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治红斑皮炎类皮肤病的经验
http://www.100md.com
导医网
(1)红斑皮炎类皮肤病的临床表现
红斑皮炎类皮肤病,包括红斑性,皮炎性与风团性等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疤,渗出,糜烂或风团等皮损的证状。常见的有药物性皮炎,各类湿疹,各类荨麻疹,玫瑰糠疹,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搔痒症,多形性红斑与痒疹的皮肤病。根据辨证论治的规律,可采用相同的方药进行治疗,故称“红斑皮炎类皮肤病”。
(2)红斑皮炎类皮肤病的病因
根据“审证求因”与临床“审因论治”的原则,我认为该病病因多属风、湿、热、毒、瘀、燥。急性者以风、湿、热为多,特别是“热邪”更为多见。慢性者以湿、瘀、燥为常见,湿重或热重均可成“毒”。分述如下:
①风:“风为百病之长”,易侵袭肌肤,常与寒、热、湿等共同致病。“风善行数变”,起病急剧,病变游走不定,此起彼伏,反复不止,常见于荨麻疹,搔痒症等。“风动则痒”,很多搔痒性疾病往往为风邪所致,但有外风与内风之分。
, http://www.100md.com
②热:热邪是红斑皮炎类皮肤病的主要病因,一般以“伤寒”与“温病”的辨证论治可收到明显疗效。红斑、紫斑性皮损代表营血有热,而痒性丘疹,风团,水疤等皮损代表卫分,气分有热,分别采用荆防清热汤,凉血消风汤等治之,肝胆有热,采用龙胆泻肝汤或土茯苓汤等治之。
③湿:湿性粘滞,缠绵难治,急性红斑皮炎类皮肤病往往表现为红斑、水疤、渗出、糜烂,发病急剧多为湿邪所致。慢性者,往往表现为皮损晦暗,紫红,浸润,肥厚或渗出液粘稠,剧烈搔痒,好发下肢或外阴部,多为脾虚寒湿之证。有时急性皮炎因过服寒凉之剂而伤中土,可见腹胀,腹痛,便稀,有散在湿性皮疹,搔痒剧烈,采用加减胃苓汤治之。
④燥:阴虚、血虚生风,也是红斑皮炎类皮肤病常见病因,尤其是慢性搔痒病,表现多红色血痂性丘疹,搔痒或皮肤结痂,干裂或鳞屑,肥厚片块。阴虚多为热性皮疹;血虚多为肥厚鳞屑,干裂皮疹。前者用凉血消风汤,后者用养血祛风汤治之。
⑤瘀:血瘀也是该病常见病因,尤其是慢性病人多有血瘀症状,如皮疹色紫暗,有盘状损害,或呈红色结节性损害,或菌癣状肥厚浸润,可采用活血化瘀法治之,但必须按表里虚实寒热进行辨证施治。
, 百拇医药
⑥毒:“热极成毒”或“湿盛成毒”,表现为红肿,疼痛或渗出糜烂,化脓成肿疤等。宜用五味消毒饮,三黄汤治之。如并发于风、热、湿、燥或瘀邪的常在上述病邪辨证施治中加清热解毒剂。
其它如寒、暑、虫等也是该类疾病的病因。脏腑病理改变也是重要原因:辨证时亦当详察。
(3)临床常用方药
①荆防清热汤(荆防汤)
辨证:风热症 全身性痒性丘疹或风团性皮疹,怕冷轻,伯热重,口渴心烦,热则痒重,痒重则心烦不安,脉濡或浮滑,舌尖红黄白苔。
治法:祛风清热,利湿解毒。
组成:荆芥、防风、白藓皮、黄芬、黄柏、苦参各9克,连翘12克,生石膏30克,升麻3克,蝉衣、甘草各6克。
, 百拇医药
加减:便秘,舌苔黄燥加川军9克。舌质绛红或脉弦滑或皮疹渐红明显者加生地30克。
