蕤 核 Ruihe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商品为蔷薇科植物扁核木的果核。
[历史]
蕤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载:"蕤核生函谷及川谷及巴西"。陶弘景云:"今从北方来,云出彭城间。形如乌豆大圆而扁,有文理,状似胡桃桃核,今人皆合壳用……"。《本草纲目》记载:"保昇曰:今出雍州,树生,叶细似枸杞而狭长,花白。子附茎生,紫赤色,大如五味子,茎多细刺。五月、六月熟,采实日干"。雍州即今陕甘一带。根据本草记载的植物形态以及产地等,与今之所用的蕤核是一致的。过去曾认为蕤核的原植物为Prunus undulat Wall.是错误的。
[原植物]
扁核木 别名:马茄子(陕西、甘肃),单花扁核木(甘肃)。
Prinsepia uniflora Batal.--蔷薇科Rosaceae
[点击上图放大] |
生于山坡、林下、稀疏灌丛中或河川固定沙丘上。
分布于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等省区。
[采制]
夏秋季间,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洗净,晒干,应用时捣碎。
[药材及产销]
蕤核Nux Prinsepiae uniflorae主产于山西、陕西延安、榆林,甘肃西礼、武山等地。销全各地,并有出口。
[化学成份]
种子含多量脂肪油。
[药材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性状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以淡棕色,颗粒饱满肥厚,表面纹理清楚为佳。
显微鉴别
内果皮横切面:由多层排列紧密的石细胞组成,石细胞多为长圆形、长条形、少数类圆形,直径14~130μm,壁极厚,孔沟明显,中部常有成环状断裂,偶有胞腔内含黄棕色物。
种皮横切面 种皮外层为3~4列棕色细胞,有时可见有壁孔,其下为数列颓废的薄壁细胞,种皮的内表皮为一列无色大型薄壁细胞,外胚乳颓废,内胚乳一列含油滴。
[点击上图放大] |
上:蕤核内果皮石细胞(×554) 下:蕤核种子的种皮横切面(×343)
理化鉴别
方法及薄层层析图见"樱桃"项下。
[性味及功效]
味甘、性微寒。有养肝、明目的功能。用于目赤肿痛,睑缘炎,角膜炎、视物昏暗、中期白内障、玻璃体浑浊。用量4.5~9g。
寰俊鏂囩珷
鍏虫敞鐧炬媷
璇勮鍑犲彞
鎼滅储鏇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