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学箕
http://www.100md.com
中国公众科技网
顾学箕是由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的我国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导师之一。他严以律己,严以育生,被学校评为研究生优秀导师、先进教师等称号。至1990年,他培养了博士生、硕士生各7名,尚有在读博士生3名。
由于他和同事们30多年不懈的努力,1989年在他跨进80岁高龄的前夕,他所辛勤耕耘的劳动卫生和职业病学科由国家教委审核批准为全国53个医学重点学科点之一,他是这一学科的主要带头人。
为改革职业卫生工作开创新局面 顾学箕1980年出国考察,发现国外近30年来的飞跃发展,深感我国现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无比英明,增强了他工作的动力和信心。他致力于发展国际交流,以促进我国的医学卫生事业。他作为中国职业卫生考察团成员之一,到WHO总部日内瓦时,受命与有关部门草拟了在中国北京和上海成立两个职业卫生合作中心的计划。1984年,顾学箕任WHO职业卫生合作中心(中国·上海)主任。此后,他积极地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治学经验和科学研究的新理论,一方面,应用在本单位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同时也积极传播给国内同道。他所领导的WHO职业卫生合作中心,6年来出版《职业卫生丛刊》15本,其中英文版2本。他参加国际性职业卫生专著的编写和审稿6种,参加国际性会议、访问交流10次,被有关领导誉为是一个积极活跃的WHO合作中心。
, 百拇医药
1983年起,顾学箕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以科学的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动物具有强致畸作用的农药“敌枯双”,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他坚持微观研究的手段为宏观研究服务的观点,从对该药的分子研究到对数十万人群的调查中,发现该农药具有比较明显的种属差异和自然及人工的拮抗途径,从而为合理控制使用该农药提供了科学证据。他在劳动卫生学科的研究中,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方针。并用这样的观点培育研究生和青年学者,从而使他们能够在科学事业中出类拔萃。《中国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者录》第一辑(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司编,1990年),载入全国医学院校中授予优秀青年学者共6人,其中2人就是他所培养的博士生。
关于我国乡镇工业卫生问题,从1983年列入卫生部议事日程,组织了多次大规模调查,召开过多次行政性会议和学术会议。1984年起,顾学箕提出了应把为乡镇工业职业卫生服务作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交流这方面的经验,1986和1990年先后召开了两次全国性的会议,有WHO总部及其太平洋区办事处的官员代表,我国卫生部领导和国际友人参加,肯定了职业卫生与初级卫生保健的结合是该职业卫生合作中心的一项创举,是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改善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状况,为加速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探索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 百拇医药
在学术上,顾学箕一贯坚持科学的立场,不赶时髦,不随声附和。如他对危害人数最多的职业病——矽肺,一直主张用“三级预防”的全面观点,以第一、二级预防为研究重点,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进行科学实践。他认为对现有矽肺病人应以康复治疗为主,不赞同单纯片面的所谓特效性药物治疗研究。这是他根据客观的科学原理和汲取各国的实践经验所得出的结论。他不考虑本单位及个人的得失,悉心指导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进行科学实验和现场调查,以无可辩驳的铁的事实,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
他常以“勤能补拙”的格言勉励自己,谦虚好学,办事认真,言必有信。他为人正直,平易近人,诚恳待人,对青年人诲之不倦,严格要求。有时他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动机,也偶有急躁情绪。他与人为善,爱憎分明。“文化大革命”中虽被冲击,事后仍能从国家和集体利益出发,正确处理人际间的关系。
他对事业的发展,不仅注重当前,更远瞩未来。他常常说:“百年树人,不是靠少数人,而是几代人的接力赛……我们的事业永远在发展,愿我们的优良传统能代代相传,为全人类享有卫生保健作出贡献。”因此,他在81岁高龄的今天,仍然壮心不减,辛勤地工作着。
, http://www.100md.com
(作者:金锡鹏)
简历 1911年8月10日 出生于江苏省青浦县辰山张家村(今属上海市松江县)。
1930—1932年 在上海沪江大学理学院医预科学习。
1938年 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
1938—1939年 任四川省松潘卫生职业学校教员。
1940—1941年 任重庆国民政府卫生署重庆青木关卫生所主任医师。
1942年 任中央卫生实验院重庆新桥卫生教学区主任,同时兼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讲师。
1943—31945年 任卫生署伊克昭盟卫生所所长。
1946—1947年 在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修,获公共卫生硕士学位。
1947—1948年 任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副教授。
