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专家 > 专家风采 > 预防医学专家
编号:213685
苏德隆
http://www.100md.com 中国公众科技网
     灭螺必须讲究策略,必须因时、因地制宜。要知道如何制宜必须先研究生态学。通过实验室和现场研究,他判定最适宜于钉螺的温度是13℃,光线强度为3600勒克斯(1x)。他还研究了昼、夜,晴、雨,季节不同时钉螺的变化等钉螺的生态学特性,从而对钉螺在我国分布区域的广度,及对江、湖、河、沟钉螺分布的特异性的解释有了科学的依据。他在江浙现场证实了钉螺的分布服从负二项分布的规律,是以钉螺生态学为基础的聚集性分布。这一钉螺分布的数学模型,经广西、湖南、安徽等地重复观察亦予证实。他深深感到对生态学研究得越彻底,控制血吸虫病的道路就越宽广,收效也就越大。上海青浦县朱家角镇,原是一个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镇。年年重复治疗,病人不见减少。1965年春,苏德隆率领教师和学生组成一支30余人的队伍,到朱家角镇开展灭螺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他们查明,在石驳岸和河埠中以及水上人家的屋下浅滩中,隐藏着无数钉螺。他提出了“毁其居,灭其族,防其入”的灭螺方针。因为通过生态学研究,他了解到干燥的石面上不适宜钉螺爬行、寻找食物和产卵,于是就发动镇上群众,抽干河水,铲除浅滩,喷药灭螺,再用大石块修砌镇河两岸,石块接头处用水泥抹缝,使钉螺接触不到可以生存的土壤。钉螺在镇河两岸绝迹了。至今20余年仍然无螺,血吸虫病人治疗后也不再有新病例。这个镇如今成了一个无血吸虫病镇。
, http://www.100md.com
    在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在生产、生活中与疫水接触频繁,发生急性感染者甚多。60年代初,苏德隆研制了用氯硝柳胺浸布制成“防蚴裤袜”,防御血吸虫尾蚴感染。各种布料一经处理,则防御尾蚴侵入的效力经久不退。经动物试验证明,这种经过药物处理的布,虽经肥皂、板刷着力刷擦或搓洗数百次,日晒、夜露、雨淋,历时半年以上仍保持防御尾蚴感染之效。1974年,他又研制成功涂肤防护剂—“防蚴笔”。经试验,杀灭尾蚴的效果确实、可靠。药物涂在皮肤上,其效力持久,超过国内外以前所试过的各种药剂。现场试验证明,涂药一次可保农民在水田中连续劳动至少8小时不受感染。药物涂在皮肤上没有不适感,不污染衣服,很受农民喜爱。这两种防护方法的研制成功,为农民下水抢收农作物,工人下水施工,战士下水操练找到了防止血吸虫侵害的可靠方法。这项研究成果于1975年通过鉴定,并开办湖沼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医务人员培训班推广应用。原来我国派往非洲支援水利建设的人员中,因工作与疫水接触而感染血吸虫病的为数不少。1979年,应中央水利部的邀请,派员赴索马里应用上项研究成果,进行防护工作,再次证明其防护效果可靠,博得援外人员的欢迎。这项研究成果于1978年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及上海市重大科研成果奖。
, 百拇医药
    由于吡喹酮的问世,血吸虫病有了高效的治疗药物,中外有些医务人员对血吸虫病只治不防,苏德隆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他认为单用药物治疗而不灭螺,人、畜治愈后将重复感染,并可发生急性血吸虫病。1981年,中国与美国合作在安徽省贵池县用条件相似的两个相邻的村庄进行两种对策的对比试验。试验三年,结果只治不防的村庄中人群感染率下降缓慢,并有急性血吸虫病出现,钉螺密度与钉螺感染率没有下降趋势。而坚持灭螺、防治兼施的村庄中,人群感染率与钉螺密度均直线下降,连续两年未查到感染性钉螺。

    广大的湖沼型流行区的防治对策还在继续研究中。苏德隆的观点是明确的:他认为应以防护和“地域性”灭螺为主。地域性灭螺指在自然村附近和人常到的地方灭螺。苏德隆通过对钉螺生态的观察发现,钉螺是不善于迁移的,把钉螺消灭干净的地方,能够在1—5年内保持无螺。由于区域面积不大,重复灭螺也不难。事实证明这种地域性防治血吸虫病的对策是行之有效的。同时,人们在必须同有尾蚴的水接触时,可擦抹“防蚴笔”或穿着“防蚴裤袜”,这些措施能保证人们不受感染。但是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就在他去世之前,还在继续研制灭螺药物的新剂型——灭螺缓释剂。
, 百拇医药
    1985年11月,上海市宣布消灭了血吸虫病。为了表彰苏德隆在血防战线上的卓越贡献,上海市委授予他血防战线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并记大功一次。

    提出肝癌病因新假说 肝癌在启东、海门县一带发病率甚高。以前,人们对癌不知其病因,无从着手预防,人心惶恐,谈癌色变。1972年苏德隆开始涉入肝癌病因研究这一领域。他长途跋涉,历经海门、南通、如东、启东等地,调查长江水系分布与肝癌的关系。已年过6旬的苏德隆骑着自行车外出调查曾跌倒在河边。他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肝癌发病率、死亡率与饮水类型的关系。他发现饮用沟、河地面水的居民肝癌发病率、死亡率,远远高于饮用井水和深井水者。1973年,启东县采纳了苏德隆改水防癌的意见,大力提倡饮用井水、深井水。一段时间后,改用井水的居民肝癌发病率有停止增长之势,而邻近的海门、南通和如东等地肝癌的发病率仍在继续增长中。由此,在1975年他提出饮水与肝癌发病有关的病因假设。他根据乙型肝炎感染标记检验结果发现,肝癌高发区和低发区的人群中,肝炎感染标记携带率是一致的,肝癌发病率高低不同的人群中,霉变食物(黄曲霉)的摄入量没有显著差异。苏德隆不相信肝癌是由于乙型肝炎和黄曲霉所致。在学术问题上苏德隆从不放弃自己的观点违心附和。1978年,美国病毒学家J.L.梅尔尼克(J.L.Meknick)访华,对乙型肝炎为肝癌病因问题两人争辩激烈,争论虽不欢而散,但梅尔尼克在第二天的讲演中删除了乙型肝炎病毒为肝癌病因的提法。, 百拇医药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