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学专家
编号:213932
沈家祥
http://www.100md.com 中国公众科技网
     从50年代起,他曾先后被聘任为轻工业部技术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药学组和抗生素组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兼名词组负责人;1981年起,被聘任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药学分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发明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医药卫生组副组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医药卫生组副组长,1984年起,应聘为北京市人民政府医药工业顾问组顾问、组长。在这些机构中他尽责尽力,为发展祖国医药科学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1984年9月,沈家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氯霉素的全合成研究和生产开发 氯霉素是40年代继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之后,第四个得到临床应用的抗生素,它对革兰氏阴性菌和立克支体有突出疗效。沈家祥和郭可义、高佩铭在大连科学研究所当时极其有限的实验条件下摸索和比较了不同的合成路线,最后是利用库房里仅存的一小瓶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对硝基甲苯为起始原料,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十余步反应,打通了氯霉素混旋体的合成路线,这在50年代初期可以说是一项突破。1952年初,美军在朝鲜战场上使用细菌武器,激发了我国自行生产新的有效抗感染药物的紧迫感。1952年3月8日,沈家祥正在农村参加改建村政权工作的时候,奉东北人民政府令,到沈阳的东北化学制药厂(现在的东北制药总厂)报到,接受了发展氯霉素工业生产的任务。当时最大的问题是西方对我实施封锁禁运,一切化工原料和试剂的供应都必须立足于国内。那时鞍钢恢复生产不久,炼焦厂的分馏设备尚未全部就序,只能供应苯而不能供应甲苯。另一方面,从对硝基甲苯出发的路线也过繁。在此情况下,沈家祥和厂研究室主任郭丰文一起,大胆制订了通过对硝基乙苯合成关键中间体对硝基苯乙酮的方案。实施这一方案必须克服重重的困难。组织了一个30人的实验队伍,开始了日以继夜的工作。首先,他们从苯和乙烯来制取乙苯。而乙烯是从酒精脱水获得的;为了使酒精脱水,沈家祥自己指导工人做催化剂,自己设计了催化用的管状电炉。乙苯进行硝化后,分离邻位和对位硝基乙苯所用的减压分镏全套装置也是沈家祥设计并绘图交工厂制作的。由于采用了沈家祥设计的新型分馏装置,分离效果极好。但在得到了对硝基乙苯单体之后,把它氧化为对硝基苯乙酮的可行方法在当时也还是个未知数。沈家祥等怀着报国的决心,不怕承担风险,勇敢地挑起了重担。他说:“没有困难,还要我们作什么!经验总是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一步步克服困难而取得的”。他和同事们说到做到。当第一次放大分馏硝基乙苯时发生爆炸,他们不是因此退却,而是通过分析研究,认定硝化过程中产生的酚类副产物是爆炸的起因,于是在蒸馏前增加了碱水洗涤的措施,很快解决了问题。又如,为解决对硝基乙苯的氧化反应这一难题,他们同时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用氧气(或空气)进行催化氧化,这个方法文献虽有少量报道,但转化率和收率都很低,又有着火爆炸的危险,须用较长的时间深入研究才有可能解决;二是通过化学氧化进行。厂研究室的李承祯、汤斐烈等参考了类似的反应,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用高锰酸钾在中性条件下氧化对硝基乙苯,能得到满意收率的对硝基苯乙酮,率先突破了这一难关。整个工作从1952年4月份开始,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打通了这条新工艺路线,得到了混旋氯霉素样品,为下一步氯(合)霉素的顺利投产奠定了基础。从实际情况出发,当时他们没有等待光学异构体分拆工艺的成熟就决定以混旋体(疗效为氯霉素之半)先行投产,定名为“合霉素”。沈家祥接着负责年产量为6吨的车间的设计和施工,并使它于1955年4月正式投产。一个复杂的化学合成方法的开发,一切从原料开始,包括建立全新的氧化反应,到车间投产,整个历程不过化了3年功夫,这个速度应该说是难得的。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应该说是沈家祥亲自动手,苦干、实干、巧干,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 http://www.100md.com
    然而,沈家祥并不因此而感到满足。1955年夏天,当他重新回到厂里筹建中心实验室时,对氯霉素的合成工艺又进行了一次卓有成效的改造。经过对催化剂的系统筛选和对反应条件的细致观察,他终于发现了以碳酸钙为载体的醋酸锰能有效地催化和控制反应,使反应进行到对硝基乙酮含量达62%,然后结晶析出,从而完成了氧气氧化法制取对硝基苯乙酮工艺的发明。随后,他又完成了还原、水解等重大技术革新和旋光体的分拆,使氯霉素的生产工艺得到很大改善。他们在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都陆续发表在《药学学报》上。这个氯霉素生产新流程(包括后来操作上的改进和提高),竟经受住了30多年的时间考验,迄今仍然是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生产流程。几十年来,我国生产的氯霉素大量出口,经久不衰,为国家创造了数以亿元计的财富。这一成果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此外,他在东北制药总厂期间,还组织指导了环丝氨酸、眠尔通、乳清酸、甲苯磺酰丁脲等多种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合成生产研究和开发 1949年,发现了可的松的强大消炎作用及黄体激素的口服抗排卵作用以后,国际上掀起了对副肾皮质激素和19-去甲甾体化合物合成研究的高潮。正是在这样一个国际竞争的背景下,沈家祥带领他在原化工部北京医药工业研究院的同事们进入了这一全新的领域。首先,他请教了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黄鸣龙教授。当时,黄先生提出的可的松七步合成法已在上海取得成功。为此,沈家祥采取了另辟蹊径的方针,以氢化可的松的微生物合成为重点开展工作。他们先是吸取可的松七步合成法中的经验,简化Reichstein物质S的半合成方法;同时,又参加了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合作,寻找到能上11β-羟基的梨头霉菌株,得到40%产率的11-β羟化产物,即氢化可的松,并把这一成果迅速在天津制药厂投入生产。他在这一领域内的另一项重要成就是领导完成了地塞米松的合成研究。那时地塞米松被誉为消炎副肾皮质激素里的王牌,但其结构复杂、合成路线很长,要一口气完成任务,难于坚持到底。因此,沈家祥决定采取步步为营,分步突破的策略,即每解决一个功能基的引入,都各得到一个产品投产,以便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百拇医药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