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内科
编号:201421
清理古验方中的糟粕势在必行-2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11日 三九健康网
     剪不断,理还乱

    ——谈清理古验方中的糟粕势在必行

    (第二部分)

    验方与经方不同,经方经历千年沧桑,早已为实践所证实。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医家往往随证化裁,取得较好疗效。验方来源有二:其一,源自生活,为广大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摸索而形成,囿于文化及医学知识的匮乏,此类验方,往往“只见其效,不明其理”;其二,古代医家所创。古代医家在辨病和辨证的基础上“处方立法”,正如医中之“法治”与“意治”之说。所谓“法治”,是在“辨证”后的“论治”。这是中医医者必备的素质。在处方之前必当确立治则与治法。如症见:干咳少痰,且痰中带血,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为肺阴耗伤,宜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所谓“意洁”,是医者在“法治”基础上更高层次的体现。医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而后知常而善变,悟而行之,出奇致胜。若将“法治”喻作一武林高手的“削铁如泥”的宝刀,则“意治”是武林至尊信手拈来而又无坚不催的树枝。如《小儿药证直诀·钱中阳传》云:皇子病瘈疭,乙进黄土汤(一味)而愈,神宗召问黄土汤何以愈疾状,对曰:“以土胜水,水得其平,则风自止”。这种治法,可谓灵变,属于“意治”范畴 ,这样由“意治”而产生了验方。
, 百拇医药
    中医逾经千年沧桑,如一楼台,经风雨侵蚀日久,不免有脱落、损伤,且年久尘封,该修补一下了。

    古人忒聪明,从上往下写书,我们读时总在点头,总在“称赞”他们。但祖宗毕竟老了,总有糊涂之时。更可怕的是祖宗们将精华与糟粕杂鞣,我们也良莠不分。一个个好方子,就是因为要保持其完整而使我们不敢用,或用之伤人。完整是一种美,但维那斯的残缺不更是一种美吗?

    史载:唐宝应年间王冰编纂注释《素问》,由于年久变迁,辗转传抄,无法窥其原貌。王冰历十二年编注,大胆增删:“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杂鞣”。吾辈真应学习其勇气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中医之精华与糟粕,并不是真假昭彰之分。因为许多验方“无道理”,并不是真“无道理”,而是我们没发现。但如用蝉蜕治小儿夜啼是因为蝉昼鸣而夜不鸣,用蜈蚣治狐疝是因为狐狸最怕蜈蚣。这种解释,早已不能适应现在科学的脚步。用这种“以一概全”的方法来运用验方,难免会出现问题。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中医不似做糕点,做不好可重来,它面对的是人们的宝贵的生命。
, 百拇医药
    该到整理验方的时候了。西医盛行,中医已微显飘遥之态。若再一味等待,不知难而进,则其前景难测。

    漫步杏林,路还很遥远,但有了路,人才可能走下去……。

    999作者简介

    余雪立程门,几经寒暑,露居医道,数度春秋,探国医幽玄之境,守歧黄辨证之本,曾念子华子言:“医者意也,医者理也。”盖理明则意得,意得则审脉处方无所施而不中,予以称国工何难然中医之道若烟海渺渺,边际难寻,竞则其深奥乎!惟寒夜一灯或晓窗千字,以勤补绌,方入门径。幸从湖北中医学院黄明贵老先生游,以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为本,尝遇杂证征推敲其书,寻桴鼓之佳音。于是精读文章而后验证临床,治疗脾胃疾患颇觉应手。平素以医文为乐,每用历代诸子百家先哲言解医道之难也。盖儒医之志,余毕生所求也。

    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232号武汉杰康中医门诊(430011)

    电话:027-82718456

    E-mail:827184561@sina.com或Lijieyisheng@39.net, 百拇医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