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恭绍
http://www.100md.com
中国公众科技网
半个多世纪以来,叶恭绍在儿童少年卫生、预防医学、科普工作等方面所作的贡献,不仅造福于千千万万的青少年,而且促进了整个民族健康水平的提高。如今,她以84岁的高龄继续为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素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
努力创办我国第一所儿童少年卫生科研机构 叶恭绍一直关心儿童青少年一代的健康,关心儿童少年卫生事业的发展。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儿童青少年一代的深厚感情,努力开创儿童青少年卫生学科的研究工作,推动这一学科的发展。1962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组成立了,但这个组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摧残,同时北京医学院儿少卫生教研组也濒临解散。在外界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她仍然坚定地说:“就是剩下我一个人,也要为儿童少年卫生做点研究工作!”,并且身体力行,在下放农村劳动期间,挨家挨户地检查儿童龋齿发病情况。1973年,叶恭绍在全国卫生系教学工作大会上郑重地提出:“我代表二亿儿童青少年呼吁恢复儿少卫生研究工作。”尔后却因此遭到了批判。但她并不气馁,仍以大无畏的勇气,百折不挠的精神,一遇有机会就坚持宣传恢复儿少卫生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广大专业工作者无不为她这种奋不顾身的精神所鼓舞。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文化大革命”后,叶恭绍的这些建议终于得到有关领导的理解、关心和支持。1982年,国家科委批准在北京医学院成立了北京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以下简称儿少卫生研究所),叶恭绍任名誉所长,实现了她多年的夙愿。
, http://www.100md.com
精心培养儿少卫生学专业人才 几十年来,叶恭绍致力于儿少卫生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培养了中国几代的儿童少年卫生、预防医学人才。教学伊始,没有本学科的专业教材,叶恭绍提出要改造课程,并组织教研组人员编写学校卫生讲议、实习指导及实习教学法指导等,为编写本专业课程教材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她还不断收集国内外资料,总结教学经验,终于在50年代后期主编了全国医学院校试用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196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从此结束了这个学科全国无统编教材的局面,在学科建设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60年代中期,她在参考了国外尤其是苏联的大量资料后,又主持修订了《儿童少年卫生学》。修订后的教材,内容重点突出,联系实际,反映了儿童少年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为全国从事儿童少年卫生实际工作的同志提供了指南。叶恭绍为这两版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不愧为我国儿童少年卫生学教材的带头人。
叶恭绍在医学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于青年教师一贯严格要求。她要求青年教师上课前写出详细提纲,在教研室试讲。对他们的讲课内容、表达语言、板书都亲自指导,或责成高年教师指导,务求达到准备充分后,方能走上讲台。现在有的教师回忆说:“当年叶教授检查青年教师试讲时,真象‘三堂会审’,紧张得要命,但确实受益非浅。”叶恭绍十分关心学生的进步和业务成长。她常常是身先士卒,带领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第一线,调查研究,为工农服务。如在1959年,北京郊区儿童麻疹流行,她带领学生深入农户,为患儿治疗,并宣传防治知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她与学生一起对北京近郊幼儿园儿童营养状况作调查研究,提出了改善办法。有时清晨五六点钟出发,晚上八九点钟在又冷又饿的情况下返回住地。她那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求实精神,使学生深受感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叶恭绍教过的卫生系毕业生近2600名。他们分布在祖国各地,始终不忘母校和叶教授的培养。很多国内外学生经常给叶恭绍写信,讨教学术问题,表示衷心问候。那堆满书桌五光十色的贺年片,正是她桃李满天下的象征。
, 百拇医药
儿少卫生研究所自1982年成立以来,在叶恭绍的主持、指导下,迅速发展并培养出了大批人才。在科研上,儿少卫生研究所的不少科研课题处于全国科研前沿水平;在教学上,儿少卫生研究所是我国唯一能授予儿少卫生学博士学位的博士点(叶恭绍作为博士生导师,从1979年以来已培养博士4名,硕士近20名);在学术作用上,儿少卫生研究所是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学会和全国卫生标准委员会学校卫生标准分委员会的挂靠单位。目前儿少卫生研究所正在逐步成为全国技术咨询、科学研究、干部培训和信息系统的中心。儿少卫生研究所学术梯队已初步形成,新生力量不断发展成熟。看到研究所的成长,叶恭绍情不自禁地说:“研究所的创建是我毕生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叶恭绍是儿少卫生研究所的创始人。
首次提出我国男女少年第二性征的分度 叶恭绍在学术研究上最突出的成就是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包括青春期发育进行的开拓性的研究。1947—1948年,叶恭绍到美国考察学习,从美国东北部到美国西部,她考察了不少儿童发育中心和研究机构,了解了美国儿童身心发育和有关社会问题,给她以很大的启迪。50年代初,她撰写了介绍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的文章,在理论上为自己的研究工作作了准备。50年代后期,她开始在北京市城乡作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调查研究。1962年,她带领刚刚成立的北京市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组到景山学校开展儿童的形态、功能、特征等方面发育状况的课题研究,连续4年,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写出了有价值的论文。她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在我国首次提出男女少年第二性征的分度,成为我国广大儿少卫生工作者研究青少年青春期发育和实际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由于性征分期在青春发育研究中的特殊作用,因此叶恭绍提出的分期方法的意义不仅限于方法学本身,实际上开辟了我国青少年青春期发育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青少年青春期卫生保健的蓬勃发展。 80年代初,叶恭绍曾出访美国、英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她根据对这些国家的考察所见及出席国际会议的感受,结合国内具体情况,一再提出要重视青春期身心发育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一再强调在我国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目前这个领域的科研和实际工作逐渐受到了广大专业工作者及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和她的大声疾呼和实际工作是分不开的。, http://www.100md.com
