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勤不倦四十载 博及医源一部书
——从《十部医经类编》学术贡献谈中医界学风建设
暑假前,严季澜教授给我送来一套书,高达尺许,重达数斤,可谓厚重,书名《十部医经类编》,阅后对其编撰之艰辛,可用三、四、五概之。三者,倾二代人之心血,四者,历四十载之寒暑,五者,成500万言之巨制。《十部医经类编》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课题。该书的出版,可以说是中医文献整理工作中继往开来的重要事件,贡献殊伟。
其一,重视理论根底,启动源头继承。
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浩如烟海的中医药古籍文献,是中医药理论体系和医疗经验的主要载体。历经了时代的洗礼和实践的检验,被列为中医药文献精华的名著、要著亦不下数百种,而堪称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基之作的则当推《素问》、《灵枢》、《难经》、《甲乙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中藏经》、《诸病源侯论》、《神农本草经》这十部医典。这是形成中医基础理论、针灸经络、中药方剂、辨证论治、诊法病候等学说的开启山林之作,《十部医经类编》从梳理这十部经典入手,起到探本溯源的作用。
, 百拇医药
中医药继承发展工作是一项规模宏大、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近年来,中医药继承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发展。如对古典医籍文献、历代名医和当代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整理开发利用相对薄弱,对历史上长期积累下来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学术思想、诊疗方法等继承应用不够等。大家感到突出的问题是中医理论上不去,缺少新的增长点,其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是自身学术主体削弱,素质下降,理论底蕴不够。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对“大医”提出的标准是“凡欲为大医,必读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经,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菜,张仲景、王叔和……等诸部经方,如此乃得为大医”,按此标准衡量,中医界的“大医”有多少?某省曾对61名中医作者调查,其中系统学习过《内经》的有12人,占19.6%,《难经》1人,占1.6%,《伤寒沦》、《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的4人,占6.5%,更不用论其他名著了,这是一种危险的倾向,当然也是一种可怕的现象。为了承传和延伸中医学的血脉、学脉、文脉,必须有计划地系统整理各历史时期、各学科分支、各学派有较大学术价值的文献。我认为,当前在中医学术界要大力提倡读书温课活动,尤其是研读原著的活动,如果在几十万人的中医队伍中,有五万人把《十部医经类编》通读数遍,那将激活中医学术生命的原动力,呈现“活水源流随处流,东风花柳逐时新”的生动局面。
, 百拇医药
《十部医经类编》是一项重要的中医药学科基础建设工作,通过书中类目和相关资料可以看出,书中的许多内容还属于现代中医药研究尚未涉足的领域。提示我们可以以此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汲取中医经典医著中的精华,来补充和丰富现有的中医理论学说,完善和发展中医学的学科体系,推动中医药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其二,进行科学分类,凸现理论体系。
每一学科的理论体系都是由其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构成的。掌握了这些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了解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可登堂入室,然而十部医经原著大都是汇集了多学科的内容,脏腑经络、病证方脉,或综合叙述,或错间杂出,有时一篇之中论述了多种内容,有时一个内容又散见于诸篇之中,给学习和研究这十部医经带来了诸多困难。《十部医经类编》将十书的篇章结构进行重新组合,按中医学科的理论体系予以综合分类,使这十部书的各类内容条贯有序,纲目分明,为进一步学习研究这十部经典架起了云梯。经过《十部医经类编》的科学整理和分类,各书之间的源流承继、索隐发明的脉络朗若列眉。研究者可从中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求同别异,探微发隐,寻求中医学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 百拇医药
科学分类在科技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将研究对象的知识系统化,进行分门别类,以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认识。《十部医经类编》设立分类体系时,参考了古代多种相关著作中的分类方法,并借鉴当代多种权威性分类法的优点,又参考了多种现行中医各科教材对中医学体系的分类方法,最终建立起十部医经的科学分类体系。该体系共设立一级类目阴阳五行、五运六气、人与自然、脏象、经络、病因、病机、疾病、诊法、辨证、论治、本草、方剂、针灸、预防、护理16大类。其下再分二级类目78个,三级类目568个,四级类目480个,五级类目328个。层次井然,纲目分明,既完整地包容了十部医经的所有学科范畴和理论体系,又充分体现了现代中医学研究发展的新成果和新特点。其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都是以往类编著作所无法比拟的,达到了国内外领先水平。
其三,求真求实求新,树立治学风范。
大凡读书,一方面受益于其中的知识,亦常被其中的精神力量所感染,所谓读其风骨,仰其精神。以下方面尤令称许。
, 百拇医药
孜孜以求,勇于创新。该书首次将十部医经汇为一编,综合分类。这不但在中医文献整理工作中是一创举,同时也使该书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中医学开创时期的全貌。历代的类编工作均为手工进行,遗漏之处在所难免。而该书全面应用了计算机技术,每一类目均在手工摘录的基础上,采用相关主题词进行反复搜索查找,每一类目中的材料收集也尽量做到全面完整,巨细无遗。
