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地丁 Guangdiding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商品为龙胆科植物华南龙胆的干燥全草。
[历史]
广地丁为商品紫花地丁的一种,因其主要习用于广东和广西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以广地丁之名予以收藏。
[原植物]
华南龙胆 别名:紫花地丁、龙胆地丁、地丁。
Gentiana loureiri (D.Don) Griseb.-龙胆科 Gentianaceae
[点击上图放大] |
生于山野或丘陵地带的草地。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
[采制]
春、夏花开期采收带根全草,除去杂质泥沙,晒干。
[药材及产销]
广地丁Herba Gentianae loureiri 主产于广东、广西、均自产自销。
[化学成份]
据北京医学院生药教研室分析,全草有黄酮类、甙类、多醣类成分的反应。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以叶色青绿,花色紫蓝,完整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直径0.9mm):表皮细胞单列,有些细胞外壁向外突出,形成乳头状突起,长 15~25μm;外被较厚的角质层,外缘呈细齿状。表皮下有厚角细胞一列。皮层宽广,有裂隙,细胞类圆形,排列较疏松。韧皮部较窄,细胞排列紧密,木质部的内侧亦可见韧皮部,内外韧皮部均可见散在的筛管群。木质部由导管、纤维和管胞组成。髓部细胞较小,中空。皮层、韧皮部细胞内有粘液质和黄色油珠状物,此油珠状物亦偶见于髓部。
左:广地丁茎横切在简图 (×67)右:广地丁茎表皮细胞表面观(×350)
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长椭圆形,外壁向外突出,形成乳头状突起,外被角质层。栅状细胞两列,通过主脉。海绵组织内含黄色油珠状物。叶缘部分叶肉组织为数列厚壁细胞,壁不木化。下表皮细胞较小,被角质层.叶缘部的表皮细胞伸长,形成小睫毛,长约30~50μm,偶可见2~3个细胞构成的小睫毛。
[点击上图放大] |
左:广地丁叶横切面观(×350) 右:广地丁叶边缘小睫毛(×340)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弯曲,有乳头状突起,呈不规则圆圈状,并以乳头状突起为中心有辐射状角质纹理。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深波状弯曲,表面被角质纹理。气孔不定式,微突出于表皮。
[点击上图放大] |
左:广地丁叶上表皮细胞(×340) 右:广地丁叶下表皮细胞(×340)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在水浴上上回流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到约4ml,作下列实验:1. 取上述样品溶液0.5ml,加浓盐酸数滴及锌粉少许,在水浴上加热,显紫红色。(检查黄酮类)2. 在滤纸上点上述样品溶液,加硼酸丙酮饱合液,吹干,再加10%枸橼酸丙酮液,干后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显苹果绿色荧光。(检查黄酮类)3. 薄层层析 吸附剂 :硅胶H(青岛)加1%CMC湿法铺板,105~110℃活化1小时。展开剂 :氯仿-甲醇-甲酸(20∶10∶3)。展距17cm。在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荧光斑点。显色剂:用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喷洒,干后在紫外光灯下观察,可见由淡黄色转为亮黄色荧光斑点。
[点击上图放大] |
广地丁薄层层析图谱
1. 石龙胆 2.广地丁
[性味及功效]
味苦、辛,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能。用于流感,咽喉肿痛,阑尾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无名肿毒。用量6~15g。外用适量,捣烂敷患部。
[附注]
[点击上图放大] |
左:石龙胆叶下表皮细胞(×340)右:石龙胆叶上表皮细胞(×340)
[点击上图放大] |
图下:石龙胆叶横切面观 (×340)
闂佽娴烽弫濠氬磻婵犲洤绐楅柡鍥╁枔閳瑰秴鈹戦悩鍙夋悙婵☆偅锕㈤弻娑㈠Ψ閵忊剝鐝栭悷婊冨簻閹凤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顨呴埢宥夊即閵忕姵鐎梺缁樺姉閸庛倝宕曞畝鍕厽闁逛即娼ф晶顔姐亜鎼搭垱瀚�
闂備浇宕垫慨鏉懨洪妶鍥e亾濮樼厧鐏︽い銏$懇楠炲鏁冮埀顒傜矆閸曨垱鐓熸俊顖濐嚙缁茶崵绱撳蹇斿
闂傚倷鑳堕幊鎾诲触鐎n剙鍨濋幖娣妼绾惧ジ鏌曟繛鐐珔闁告濞婇弻鈩冨緞鐎n亞鍔稿┑鈽嗗灲閹凤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