1948—1984年 任国立上海医学院(1952年改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85年 改为上海医科大学)副教授、教授、妇幼卫生教研室主任、劳动卫生教研室主任、卫生系副主任、代理主任、工农卫生系副主任、预防医学研究所副所长等职。, 百拇医药
由于他和同事们30多年不懈的努力,1989年在他跨进80岁高龄的前夕,他所辛勤耕耘的劳动卫生和职业病学科由国家教委审核批准为全国53个医学重点学科点之一,他是这一学科的主要带头人。
为改革职业卫生工作开创新局面 顾学箕1980年出国考察,发现国外近30年来的飞跃发展,深感我国现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无比英明,增强了他工作的动力和信心。他致力于发展国际交流,以促进我国的医学卫生事业。他作为中国职业卫生考察团成员之一,到WHO总部日内瓦时,受命与有关部门草拟了在中国北京和上海成立两个职业卫生合作中心的计划。1984年,顾学箕任WHO职业卫生合作中心(中国·上海)主任。此后,他积极地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治学经验和科学研究的新理论,一方面,应用在本单位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同时也积极传播给国内同道。他所领导的WHO职业卫生合作中心,6年来出版《职业卫生丛刊》15本,其中英文版2本。他参加国际性职业卫生专著的编写和审稿6种,参加国际性会议、访问交流10次,被有关领导誉为是一个积极活跃的WHO合作中心。
, 百拇医药
1983年起,顾学箕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以科学的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动物具有强致畸作用的农药“敌枯双”,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他坚持微观研究的手段为宏观研究服务的观点,从对该药的分子研究到对数十万人群的调查中,发现该农药具有比较明显的种属差异和自然及人工的拮抗途径,从而为合理控制使用该农药提供了科学证据。他在劳动卫生学科的研究中,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方针。并用这样的观点培育研究生和青年学者,从而使他们能够在科学事业中出类拔萃。《中国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者录》第一辑(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司编,1990年),载入全国医学院校中授予优秀青年学者共6人,其中2人就是他所培养的博士生。
关于我国乡镇工业卫生问题,从1983年列入卫生部议事日程,组织了多次大规模调查,召开过多次行政性会议和学术会议。1984年起,顾学箕提出了应把为乡镇工业职业卫生服务作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交流这方面的经验,1986和1990年先后召开了两次全国性的会议,有WHO总部及其太平洋区办事处的官员代表,我国卫生部领导和国际友人参加,肯定了职业卫生与初级卫生保健的结合是该职业卫生合作中心的一项创举,是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改善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状况,为加速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探索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 百拇医药
在学术上,顾学箕一贯坚持科学的立场,不赶时髦,不随声附和。如他对危害人数最多的职业病——矽肺,一直主张用“三级预防”的全面观点,以第一、二级预防为研究重点,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进行科学实践。他认为对现有矽肺病人应以康复治疗为主,不赞同单纯片面的所谓特效性药物治疗研究。这是他根据客观的科学原理和汲取各国的实践经验所得出的结论。他不考虑本单位及个人的得失,悉心指导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进行科学实验和现场调查,以无可辩驳的铁的事实,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
他常以“勤能补拙”的格言勉励自己,谦虚好学,办事认真,言必有信。他为人正直,平易近人,诚恳待人,对青年人诲之不倦,严格要求。有时他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动机,也偶有急躁情绪。他与人为善,爱憎分明。“文化大革命”中虽被冲击,事后仍能从国家和集体利益出发,正确处理人际间的关系。
他对事业的发展,不仅注重当前,更远瞩未来。他常常说:“百年树人,不是靠少数人,而是几代人的接力赛……我们的事业永远在发展,愿我们的优良传统能代代相传,为全人类享有卫生保健作出贡献。”因此,他在81岁高龄的今天,仍然壮心不减,辛勤地工作着。
, http://www.100md.com
(作者:金锡鹏)
简历 1911年8月10日 出生于江苏省青浦县辰山张家村(今属上海市松江县)。
1930—1932年 在上海沪江大学理学院医预科学习。
1938年 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
1938—1939年 任四川省松潘卫生职业学校教员。
1940—1941年 任重庆国民政府卫生署重庆青木关卫生所主任医师。
1942年 任中央卫生实验院重庆新桥卫生教学区主任,同时兼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讲师。
1943—31945年 任卫生署伊克昭盟卫生所所长。
1946—1947年 在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修,获公共卫生硕士学位。
1947—1948年 任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副教授。
1948—1984年 任国立上海医学院(1952年改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85年 改为上海医科大学)副教授、教授、妇幼卫生教研室主任、劳动卫生教研室主任、卫生系副主任、代理主任、工农卫生系副主任、预防医学研究所副所长等职。,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