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最新研究及治疗趋势
澳大利亚-新西兰心脏病学会主席Terry Campbell教授和美国Mayo医院的Shen教授,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三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大会”上所作报告中,带来了他们在房颤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
房颤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治疗房颤通常包括减轻症状和降低卒中危险两方面。近期的一项试验研究表明,控制心律和控制心率两种治疗手段相比较,患者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其疾病的转归,从总体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来看,也是十分相似的。
据Campbell教授介绍,目前,通常将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型房颤和永久型房颤三种。由于三种类型之间可能互相转化,因而在临床上很难将患者准确地归入某一种类型。对于永久型房颤患者,治疗上要围绕着心率控制和血栓预防这两个环节展开;而对于阵发型房颤或持续性房颤,则必须通过急性复律治疗或预防性治疗以控制心律。同时应当注意预防血栓。
, 百拇医药
在用药方面,以往常用地高辛来控制心率,但新近的临床试验证据显示,地高辛的效力相对较弱,特别是在运动或应激条件下。β阻滞剂和慢心律钙通道阻滞剂的应用通常需要在运动试验时适当地控制心律。目前尚无可靠证据证明这些药物之间有显著差异。
Campbell教授介绍,不同国家在常规用于逆转房扑和房颤的药物方面用药差别较大,而心律转复成功后的长期预防性用药则大致相同。各国用于逆转房扑和房颤的药物主要有:索他洛尔(sotalol)、胺碘酮(amiokarone)、氟卡胺(flecainide)、普罗帕酮(propafenone)、普鲁卡因胺(procainamide)和伊布利特(ibutilide)。临床试验的证据显示,IC类药物氟卡胺和普罗帕酮在急性复律方面,通常比索他洛尔更有效,且可能比胺碘酮更有效。心律转复后长期预防性用药通常不用伊布利特和普鲁卡因胺,而是加用奎尼丁。数据比较显示,索他洛尔、奎尼丁、氟卡胺和普罗帕酮在疗效方面十分相近。胺碘酮比其他药物效力更强,但是其长期应用会产生多种副作用。
, 百拇医药
因为担心导致心律失常并发症,许多医师不愿意长期使用氟卡胺或普罗帕酮。在心室功能正常的年轻患者中,这种顾虑可能是没有根据的。多非利特(dofetilide)是一种新型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在2项共计1000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中,多非利特的急性复律比例达到30%,显著高于安慰剂组或索他洛尔组。在心脏复律之后的第12个月,用多非利特治疗的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的比例达到60%~70%,显著高于安慰剂组(20%~30%)和索他洛尔组(80mg/日,每日两次)。同另一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III类新药azimilide一样,多非利特的临床应用谱仍有待确定。
在控制心律和心率的同时,医师应注意是否应用阿司匹林或华法林等防止血栓形成。目前已有足够的临床试验数据来指导进行这一复杂的决定。
Shen教授在介绍房颤治疗时指出,当前房颤治疗的趋势呈现出药物治疗病例减少,非药物治疗病例增多的趋势。房颤非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心脏起搏、心房除颤、控制心律的迷走方法和控制心率的房室结切除术。对于传统意义上有应用永久起搏器适应证的患者,与心室起搏相比,生理起搏与更低的房颤危险相关。在没有传统意义上永久型起搏器置入适应证的患者中,起搏器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防止房颤发生的临床益处。房室结切除对减轻症状是有效的。在房室结切除之后,心源性猝死发生的危险很低。而且,与药物治疗房颤相比,房室结切除术的总体长期生存率并没有负面影响。, http://www.100md.com
房颤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治疗房颤通常包括减轻症状和降低卒中危险两方面。近期的一项试验研究表明,控制心律和控制心率两种治疗手段相比较,患者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其疾病的转归,从总体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来看,也是十分相似的。
据Campbell教授介绍,目前,通常将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型房颤和永久型房颤三种。由于三种类型之间可能互相转化,因而在临床上很难将患者准确地归入某一种类型。对于永久型房颤患者,治疗上要围绕着心率控制和血栓预防这两个环节展开;而对于阵发型房颤或持续性房颤,则必须通过急性复律治疗或预防性治疗以控制心律。同时应当注意预防血栓。
, 百拇医药
在用药方面,以往常用地高辛来控制心率,但新近的临床试验证据显示,地高辛的效力相对较弱,特别是在运动或应激条件下。β阻滞剂和慢心律钙通道阻滞剂的应用通常需要在运动试验时适当地控制心律。目前尚无可靠证据证明这些药物之间有显著差异。
Campbell教授介绍,不同国家在常规用于逆转房扑和房颤的药物方面用药差别较大,而心律转复成功后的长期预防性用药则大致相同。各国用于逆转房扑和房颤的药物主要有:索他洛尔(sotalol)、胺碘酮(amiokarone)、氟卡胺(flecainide)、普罗帕酮(propafenone)、普鲁卡因胺(procainamide)和伊布利特(ibutilide)。临床试验的证据显示,IC类药物氟卡胺和普罗帕酮在急性复律方面,通常比索他洛尔更有效,且可能比胺碘酮更有效。心律转复后长期预防性用药通常不用伊布利特和普鲁卡因胺,而是加用奎尼丁。数据比较显示,索他洛尔、奎尼丁、氟卡胺和普罗帕酮在疗效方面十分相近。胺碘酮比其他药物效力更强,但是其长期应用会产生多种副作用。
, 百拇医药
因为担心导致心律失常并发症,许多医师不愿意长期使用氟卡胺或普罗帕酮。在心室功能正常的年轻患者中,这种顾虑可能是没有根据的。多非利特(dofetilide)是一种新型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在2项共计1000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中,多非利特的急性复律比例达到30%,显著高于安慰剂组或索他洛尔组。在心脏复律之后的第12个月,用多非利特治疗的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的比例达到60%~70%,显著高于安慰剂组(20%~30%)和索他洛尔组(80mg/日,每日两次)。同另一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III类新药azimilide一样,多非利特的临床应用谱仍有待确定。
在控制心律和心率的同时,医师应注意是否应用阿司匹林或华法林等防止血栓形成。目前已有足够的临床试验数据来指导进行这一复杂的决定。
Shen教授在介绍房颤治疗时指出,当前房颤治疗的趋势呈现出药物治疗病例减少,非药物治疗病例增多的趋势。房颤非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心脏起搏、心房除颤、控制心律的迷走方法和控制心率的房室结切除术。对于传统意义上有应用永久起搏器适应证的患者,与心室起搏相比,生理起搏与更低的房颤危险相关。在没有传统意义上永久型起搏器置入适应证的患者中,起搏器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防止房颤发生的临床益处。房室结切除对减轻症状是有效的。在房室结切除之后,心源性猝死发生的危险很低。而且,与药物治疗房颤相比,房室结切除术的总体长期生存率并没有负面影响。,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