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核 Lizhihe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商品为无患子科荔枝的干燥种子。
[历史]
荔枝始载于宋《开宝本草》。苏颂说:"荔枝生岭南及巴中。……其品以闽中为第一,蜀川次之,岭南为下。其木高二三丈,自径尺至于合抱,类桂木,冬青之属。绿叶蓬蓬然,四时荣茂不雕。其花青白,状若冠之蕤绥。其子喜双实,状如初生松球。壳有皱纹如罗,初青渐红。肉色淡白如肪玉,味甘而多汁。"陈藏器谓:"顾微广州记云:荔枝冬夏常青,其实大如鸡卵,壳朱肉白,核黄黑色,似半熟莲子。"以上记述,说明荔枝核原植物古今一致。
[原植物]
荔枝 别名:荔支、丹荔、丽枝、勒荔。
Litchi chinensis Sonn.--无患子科Sapindaceae
[点击上图放大] |
我国原产,产于亚热带地区,多栽培为果树。栽培最北见于四川。
分布于我国福建、台湾、广西、广东、四川及云南东部。
[采制]
6~7月间果皮由绿转微红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皮及肉质多汁的假种,将种子洗净晒干。本品为食品公司加工荔枝罐头的副产品。
[药材及产销]
荔枝核Semen Litchi主产于广东番禺、增城、东莞、中山、新兴、新会,广西隆安、武鸣、邕宁、崇左、福建甫田、漳州及闽侯。销全国。此外,我国台湾、四川省亦产。
[化学成份]
含有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α-(Methylene-cyclo-propyl)-glycine]。
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
[药材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性状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以粒大、饱满、光亮者为佳。
显微鉴别
荔枝核(中部)横切面:全部种皮细胞壁呈棕黄色。种皮的外表皮细胞径向延长。其内有薄壁细胞约10~15列,细胞切向延长,有的可见稀疏孔纹。棕色油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维管束断续环状排列。靠近种皮表皮的数层薄壁细胞已颓废,细胞皱缩,间隙大。种皮的内表皮为1列薄壁细胞,扁平,长短不一。子叶的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并可见有棕色的油细胞散在。
[点击上图放大] |
荔枝核(一)横切面简图(×7) (二)横切面详图(×229) (三)粉末图(×183)
1. 种皮细胞表面观 2.种皮外侧薄壁细胞 3.油细胞 4.淀粉粒
粉末棕黄色。①种皮外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边形。②种皮薄壁细胞表面观类长卵形,有明显的细胞间隙。③棕色油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20~54μm。④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6~9~12μm。复粒由2~4粒组成,脐点明显。(图)
理化鉴别
1. 取本品粉末约0.5g,加水4ml,微热,滤过。取滤液1ml,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产生蓝绿色反应。(检查鞣质)
2. 取本品粉末进行泡沫试验及溶血试验,均呈阴性。
[性味及功效]
味甘、涩、微苦,性温。有理气、祛寒、止痛功能。用于胃脘痛、疝气痛、妇女气滞血瘀腹痛。用量4.5~9g。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所含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给小鼠皮下注射230~400mg/公斤,可使血糖从正常的71~103mg/100ml降至57~35 mg/100ml
闂佽娴烽弫濠氬磻婵犲洤绐楅柡鍥╁枔閳瑰秴鈹戦悩鍙夋悙婵☆偅锕㈤弻娑㈠Ψ閵忊剝鐝栭悷婊冨簻閹凤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顨呴埢宥夊即閵忕姵鐎梺缁樺姉閸庛倝宕曞畝鍕厽闁逛即娼ф晶顔姐亜鎼搭垱瀚�
闂備浇宕垫慨鏉懨洪妶鍥e亾濮樼厧鐏︽い銏$懇楠炲鏁冮埀顒傜矆閸曨垱鐓熸俊顖濐嚙缁茶崵绱撳蹇斿
闂傚倷鑳堕幊鎾诲触鐎n剙鍨濋幖娣妼绾惧ジ鏌曟繛鐐珔闁告濞婇弻鈩冨緞鐎n亞鍔稿┑鈽嗗灲閹凤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