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要闻集萃
编号:204037
意义深远的卫生革命
http://www.100md.com 2002年9月10日 国医网
     ——社会学家看社区卫生服务

    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成为全社会的话题。记者近日有机会采访了几位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他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谈了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看法。专家们都强调自己不懂医疗卫生,但却对社区卫生服务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因为他们从中看到了更多的内容。

    顺应变革 体现公平

    社区卫生服务贴近百姓、便民利民的特点,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肯定。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富人、“大人物”得到好的服务很容易,平民百姓要得到好的服务常常很难。这一点对一个政党、一个政府是否真正为大多数人服务是一种考验。社区卫生服务为广大群众提供服务,体现出我们党和政府是关心群众疾苦的,是医疗卫生行业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好的体现。国家计划委员会宏观研究院研究员黄小惠通过自己的实地调查,也得出了“社区卫生服务合民情、顺民意、得民心,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结论。
, 百拇医药
    社区卫生服务,顾名思义就是在社区内为居民提供卫生服务。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培林教授看重的,就是它完善了社区的服务功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社会的管理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多年来作为社会行政管理体制基础和职工社会保障基础的“单位”,正逐步把“办社会”的各项功能分离出去,交由市场和社区来组织。李培林指出,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顺应了社会转变的趋势,完善了社区组织的服务功能。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本身

    也降低了医疗机构的运行成本,从而减轻了居民就医的经济负担。

    为居民提供怎样的卫生服务,不仅关乎居民的健康状况,也是体现社会公平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郑杭生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是社会资源由上向下合理流动的一种好形式。他分析说,我国这些年来社会资源由下向上流动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资源集中在上边,农村和基层被掏空了。前两年,我国在“财务负担公平性”方面曾被世界卫生组织排在世界倒数第四。当然不能说这个评估非常准确,但也反映了我们卫生保健工作在新形势下需要解决的新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使卫生资源从大医院向基层转移,使这些资源直接为百姓所用,提高了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在促进社会的公平等方面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 百拇医药
    弱势群体更多受益

    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居民。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室的仇雨临副教授格外关注的却是它以健康促进为目标的全方位的服务内容和低廉的服务价格对于保护城市贫困阶层所发挥的作用。

    毫无疑问,贫困阶层需要得到适当的保护。1999年10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建立起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网。但仇雨临认为,这“最后一道安全线”在制度设计方面还存在着缺陷。比如《条例》第六条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医疗方面的保障并不包括在内。因此贫困人口基本上仍然游离于医疗保障制度之外。仇雨临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是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的卫生服务,也是让贫困家庭得到医疗救助的一种有效形式,为医疗救助的施行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仇雨临通过自己的调查发现,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受益最大的是社会弱势群体。这种受益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健康教育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积极作用。城市弱势人群一般受教育水平较低,健康知识缺乏,卫生习惯较差,生活条件也比较恶劣。健康教育丰富了居民的健康知识,改变了他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增强了他们自我保健的知识和能力,从而防止和减少了疾病的发生,避免了疾病的痛苦,也减少了因患病带来的经济支出。其次,服务的廉价使弱势人群在享受医疗服务时可以节省大量开支,这对他们是雪中送炭。第三,服务到家的方式所提供的便利。医生上门,患者在得到及时、持续服务的同时,也得到了精神上的关怀和安慰。弱势群体由于贫困常常比较封闭,与社会生活疏离。医生的上门服务会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增强生活的信心。

    社区卫生服务被称为“卫生行业的一场革命”。但在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看来,这场“革命”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在卫生领域。它深远的社会影响,将随着更多群众的受惠而日益显现出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