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导医指南 > 内科 > 消化内科
编号:203918
干扰素治疗慢乙的应用及其疗效
http://www.100md.com 2002年9月10日 网易
     干扰素分α-干扰素。β-干扰素和γ-干扰素三种,分别由人体白细胞、纤维母细胞及致敏淋巴细胞所产生,其中以α-干扰素作用最强。其作用机理是阻断病毒繁殖和复制,但不能进人宿主细胞直接杀灭病毒。临床试验表明高剂量则高疗效,但高剂量亦伴有更多的副作用。比较每日1次或隔日1次注射,病毒抑制程度无差别。因此临床一般用3万单位,隔日1次或每周3次,疗程 3- 6个月,可达到 30%-45%HBeAg阴转率,其中 5%- 25%HBsAg及HBVDNA可望阴转。

    鉴于单用干扰素治疗效果不太令人满意,自80年代开始试验联合疗法,如干扰素与阿糖胞苷、无环岛苷及与免疫调节剂联合应用,初步试验表明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有较好的反应。

    大剂量应用干扰素后可出现高热、寒战、低血压、恶心、腹泻、肌痛及乏力等。初期可有流感样症状,暂时性脱发,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亦可发生贫血,停药后可消失。但长期使用的副作用尚未见报道。

    健康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