方解:方中以荆芥、防风、蝉衣祛风解毒;黄芩、连翘清1:焦热;生石膏清中焦热,黄柏清下焦热;苦参、白藓皮清肌肤湿热;升麻解毒透疹,甘草和中。芩、柏苦寒,生石膏辛凉,脾胃虚者慎用。
适应症:泛发性急性皮炎,或风团皮肤病,包括丘疹状湿疹,屈侧湿疹,下肢湿疹,搔痒症,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急性荨麻疹,丘疹状荨麻疹,婴儿湿疹,玫瑰糠疹及多形性红斑等。
注意事项:1)此方为治风热证兼阳明经热证,对急性泛发性丘疹性皮炎,痒重心烦者为佳,素有脾胃虚寒者也可用。
2)此方疗效较速,服l~2剂可愈,或有明显进步,如服3剂无效,可改它方。
3)服此方虽有明显进步,若见腹胀,腹疼或大便溏泻者,说明病人脾胃虚寒,可加半夏、陈皮、苍术各9克即可。
, http://www.100md.com
4)服药后出现脾虚症状,且皮疹无进步者,宜改加减胃苓汤以健脾除湿。
5)服药后少数病人皮疹加重,宜改凉血消风汤,以凉血清热,使皮疹迅速消退。
6)婴儿至8岁的儿童,可用此方剂量,头煎在一天内分2~3次服用,二煎在第二天内分2~3次服用完。
7)忌辛辣与羊牛肉,忌饮酒和热水烫洗。
②凉血消风汤
辨证:气血两燔兼风证——全身性红斑,丘疹性皮疹,口干,发热,遇热则痒重,烦躁不安,尿赤,便秘,脉洪滑或弦滑有力,舌质绛红,舌体充盈白干苔或黄燥苔或黄腻苔。
治法:凉血清热。解毒祛风。
组成:生地、茅根、生石膏各30克;银花15克,白芍12克,知母、元参、牛蒡子、荆芥、防风各9克,升麻3克,甘草6克。
, 百拇医药
加减:重症加广角l克(冲)。毒热重加五味消毒饮或三黄汤。舌苔黄燥滞刺,便秘者加川军10克。
方解:方中重用生地清血热,生石膏清气分热,牛劳子清热利咽,荆芥、防风法风解表,升麻解毒,透疹,甘草和中。为清热凉血之峻剂,多用于泛发性红斑皮炎类皮肤病。脾胃虚寒者忌用。
适应证:全身性急性红斑皮炎类疾病,如玫瑰型自家敏感性皮炎,传染性湿疹状皮炎,泛发性湿疹,婴儿湿疹,皮炎型玫瑰糠疹,药物性皮炎,严重急性荨麻疹等。其他如牛皮癣(进行期),全身性红斑性狼疮,重症多形性红斑、丹毒、败血症或严重酒渣鼻等均有效。
注意事项:1)此方疗效较慢,一般在3~7剂后有明显效果,若服7剂疗效不明显者,可改用它方。
2)服此方后,疗效明显,但有腹胀,腹痛或腹泻等脾虚症状者,宜加苍术、半夏、陈皮各9克。
, 百拇医药
3)服7~14剂,皮疹红肿,皮炎均明显进步,但仍有严重搔痒(四肢为著),有散在丘疹者,往往有脾虚症状,宜改用加减胃苓汤以健脾除湿,服药3剂左右便痒止病愈。
4)服药后皮疹减轻,而搔痒不减或头晕者,宜减辛温解表之荆芥、防风。
5)重症多形性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服药仍腹泻不止,往往有“败血症”,病情严重,宜加强中西医结合抢救。
6)年龄范围,服法及禁忌均向前。
③麻佳各半汤
辨证:风寒表证——怕冷,全身起鸡皮疙瘩,或全身有紧束感,全身性丘疹或风团性皮疹,腹痛,口不渴,无汗或有汗,发热等。脉浮紧或浮滑,舌苔薄白。
治法:调和营卫,祛风散寒。
, http://www.100md.com
组成:麻黄5克,桂枝、甘草各6克,赤芍、杏仁各9克,生姜3片,大枣5枚。