其创新三点还表现在该书分类体系的系统性与科学性上。以往的类编诸书,由于时代所限,或失之于简,或失之于偏。《十部医经类编》编撰者在分类体系的设立上以现有中医学科体系为框架,根据十部医经中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设置类目,并充分体现各类目间的逻辑关系,采取从总论到各论、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系统,层层推进,分级进行,每一级别的分类按照同一标准,即以概念所反映的中医学科性质为主要标准,其他属性为辅助参考,做到其理相贯,杂而不越。
治学求真,应用高质量版本。历代类编著作多据旧本影印,由于作者个人所见有限,无法保证所用版本的质量,书中的错讹衍倒之处在所难免。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卫生部组织专家对《素问》等11部医书作了精心校勘,为最佳版本,代表当代古医籍研究的最高水平。《十部医经类编》编撰者以人卫版十部精校本为底本,保证了书中所集材料的高质量。此外,在繁体字、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与简化字关系的处理上都作了认真、深入核查,体现了治学求真的精神。
, 百拇医药
历尽艰辛,潜心于学。由于该书篇帙巨大,内容宏富,故编写工程浩大,该书始编于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由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北京中医学院任应秋教授领衔,数十位中医专家学者组成编写组,并有许多学生参编,历时5年,初具规模。惜原稿在“文革”中散失缺损。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中医学院文献教研室曾对此书作过整理补佚,但未完成。1996年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课题对该书进行重编,1997年又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这次重编工作由严季澜教授主持,数十位中医学者参与,经过4年多的努力,终告完成。本书前后参编人员达200余人,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到本世纪初出版,因此可以说是一项凝聚了三代中医学者心血的跨世纪工程。学术是需要长期积累,潜心钻研,才能获得有分量的成果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学术研究的常态,厚积薄发是一种崇高的治学心境。值得重视的是,当前学术界浮躁之风泛起,学术上急功近利,追求“短平快”方式;有些论文、成果含金量低,原始创新少,有的甚至是泡沫学术,成为当代的“卖柑者言”,极大地制约了学术的发展。我们要呼唤甘于寂寞、坐冷板凳的潜心治学精神,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回归学术的一方净土,扎扎实实地把中医学术搞上去。《十部医经类编》的问世,为我们树造了榜样。
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今有“一部《类编》立医林”。, 百拇医药(王 琦)
暑假前,严季澜教授给我送来一套书,高达尺许,重达数斤,可谓厚重,书名《十部医经类编》,阅后对其编撰之艰辛,可用三、四、五概之。三者,倾二代人之心血,四者,历四十载之寒暑,五者,成500万言之巨制。《十部医经类编》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课题。该书的出版,可以说是中医文献整理工作中继往开来的重要事件,贡献殊伟。
其一,重视理论根底,启动源头继承。
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浩如烟海的中医药古籍文献,是中医药理论体系和医疗经验的主要载体。历经了时代的洗礼和实践的检验,被列为中医药文献精华的名著、要著亦不下数百种,而堪称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基之作的则当推《素问》、《灵枢》、《难经》、《甲乙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中藏经》、《诸病源侯论》、《神农本草经》这十部医典。这是形成中医基础理论、针灸经络、中药方剂、辨证论治、诊法病候等学说的开启山林之作,《十部医经类编》从梳理这十部经典入手,起到探本溯源的作用。
, 百拇医药
中医药继承发展工作是一项规模宏大、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近年来,中医药继承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发展。如对古典医籍文献、历代名医和当代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整理开发利用相对薄弱,对历史上长期积累下来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学术思想、诊疗方法等继承应用不够等。大家感到突出的问题是中医理论上不去,缺少新的增长点,其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是自身学术主体削弱,素质下降,理论底蕴不够。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对“大医”提出的标准是“凡欲为大医,必读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经,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菜,张仲景、王叔和……等诸部经方,如此乃得为大医”,按此标准衡量,中医界的“大医”有多少?某省曾对61名中医作者调查,其中系统学习过《内经》的有12人,占19.6%,《难经》1人,占1.6%,《伤寒沦》、《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的4人,占6.5%,更不用论其他名著了,这是一种危险的倾向,当然也是一种可怕的现象。为了承传和延伸中医学的血脉、学脉、文脉,必须有计划地系统整理各历史时期、各学科分支、各学派有较大学术价值的文献。我认为,当前在中医学术界要大力提倡读书温课活动,尤其是研读原著的活动,如果在几十万人的中医队伍中,有五万人把《十部医经类编》通读数遍,那将激活中医学术生命的原动力,呈现“活水源流随处流,东风花柳逐时新”的生动局面。
, 百拇医药
