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类 > 大戟
编号:221738
红大戟 Hongdaji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较常用中药。商品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的干燥块根。

    

[历史]



    大戟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但历代本草所指的大戟多系指大戟科植物大戟(参见本册"京大戟"项下)。但目前市售大戟不止一种,而且以本品为常见,为便于区别和保证用药的正确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将其分列为二药:京大戟与红大戟。

    

[原植物]



    红大戟 别名:红芽大戟(通称),红萝卜走沙黄红心薯(广西)。
, 百拇医药
    Knoxia valerianoides Thorel et Pitard (K. corymbosa auct. sin. non Willd.)--茜草科Rubiaceae


    [点击上图放大]
多年生草本。地下有短的根茎,通常着生1~3个块根,块根纺锤形或长圆锥形,长1.5~8cm,直径0.5~2 cm,表面红褐色至暗紫红色。茎直立或上部微呈蔓状,高30~70(~100) cm,方形,下部近圆柱形,具槽,沿槽被黄白色至黄色的柔毛。叶交互对生,叶柄极短或近无,叶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2~7cm ,宽0.5~2 cm,先端具短尖或钝,基部楔形,上面被白色柔毛,下面沿脉及叶脉被柔毛,全缘;托叶2~4裂,裂片钻形。花顶生,数十朵密集呈头状的聚伞花序,花小,淡紫红色;花萼浅4裂,3片小,1片大,花冠管状,先端4裂,裂片舌状,喉部附近有密生的长毛;雄蕊4,着生在花冠管的中部;子房下位,花柱细长,柱头2裂。果实小,近球形。花期9月,果期10月。
, 百拇医药
    生于低山坡草丛中的半阴半阳处。

    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

    

[采制]



    春秋均可采挖,但以秋季为佳。将挖回的根部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洗净后用开水略烫,更易晒干。本品鲜时易霉烂,要及时干燥,切忌堆放以免变质。

    

[药材及产销]

红大戟 Radix Knoxiae主产于广西的石龙、邕宁、上思、隆安、扶绥、平乐、永福、昭平、贺县、恭城;云南的弥勒、文山、个旧;广东的阳江、电白、阳春等地。销全国各地。

    

[化学成份]



    含蒽醌类化合物。据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分析,含游离蒽醌类0.56%,结合性蒽醌类0.25%;据医学院药物所分析,根中含蒽醌0.22%,其中结合型为0.1%,游离型为0.12%。
, http://www.100md.com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块根呈长圆锥形或长纺锤形,多不分枝,稍弯曲,长3~12 cm,直径0.6~1.2 cm。表面棕红色或灰棕色,有扭曲的纵皱纹;顶端可见茎痕。质坚实而易折断,断面皮部红褐色,木部棕黄色。气微,味微辛。
, http://www.100md.com
    以个大、质坚实、色红褐色者为佳。

    显微鉴别 (块根(直径1cm)的横切面:木栓层为4~8列木栓细胞。韧皮部宽广。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束断续径向排列,近形成层处的导管束由数列导管组成,渐向内呈单列或单个存在,中心可见初生木质部;射线较宽。本品薄壁组织中有稍大的圆形粘液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另有分泌细胞,内含棕色树脂状物。


    [点击上图放大]

, 百拇医药
    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1g ,加甲醇20 ml冷浸1小时,过滤。滤液,置水浴上蒸干,加水10ml及盐酸2 ml,置沸水浴上水解半小时,冷却后加乙醚30 ml振摇数分钟,取乙醚液10 ml,加2N氢氧化钠溶液5ml振摇。下层水溶液呈紫红色(示为茜草素型蒽醌)。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理化鉴别1项中的乙醚提取液浓缩供点样用。吸附剂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湿法铺板,120℃活化2小时。展开剂:石油醚-己烷-乙酸乙酯-甲酸(10:30:15:2)。展距14 cm。显色剂:氨气熏。


    [点击上图放大]


    

[性味及功效]



    味苦,性寒。有泻水、解毒、散结功能。用于胸水,腹水,痈肿。用量1.5~3 g。注意:孕妇忌服;不宜与甘草同服。

    

[药理作用]

抑菌作用:体外试验表明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肝菌均有抑制作用。利尿作用:以生红大戟水煎浓缩液(80g/kg),口饲小白鼠,2~3小时后,其尿量明显增加。,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