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 Madoulin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常用中药。商品主要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及马兜铃的果实。
[历史]
马兜铃始载于《开宝本草》。马志曰:"独行根生古堤城旁,所在平泽丛林中皆有之。山南名为土青木香,一名兜铃根。蔓生,叶似萝藦而圆且涩,花青白色。其子大如桃李而长,十月以后则枯,则头开四系若囊,其中实薄扁似榆英"。苏颂曰:"马兜铃生关中(陕西)、今河东(在黄河以东者)、河北、江(今河南息县西南)、淮、夔(今湖北姊归县东)、浙州郡(四川泸县)亦有之。春生苗,如藤蔓,叶如山蓣叶。六月开黄紫花,颇类枸杞花。七结实枣许大如铃,作四五瓣。其根名云南根,似木香,小指大,赤黄色,亦名土青木香。七月八月采实,暴干"。从上述记载的植物形态、产地来看,古今药用马兜铃的原植物基本一致。
[原植物]
1.北马兜铃 别名:臭铃 、葫芦罐、茶叶包(黑龙江)。
Aristolochia contorta Bge.--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
[点击上图放大] |
生于山野林缘,溪流两岸,路旁及山坡灌丛中。、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江西、湖北、陕西、甘肃、宁夏等省。
2.马兜铃 别名:南马兜铃、臭拉秧子、独行根、土青木香、水马香果、痒辣菜(江苏)。
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
[点击上图放大] |
生于山野树林下。
分布于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等省区。
[采制]
9~10月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收,将果实摘下,晒干。
[药材及产销]
马兜铃Fructus Aristolochiae北马兜铃Fructus Aristolochiae contortae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省,销全国。南马兜铃Fructus Aristolochiae debilis主产浙江、安徽、江苏、湖南、湖北等省,销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区。
[化学成份]
北马兜铃果实经薄层层析有与马兜铃酸A,7-羟基马兜铃酸和木兰花碱相对应的斑点。马兜铃种子中分离出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马兜铃子酸(Aristolochinic acid);另含有一种季铵生物碱。马兜铃果实和北马兜铃果实总酸含量均为0.26%,尚含有挥发油。
[药材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性状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点击上图放大] |
显微鉴别
1.北马兜铃果瓣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细胞,每隔1~4细胞有一较大含棕色物的细胞。中果皮为10余列薄壁细胞,中部有继续排列的维管束,背缝线处维管束较大,韧皮部外方有半月形纤维束,木化,束旁有石细胞,近腹缝线处有孔纹细胞5~9列,至背缝线处渐减少至1~2列。内果皮为3~4列纤维。中隔由两层细胞组成,表面观一层细胞细长,壁孔小,另一层为类圆形孔纹细胞,两层细胞呈垂直排列。
[点击上图放大] |
北马兜铃果实
1.果瓣横切面简图(×17) 2.果皮横切面(背缝线处)详图(×250) 3.果实中隔表面观(×350)
种子横切面 种翅由4~8列孔纹细胞组成,微木化。种皮最外层为一列类方形棕色细胞,内壁略凹凸不平,其内为一列棕色小形木化细胞,向内为两列薄壁细胞。胚乳细胞壁薄,含脂肪油滴。
[点击上图放大] |
北马兜铃种子横切面详图(×300)
2.南马兜铃果瓣横切面:与北马兜铃相似,不同点是:中隔由两层孔纹细胞组成,表面观一层为细长形,壁孔较大,另一层为长方形或类圆形。
[点击上图放大] |
南马兜铃果实中隔表面观(×466)
理化鉴别
1. 马兜铃乙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
2. 取样品粉末1g,加0.5%盐酸乙醇溶液7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用氨水调至中性,蒸干,加5%盐酸2ml溶解残渣,分为二份:一份滴加碘化铋钾试液,发生橙红色沉淀;另一份滴加碘化汞钾试液,发生灰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3.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本品细粉2g,加甲醇10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热苯除去挥发油后,再用甲醇0.5ml溶解,供点样用。吸附剂:硅胶G(北京化工厂),铺板后,于110℃烤1小时。展开剂:(I)马兜铃酸用正丙醇-氨水(7:3),展距16cm。显色剂:日光下显黄色斑点,紫外光灯(254nm)下显棕色。(II)生物碱部分用氯仿-甲醇-氨水(15:4:1)展开,展距16cm,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木兰花碱呈亮紫色;用改良碘化铋钾-碘碘化钾(1:1)试液显色,生物碱斑点呈棕红色。
[点击上图放大] |
马兜铃薄层层析图谱
S:a、7-羟基马兜铃酸 b、马兜铃酸A c、木兰花碱
1.北马兜铃果 2.南马兜铃果 3.云南大百合果
[性味及功效]
味苦,性寒。有清肺祛痰,止咳平喘的功能。用于肺热咳喘、咯血、痔疮肿痛。用量3~9g。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用测定麻醉兔呼吸道粘液分泌的方法,证明马兜铃煎剂(1g/kg)灌胃有微弱的祛痰作用,效果不如紫菀及天南星。离体豚鼠支气管肺灌流试验证明1%浸剂可使其舒张,并能对抗毛果芸香碱、乙酰胆碱及组织胺所致的支气管痉挛,但不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痉挛。临床上治疗慢性气管炎有一定疗效。抗菌作用:体外试验马兜铃水浸剂(1:4)对常见皮肤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鲜北马兜铃果实及叶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果实的作用比叶强,除去鞣质后仍然有效,加热后抗菌减低或丧失,对绿脓杆菌无作用。降低血压作用:马兜铃具有温和而持久的降压作用,适用于较早期的高血压病。其疗效因制剂不同差异。醇浸制剂:治疗121例患者,有一定疗效,I、II期患者疗效较晚期病人为佳。流浸膏:每日6ml(1g/生药1ml)7~14天出现降压效果,但尚须结合其它方法随症治疗。[附注]
除以上主要2种植物作马兜铃外,云南个别地区亦用同属植物耳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tagala Chamisso)的果实。西南有些地区习惯用百合科属(Lilium)的多种植物和荞麦叶大百合属(Cardiocrinum)植物的果实作马兜铃用。常见有如下。
[点击上图放大] |
[点击上图放大] |
[点击上图放大] |
麝香百合Lilium longifolrum Thunb.
1.花枝 2.果实
以上4种植物的检索表:
1.多年生攀援草本;根细圆柱形;蒴果胞间开裂,6室,果柄细长;种子不具透明的翅。..2.叶三角状狭卵形;花单生于叶腋………………2. 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2.叶三角状心开至三角状宽心形;花3~10朵聚生于叶腋……………………………....……………………………………………………………1. 北马兜铃A. contorta
1. 多年生直立草本;具鳞茎;蒴果胞背开裂,3室,果柄粗短。种子具透明的翅。....3.叶大,卵状心形;花多呈总状花序;蒴果长椭圆形;种子扁三角形………….......……………………3. 云南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 var. yunnanense....3.叶狭窄,披针形或长椭圆形;花2~5朵顶生;蒴果圆柱形至卵圆形;种子扁.......平歪卵形………………………………………4. 麝香百合Lilium longiflorum, 百拇医药
寰俊鏂囩珷
鍏虫敞鐧炬媷
璇勮鍑犲彞
鎼滅储鏇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