《十部医经类编》是一项重要的中医药学科基础建设工作,通过书中类目和相关资料可以看出,书中的许多内容还属于现代中医药研究尚未涉足的领域。提示我们可以以此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汲取中医经典医著中的精华,来补充和丰富现有的中医理论学说,完善和发展中医学的学科体系,推动中医药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其二,进行科学分类,凸现理论体系。
每一学科的理论体系都是由其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构成的。掌握了这些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了解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可登堂入室,然而十部医经原著大都是汇集了多学科的内容,脏腑经络、病证方脉,或综合叙述,或错间杂出,有时一篇之中论述了多种内容,有时一个内容又散见于诸篇之中,给学习和研究这十部医经带来了诸多困难。《十部医经类编》将十书的篇章结构进行重新组合,按中医学科的理论体系予以综合分类,使这十部书的各类内容条贯有序,纲目分明,为进一步学习研究这十部经典架起了云梯。经过《十部医经类编》的科学整理和分类,各书之间的源流承继、索隐发明的脉络朗若列眉。研究者可从中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求同别异,探微发隐,寻求中医学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 百拇医药
科学分类在科技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将研究对象的知识系统化,进行分门别类,以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认识。《十部医经类编》设立分类体系时,参考了古代多种相关著作中的分类方法,并借鉴当代多种权威性分类法的优点,又参考了多种现行中医各科教材对中医学体系的分类方法,最终建立起十部医经的科学分类体系。该体系共设立一级类目阴阳五行、五运六气、人与自然、脏象、经络、病因、病机、疾病、诊法、辨证、论治、本草、方剂、针灸、预防、护理16大类。其下再分二级类目78个,三级类目568个,四级类目480个,五级类目328个。层次井然,纲目分明,既完整地包容了十部医经的所有学科范畴和理论体系,又充分体现了现代中医学研究发展的新成果和新特点。其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都是以往类编著作所无法比拟的,达到了国内外领先水平。
其三,求真求实求新,树立治学风范。
大凡读书,一方面受益于其中的知识,亦常被其中的精神力量所感染,所谓读其风骨,仰其精神。以下方面尤令称许。
, 百拇医药
孜孜以求,勇于创新。该书首次将十部医经汇为一编,综合分类。这不但在中医文献整理工作中是一创举,同时也使该书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中医学开创时期的全貌。历代的类编工作均为手工进行,遗漏之处在所难免。而该书全面应用了计算机技术,每一类目均在手工摘录的基础上,采用相关主题词进行反复搜索查找,每一类目中的材料收集也尽量做到全面完整,巨细无遗。
其创新三点还表现在该书分类体系的系统性与科学性上。以往的类编诸书,由于时代所限,或失之于简,或失之于偏。《十部医经类编》编撰者在分类体系的设立上以现有中医学科体系为框架,根据十部医经中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设置类目,并充分体现各类目间的逻辑关系,采取从总论到各论、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系统,层层推进,分级进行,每一级别的分类按照同一标准,即以概念所反映的中医学科性质为主要标准,其他属性为辅助参考,做到其理相贯,杂而不越。
治学求真,应用高质量版本。历代类编著作多据旧本影印,由于作者个人所见有限,无法保证所用版本的质量,书中的错讹衍倒之处在所难免。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卫生部组织专家对《素问》等11部医书作了精心校勘,为最佳版本,代表当代古医籍研究的最高水平。《十部医经类编》编撰者以人卫版十部精校本为底本,保证了书中所集材料的高质量。此外,在繁体字、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与简化字关系的处理上都作了认真、深入核查,体现了治学求真的精神。
, 百拇医药
历尽艰辛,潜心于学。由于该书篇帙巨大,内容宏富,故编写工程浩大,该书始编于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由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北京中医学院任应秋教授领衔,数十位中医专家学者组成编写组,并有许多学生参编,历时5年,初具规模。惜原稿在“文革”中散失缺损。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中医学院文献教研室曾对此书作过整理补佚,但未完成。1996年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课题对该书进行重编,1997年又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这次重编工作由严季澜教授主持,数十位中医学者参与,经过4年多的努力,终告完成。本书前后参编人员达200余人,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到本世纪初出版,因此可以说是一项凝聚了三代中医学者心血的跨世纪工程。学术是需要长期积累,潜心钻研,才能获得有分量的成果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学术研究的常态,厚积薄发是一种崇高的治学心境。值得重视的是,当前学术界浮躁之风泛起,学术上急功近利,追求“短平快”方式;有些论文、成果含金量低,原始创新少,有的甚至是泡沫学术,成为当代的“卖柑者言”,极大地制约了学术的发展。我们要呼唤甘于寂寞、坐冷板凳的潜心治学精神,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回归学术的一方净土,扎扎实实地把中医学术搞上去。《十部医经类编》的问世,为我们树造了榜样。
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今有“一部《类编》立医林”。, 百拇医药(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