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扣草 Daokoucao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两广地区常用草药。商品为苋科植物倒扣草的干燥全草。
[历史]
倒扣草之名见于《本草求原》。为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区民间常用的草药,使用历史较长。并正式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中。
[原植物]
倒扣草 别名 土牛膝、粗毛牛膝、倒钩草。
Achyranthes aspera L.--苋科Amaranthaceae
[点击上图放大] |
生于山坡林下,河沟边及山谷稍阴湿处。
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台湾、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及四川等省区。
[采制]
夏秋间采收全株、洗净,晒干。
[药材及产销]
倒扣草Herba Achyranthis asperae主产于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主销两广地区。
[化学成份]
全草含倒扣草硷(Achyranthine)及脱皮甾酮(Ecdysterone);种子含皂甙约1%,主为倒扣草皂甙A(Asperasaponin A)、倒扣草皂甙B(Asperasaponin B)及一种中性皂甙。另含甜菜硷(Betaine),又谓根及种子含皂甙,其皂甙元为齐墩果酸。
脱皮甾酮...............................倒扣草碱
倒扣草皂甙A...........................倒扣草皂甙B
[药材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性状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以根粗、带花者为佳。
显微鉴别
1. 茎(直径约2mm)横切面呈方形。表皮细胞1列,类方形或椭圆形,外壁略突起,有非腺毛。皮层薄壁细胞3~5层,细胞椭圆形,内含黄棕色物质;棱角处有厚角组织。中柱鞘纤维成群,角偶处较发达。韧皮部狭窄,形成层通常不明显。木质部由导管、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组成,导管群集中在四棱角偶及两棱中部,木纤维分布于导管群周围,其余均为木薄壁细胞,细胞方形、长方形或多角形,壁厚。髓部宽广,髓部薄壁细胞类圆形,近中心处有2个相对立的髓部维管束,外韧型。茎基横切面呈圆形,木质部有木间韧皮部。
[点击上图放大] |
倒扣草茎横切面简图(×29)
2.叶横切面 主脉上表面呈双峰状突起,下表面呈不规则弧状突出,上下表皮均为1列类方形细胞;外被非腺毛,内方均有发达的厚角组织。主脉维管束外韧型,由4~5个排列成不连续环,束间有大型薄壁细胞,束周薄壁细胞含棕色物质。叶肉部栅栏组织由3~4列短柱状细胞组成,内含草酸钙簇晶或砂晶;海绵组织细胞较少,黄棕色。
倒扣草叶主脉横切面简图(×15)
3.叶表面观 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弯曲;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呈波状,具气孔,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偶见平轴式,直轴式。上下表皮都有两种毛茸:一种由2~3个细胞组成,近基部1~2个细胞较短,而先端一个细胞特长,全长在1000μm以上,具明显疣状突起;另一种棒状毛由3~4个长圆柱形细胞组成,长9~162μm,胞壁不疣状突起,内含黄棕色物质。
[点击上图放大] |
倒扣草叶表面观(×150)
上:上表皮 下:下表皮
理化鉴别
1. 取本品粉末0.2g,加乙醇5ml,回流10分钟,滤过。取滤液2ml,蒸发至干,加醋酐1ml使溶,倾入小试管,沿壁加浓硫酸1ml,显棕红色环。(检查皂甙)
2.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本品粉末0.2g,加75%乙醇10ml,回流20分钟,滤过。滤液加5%盐酸3ml回流15分钟,冷却;用3%氢氧化钠试液调至中性,用氯仿萃取,蒸发浓缩至适量供点样。吸附剂:硅胶G(青岛),加0.6%CMC,湿法铺板,105℃活化1小时。展开剂:乙醚-正己烷(2:1),以齐墩果酸对照。展距11cm。显色剂:25%磷钼酸乙醇溶液。喷后在105℃烘5~10分钟,显色如图。
倒扣草薄层层析图谱
S:齐墩果酸 1.倒扣草乙醇提取液
[性味及功效]
味甘淡,性凉。有解表清热,利湿活血的功能,用于感冒发热、痢疾、疟疾、咽喉肿痛、脚气、水肿、淋病、跌打损伤。用量10~15g,外用煎水洗或捣敷。孕妇忌用。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 倒扣草硷(Achyrantine)0.5mg/ml液在体外能使蛙腹直肌收缩,且不被箭毒硷所阻断;对狗有降低血压和心率,扩张血管,增加呼吸频率和幅度的作用;给大鼠灌胃5mg/kg有利尿和导泻作用;对大鼠有解热作用。
2. 种子提取的皂甙混合物能使离体蛙心、豚鼠心和兔心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肌衰竭时,应用该皂甙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比用洋地黄快,但作用时间较短。
[附注]
本植物的根不少地区作土牛膝用。
寰俊鏂囩珷
鍏虫敞鐧炬媷
璇勮鍑犲彞
鎼滅储鏇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