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 茅 Xianmao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商品仙茅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干燥根茎。
[历史]
仙茅始载于《雷公炮炙论》。《海南本草》谓仙茅"生西域,……蜀中诸州皆有,粗细有筋,或如笔管,……黄色多涎"。《图经本草》载其"生西域及大庾岭,今蜀川江湖两浙诸州皆有之。叶青如茅而软,腹稍阔,面有纵理,又似棕榈。至冬当枯,春初乃生。三月有花,如栀子黄,不结实。其根独茎而直,傍有短细根相附,肉黄白,外皮稍粗褐色,二月八月采根暴干用"。以上描述及《证类本草》所附"江宁府仙茅"之图,均与现今所用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相符。
又李时珍说:“......四五月中抽茎四五寸,开小花深黄色,六出”。及《证类本草》所附“戎州仙毛”之图,则可能是大叶仙毛Curculigo capitulata(Lour.)O.Kuntze。
[原植物]
仙茅 别名:地棕、独茅、仙茅参、婆罗门参。
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点击上图放大] |
生于海拔1600m的林下草地或荒坡上。
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台湾、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采制]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及须根,洗净,干燥。
[药材及产销]
仙茅Rhizoma Curculiginis
主产四川。此外广西、云南、贵州、广东各地亦产。行销全国各地。
[化学成份]
根茎含树脂、脂肪、淀粉及由甘露糖、葡萄糖、葡萄糖醛酸(6:9:10)组成的粘液质。又据文献报道其根茎含有5,7-二甲氧基-杨梅树皮素-3-0-α-L-吡喃木糖-4-0-β-D吡喃葡萄糖甙及一种熔点为74℃,分子式为C34H66O3的化合的和游离糖(木糖和葡萄糖)7.56%,半纤维素20.15%、其他多糖17.01%。我们预试中发现有类似内酯香豆精类物质。
[点击上图放大] |
[药材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性状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以条粗,表面黑褐者为佳。显微鉴别
根茎(直径0.8cm)的横切面:木栓层为4~7列木栓细胞。皮层宽广,有少数根迹维管束;内皮层明显。中柱维管束散列,中柱鞘处排列较密;维管束周木型或外韧型。基本组织散有粘液细胞,类圆形,直径84~168μ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长约84μm。薄壁细胞内充满淀粉粒。
[点击上图放大] |
理化鉴别
1. 取本品粉末1g,加水10ml,浸泡过夜,于60℃水浴加热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加乙醇2ml溶解残渣,滤过,滤液加等体积10%α-萘酚乙醇溶液,摇匀,沿管壁滴加浓硫酸,两液界面处产生紫红色环。(检查糖类)
2. 取本品粉末5 g,加氯仿10ml,室温浸泡24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3ml。取浓缩液1滴,滴在滤纸上,干后在荧光灯下显淡蓝色荧光。将剩余浓缩液蒸干,加乙醇2ml溶解,取上清液于试管中,加入等体积3%碳酸钠水溶液,于水浴上煮沸3~5分钟,放冷,加入重氮化试剂0.5ml,显红色。(检查内酯和香豆素)
3.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本品粉末(40目)5g,加乙醚10ml,室温浸泡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少量,点样。吸附剂:硅胶GF(上海)铺板,于110℃活化1小时。展开剂:甲苯-乙酸乙酯-甲酸(6:3:1)。展距12cm。在荧光灯(365nm)下观察各斑点。
[点击上图放大] |
[性味及功效]
味苦,性温,有小毒。有补肾阳、祛寒湿的功能。用于腰膝冷痛、四肢麻痹、阳痿。用量3~9g。
[附注]
[点击上图放大] |
閻庣敻鍋婇崰鏇熺┍婵犲洤妫橀柛銉㈡櫇瑜帮拷
闂佺ǹ绻楀▍鏇㈠极閻愮儤鍎岄柣鎰靛墮椤庯拷
闁荤姴娲ょ€氼垶顢欓幋锕€绀勯柣妯诲絻缂嶏拷
闂佺懓鍚嬬划搴ㄥ磼閵娾晛鍗抽柡澶嬪焾濡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