努力创办我国第一所儿童少年卫生科研机构 叶恭绍一直关心儿童青少年一代的健康,关心儿童少年卫生事业的发展。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儿童青少年一代的深厚感情,努力开创儿童青少年卫生学科的研究工作,推动这一学科的发展。1962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组成立了,但这个组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摧残,同时北京医学院儿少卫生教研组也濒临解散。在外界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她仍然坚定地说:“就是剩下我一个人,也要为儿童少年卫生做点研究工作!”,并且身体力行,在下放农村劳动期间,挨家挨户地检查儿童龋齿发病情况。1973年,叶恭绍在全国卫生系教学工作大会上郑重地提出:“我代表二亿儿童青少年呼吁恢复儿少卫生研究工作。”尔后却因此遭到了批判。但她并不气馁,仍以大无畏的勇气,百折不挠的精神,一遇有机会就坚持宣传恢复儿少卫生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广大专业工作者无不为她这种奋不顾身的精神所鼓舞。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文化大革命”后,叶恭绍的这些建议终于得到有关领导的理解、关心和支持。1982年,国家科委批准在北京医学院成立了北京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以下简称儿少卫生研究所),叶恭绍任名誉所长,实现了她多年的夙愿。
, http://www.100md.com
精心培养儿少卫生学专业人才 几十年来,叶恭绍致力于儿少卫生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培养了中国几代的儿童少年卫生、预防医学人才。教学伊始,没有本学科的专业教材,叶恭绍提出要改造课程,并组织教研组人员编写学校卫生讲议、实习指导及实习教学法指导等,为编写本专业课程教材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她还不断收集国内外资料,总结教学经验,终于在50年代后期主编了全国医学院校试用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196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从此结束了这个学科全国无统编教材的局面,在学科建设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60年代中期,她在参考了国外尤其是苏联的大量资料后,又主持修订了《儿童少年卫生学》。修订后的教材,内容重点突出,联系实际,反映了儿童少年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为全国从事儿童少年卫生实际工作的同志提供了指南。叶恭绍为这两版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不愧为我国儿童少年卫生学教材的带头人。
叶恭绍在医学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于青年教师一贯严格要求。她要求青年教师上课前写出详细提纲,在教研室试讲。对他们的讲课内容、表达语言、板书都亲自指导,或责成高年教师指导,务求达到准备充分后,方能走上讲台。现在有的教师回忆说:“当年叶教授检查青年教师试讲时,真象‘三堂会审’,紧张得要命,但确实受益非浅。”叶恭绍十分关心学生的进步和业务成长。她常常是身先士卒,带领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第一线,调查研究,为工农服务。如在1959年,北京郊区儿童麻疹流行,她带领学生深入农户,为患儿治疗,并宣传防治知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她与学生一起对北京近郊幼儿园儿童营养状况作调查研究,提出了改善办法。有时清晨五六点钟出发,晚上八九点钟在又冷又饿的情况下返回住地。她那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求实精神,使学生深受感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叶恭绍教过的卫生系毕业生近2600名。他们分布在祖国各地,始终不忘母校和叶教授的培养。很多国内外学生经常给叶恭绍写信,讨教学术问题,表示衷心问候。那堆满书桌五光十色的贺年片,正是她桃李满天下的象征。
, 百拇医药
儿少卫生研究所自1982年成立以来,在叶恭绍的主持、指导下,迅速发展并培养出了大批人才。在科研上,儿少卫生研究所的不少科研课题处于全国科研前沿水平;在教学上,儿少卫生研究所是我国唯一能授予儿少卫生学博士学位的博士点(叶恭绍作为博士生导师,从1979年以来已培养博士4名,硕士近20名);在学术作用上,儿少卫生研究所是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学会和全国卫生标准委员会学校卫生标准分委员会的挂靠单位。目前儿少卫生研究所正在逐步成为全国技术咨询、科学研究、干部培训和信息系统的中心。儿少卫生研究所学术梯队已初步形成,新生力量不断发展成熟。看到研究所的成长,叶恭绍情不自禁地说:“研究所的创建是我毕生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叶恭绍是儿少卫生研究所的创始人。
首次提出我国男女少年第二性征的分度 叶恭绍在学术研究上最突出的成就是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包括青春期发育进行的开拓性的研究。1947—1948年,叶恭绍到美国考察学习,从美国东北部到美国西部,她考察了不少儿童发育中心和研究机构,了解了美国儿童身心发育和有关社会问题,给她以很大的启迪。50年代初,她撰写了介绍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的文章,在理论上为自己的研究工作作了准备。50年代后期,她开始在北京市城乡作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调查研究。1962年,她带领刚刚成立的北京市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组到景山学校开展儿童的形态、功能、特征等方面发育状况的课题研究,连续4年,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写出了有价值的论文。她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在我国首次提出男女少年第二性征的分度,成为我国广大儿少卫生工作者研究青少年青春期发育和实际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由于性征分期在青春发育研究中的特殊作用,因此叶恭绍提出的分期方法的意义不仅限于方法学本身,实际上开辟了我国青少年青春期发育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青少年青春期卫生保健的蓬勃发展。 80年代初,叶恭绍曾出访美国、英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她根据对这些国家的考察所见及出席国际会议的感受,结合国内具体情况,一再提出要重视青春期身心发育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一再强调在我国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目前这个领域的科研和实际工作逐渐受到了广大专业工作者及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和她的大声疾呼和实际工作是分不开的。,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