加减:口渴,苔白干者,加生石膏30克;苔黄,便秘者加川军9克。
方解:麻黄宣肺解表祛寒,桂枝温阳解表,调和营卫,赤芍活血通络,生姜、红枣、甘草均有健脾胃,调和营卫之功。
适应症:急性荨麻疹,搔痒症与痒疹等均有效。
注意事项:1)此方疗效较快,往往l~3剂即愈或显效。
2)服药风团加重,宜审证及辨其舌脉,如属风寒者,可继服,一般在4~5剂后,荨麻疹就慢慢减轻,7~8剂而愈。
3)服药3~4剂,疗效不显,宜改用它方。
4)婴儿与小儿,服荆防汤可两方服1剂。
, http://www.100md.com
5)风寒发热无汗,不宜用物理降温。
④土茯苓汤
辨证:湿热证一红肿渗出糜烂性皮炎,口干不欲饮,搔痒,迁延日久不愈,好发于外阴与下肢部位,脉濡或滑数,舌苔黄腻,舌质红。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止痒。
组成:土茯苓、白药皮各30克,茵陈各24克,银花、生苡仁各15克,黄苹、黄柏、栀子、苦参各9克。
加减:便秘加川军9克。外阴或胸腹侧皮损加柴胡。皮疹渐红明显,舌质绛红者,加生地30克,元参9克。
方解:方中以土茯苓、茵陈清利肝胆湿热。生苡仁清胃热利湿。黄芬、黄柏、桅子、苦寒燥湿。苦参、白藓皮祛肌肤湿热。银花清热解毒。
, 百拇医药 适应症:泛发性湿疹,传染性湿疹样皮炎,阴囊或女阴湿疹,足癣继发感染,疤疹状皮炎,牛皮癣等。
注意事项:此方对渗出糜烂或有水疤的皮肤病继发化脓性感染者疗效较好,服2~3剂即有效。慢性皮肤病服此方疗效较慢,一般宜5~6剂后有效。婴儿及儿童可两天服l剂。少用洗涤疗法。
⑤加减胃苓汤
辨证:脾胃寒湿证 全身慢性渗出或浮肿性皮疹,色暗紫,怕冷,口干不欲饮,腹胀便溏,喜热饮,脉濡缓或滑而有力,舌质胖淡,苔白腻。
治法:健脾祛湿,温寒止痒。
组成:黄苹15克,桂枝、苍术、白术、半夏、陈皮、泽泻、茯苓、猪苓、板子各9克,甘草6克。
加减:畏寒重,手足厥冷者,加附子9克。
, http://www.100md.com
方解:方中以桂枝温中通阳,苍术、白术、半夏、陈皮健脾燥湿。泽泻、猪苔、茯苓,淡渗利湿。甘草和中,黄芩、栀子等诸药以防温燥太过。
适应症:全身慢性搔痒性皮肤病,有渗出,肿胀性皮损,如泛发性湿疹、痒疹、赫氏红糠疹,搔痒症,慢性良性家族性天疤疮等。
注意事项:此方治疗慢性皮肤病,疗效较快,3~5剂即效。为巩固疗效,宜在皮肤病全愈后再健脾温寒剂。素有脾胃虚寒患风热症,气血双播兼风证者,在内热已清,宜用此方善后。宜少食凉及鱼蟹等。
⑥养血祛风汤
辨证:血虚生风证--慢性全身搔痒性皮肤病,有丘疹、干血痂皮损,面色苍白、头晕、五心烦热,咽干,脉细,舌质淡红。
治法:养血润燥,祛风利湿。
, 百拇医药 组成:生地15克,当归、川芎、白芍、荆芥、防风、苍术、黄柏各9克,甘草6克。
方解:归、芎、芍、地养血润燥,荆、防祛风止痒。术、柏燥脾清热祛湿。甘草和中。
适应症:慢性搔痒症,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与牛皮癣等。
注意事项:此方根据病情加大养血祛风之力,如首乌、阿胶、刺蒺藜、蜂房等。血虚病人可久服此方,以利生血。
