,肌肉不仁。脉其初见促数、后见洪玄、末见儒弱无根。舌苔初见黄厚、中见紫墨无津、末见溃糜、边有齿痕,一派阴阳具绝、命无生机之象。
从该病的三个病期总体看来,是毒邪首伤其精血,播及肾髓,殃致血海,使阴精干涸,引起相火炽烈,煎熬肾阴;使阴血涸涩,邪毒无制,则邪毒必盛,克正气于败亡:使阴精衰竭、阳气下陷、精血失救、邪火燔烈、恶疾蔓延、诸症暴出、病入膏盲、危在旦歹。心悬朝暮、神情焦虑、疗无当策、生机绝望反而助纣为虐。
, 百拇医药
中医对艾兹病治疗方面
首先当分经络上下,病势深浅,症候虚实。酌量实施攻毒之药。切要先助胃壮气,勿使根本坚固,而后重扶正兼攻毒。总体治法应当是祛邪与扶正同用。先解毒、清毒、化毒、泄毒。及脾肾同补,气血共救,温中健脾,固精填髓,使先天化源有生,后天脾胃稳固。故“肾为五脏之化源,脾为五脏之根本”。邪祛立新,恶疾拔除,使命当再生之机有望呼。
其次速扫恶浊邪毒,必以大剂攻补之物施之。盖其毒邪,入于精血,发于骨髓,遍体染疾、痛苦非常、饮食难咽、邪毒日盛、正气难存。方用二苓化毒汤,是攻中有补,解毒泄毒、扶正祛邪并举,可扫除恶浊邪毒,灭恶疾于源头。白茯苓:炙甘草为君,是解毒泄毒,泄中有补,祛邪又固本;健脾助胃,壮后天之基固。土茯苓、金银花:涤荡营卫气血中的浊秽、清扫残邪之流毒。紫草凉血补阴、清营中之虚热,又杀灭瘟毒有效。大枣、黄酒以和表里正邪之闻。连服月余,必使生机有汲泉呼。其间或病人头痛欲烈者,脉见玄促,是相火炽烈,急间服大剂知柏地黄汤,以泄相火燎燃、救命门水涸之危,必当增效。
, 百拇医药
第三步治疗:邪祛正本必亏,或邪多、虚多,急用炙甘草汤;补营卫气血,健脾温中,使气血有复脾胃和固。配合参茸大补丸,添精补髓,温肾扶阳,勿使先天化源之本旺盛。则根基不倾,毒邪必萎,生生之机有、以上方药临证辨证应用之,危哉何忧呼。
附方药:
二苓化毒汤:
白茯苓75克、土茯苓50克、金银花50克、炙甘草75克、紫草20克、大枣10枚、黄酒4两 。以上诸药加水600毫升,合黄酒浸泡药材2小时后水煎服,日二次。
加味炙甘草汤:
蜜炙甘草50克、人参10克制成细粉分成三包,每包3.5克;干地黄50克、桂枝10克、阿胶15克单包烊化服用,每次5克:麦冬15克、麻仁20克、生姜片12克、大枣廿枚、紫草10克、米酒4两。以上诸药,除阿胶服用烊化服用,人参细粉用汤药冲服外,其余诸药用米酒泡1小时,再加水600毫升,共煎煮取汤药汁,化阿胶,冲人参细粉日二次,连服月余。或与二苓化毒汤交替服用,连续治疗数月必效之。同时配合参茸大补丸,日一次每次半丸,渐增至日一次每次一丸。
艾兹病最终是:脾肾衰竭,气血俱败、非攻补相兼,必不能胜邪。若待精枯髓槁,一概攻毒,非为上策。此则无挽生机于瞬间,谨此勿辄也。
声明:本文是为向爱滋病患者援助之策,其治疗方药为全中国中医事业者共有,不得使任何人申办专利,申办者无效。
, http://www.100md.com(笔者:魏存祥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