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芝麻 Shanzhima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华南地区常用草药,商品为梧桐科植物山芝麻的根。
[历史]
山芝麻因其果实形似芝麻的果实而得名。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谓其:"根治疮,去毒,止血,埋口;又能润大肠,食多大便必快。"《增订岭南采药录》谓:"岗芝麻根为凉茶主要原料,亦治骨鲠口喉。台湾药书称为苦麻头,根煎水饮可治疟"。本品自清代即为广东凉茶(原王老吉凉茶)的主要药料;近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区以其根或全株供药用。
[原植物]
山芝麻 别名:岗油麻、风脂麻、野山麻、山麻、山野麻。
Helicteres angustifolia L.--梧桐科 Stercaliaceae
[点击上图放大] |
野生于荒坡、路旁及丘陵地。
分布于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采制]
全年可采,以夏秋季为好,挖取根洗净,除去3mm以下的细根,切成约2cm长的段块,晒干。
[药材及产销]
山芝麻 Radix Helicteris 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区,多自产自销,少量供出口。
[化学成份]
化学预试表明,根含黄酮甙、酚类、鞣质及甾体成分。
[药材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性状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显微鉴别
根(直径0.8cm)的横切面:木栓层为10多列木栓细胞,含红棕色物;栓内层1~5列细胞。韧皮部纤维束与韧皮部薄壁组织间隔排列,纤维壁厚,木化;分泌细胞含黄棕色分泌物,薄壁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散列;木射线1~3列细胞,壁微木化。本品薄壁细胞常含淀粉粒。
[点击上图放大] |
理化鉴别
1. 取本品粗粉5g,加水50ml,煮沸,滤过。滤液加羟胺-三氯化铁试液,发生紫褐色沉淀(检查酯类);滤液加2,4-二硝基苯肼试液,发生黄棕色沉淀。(检查羰基化合物)。
2.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醇10ml,水浴加热至微沸,滤过,取滤液点样,同时以染料苏丹Ⅲ点样对照。吸附剂:硅胶G,湿法制板,105℃活化1小时。展开剂: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7:2:1),展距13cm。于日光下显一蓝紫色斑点。再于荧光灯(365 nm)下观察,此斑点加深。
[点击上图放大] |
[性味及功效]
味辛、微苦,性凉。有解表清热、消肿解毒功能。用于感冒发热、腮腺炎、扁桃体炎、麻疹、咳嗽、痢疾、痔疮、痈肿。用量10~15g(鲜30~60g)。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杀菌作用,对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据报导对高血压和痔疮有一定疗效。, 百拇医药
闁诲海鏁婚崑濠囧窗閺囩喓鈹嶅┑鐘叉搐濡﹢鏌涢妷銏℃珖鐟滃府鎷�
闂備胶枪缁绘鈻嶉弴銏犳瀬闁绘劗鍎ら崕宀勬煟閹伴潧澧い搴嫹
闂佽崵濮村ú銈団偓姘煎灦椤㈡瑩骞嬮敃鈧粈鍕煟濡绲荤紓宥忔嫹
闂備胶鎳撻崥瀣垝鎼淬劌纾奸柕濞炬櫅閸楁娊鏌℃径瀣劸婵☆垽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