⑦活血化瘀药类:常因于慢性红斑皮炎类皮肤病,特别是紫斑,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疼痛,盘状或部位固定性皮疹,皮肤肥厚,硬化与苔癣样变、结节、顽固难治:之红斑皮炎类疾病,常用方剂有:
A.永安止痒汤(祛风活血汤)
辨证:血瘀兼风证 由气血瘀滞肌表,卫气不固,感受风邪所致。证见怕冷,搔痒无度,皮肤有色素沉着性皮损,久治不愈。脉浮滑或浮滑少力。舌质淡,苔薄白。
, 百拇医药
治法:祛风理湿,活血化瘀。
组成:苍术、赤芍、归尾、桃仁、红花各10克,麻黄、荆芥、薄荷、僵蚕、防风、甘草各6克。
方解:麻黄宣肺祛风,荆芥辛温解表,苍术健脾燥湿祛风,僵蚕平肝祛风,薄荷辛凉解表,诸药祛经络之风邪。桃仁、红花、归尾、赤芍活血化瘀。甘草和中。此方治风邪兼血瘀之证甚佳。
适应症:慢性荨麻疹,搔痒症,神经性皮炎,湿疹,痒疹及各种顽固性搔痒性皮肤病。
B.血府逐瘀汤
主证:胸腹满闷,胸疼如压重物,心胸闷热,急躁多梦,口干,口苦,皮肤搔痒,风团色素沉着或紫红色皮损,脉弦滑有力或沉滑,舌质紫红或见瘀斑,舌苔薄黄。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宽胸。
, 百拇医药
组成:当归、赤芍、生地、牛膝、红花、枳壳、柴胡各10克,桃仁、桔梗、川芎、甘草各6克。
方解:方中以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生地活血化瘀,使已活动之瘀血用柴胡向肝胁处引散,桔梗向上,牛膝向下,枳壳向胃脘部引散,从而达到化胸中瘀血之功。
适应症:慢性荨麻疹、痒疹、搔痒症与各种湿疹,皮炎类疾病,兼有冠心病,高血压或神经官能症者,更为适宜。
C.痒疹方(清热活血汤)
主证:结节性丘疹性渗出皮疹,症状苔癣样变,色素沉着,奇痒,口干,遇热则痒重,迁延难愈,心烦,失眠。脉沉滑或弦滑有力。舌质红、苔黄腻或黄薄苔。
组成:生地、土茯苓、刺蒺藜各30克,银花、赤芍、荆芥、防风、三棱、莪术各1.0克。
, 百拇医药
方解:方用生地养阴清热,土茯苓清理湿热,银花清热解毒,荆芥、防风祛风胜湿,红花、赤芍、三棱、莪术活血化瘀。为祛风止痒之剂,治一切血热血瘀症,不限于痒疹。
适应症:结节性痒疹,各种痒疹(孕妇忌用),钱币状湿疹,扁平苔癣,牛皮癣和皮肤淀粉样变。
D.疏肝活血汤
主证:口苦胁满,易怒,月经不调,多前期,色黑或有块,皮损可以是红斑,风团,紫斑,结节等搔痒性皮肤病或是粉刺,酒渣等皮损,皮疹遇日光加重,或在月经期加重。脉弦或弦滑有力,舌质紫红或薄黄苔。
治法:疏肝清热,活血化瘀。
组成:柴胡、莪术、陈皮、薄荷、归尾、黄萃、赤芍、桅子、红花各10克,甘草6克。
方解:方中以柴胡、薄荷、黄芩、栀子、疏肝清肝胆湿热。归尾、赤芍、红花、莪术、活血化瘀。陈皮理气,甘草和中。
适应症:盘形红斑性狼疮,全身型红斑性狼疮,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痤疮,酒渣等。
除以上方剂外,有“毒邪”者可加用消毒饮,三黄汤等,痰饮用加减小青龙汤,气虚者,补气温阳,按症论治。、边天羽,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