萹蓄 Bianxu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商品为蓼科植物萹蓄的地上部分。
[历史]
萹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历代本草皆有收载。陶弘景曰:"处处有,布地生,花节间白,叶细绿,人亦呼为扁竹。"苏颂曰:"春中布地生道旁,苗似瞿麦,叶细绿如竹,赤茎如钗股,节间花出甚细,微青黄色,根始蒿根,四月五月采苗阴干。"李时珍曰:"其叶似落帚叶而不尖。弱茎引蔓。促节。三月开细红花,如蓼蓝花。结细子"。从上述记载可看出,历代所记述的萹蓄与现时所用的萹蓄基本一致。
[原植物]
萹蓄 别名:扁竹(湖南),扁竹牙、猪牙草(东北),竹节草(江苏),地蓼(陕西),道生草。
Polygonum aviculare L.--蓼科Polygonaceae
[点击上图放大] |
生于田野、路旁、水边和湿地。
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采制]
夏秋季采收地上部分,洗净晒干或鲜用。
[药材及产销]
萹蓄Herba polygoni avicularis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东北、河北、北京、河南、山西、湖北等地产量较大。多自产自销。
[化学成份]
全草含萹蓄甙(Avicularin)、槲皮甙(quercitrin)、d-儿茶精(d-catechol)、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草酸、粘质、糖类。鲜草含有维生素E。
据报导,日本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 var. buxfolium Ledeb.除含有上两种甙外还含有3-阿拉伯甙(3-Arabinoside)。
萹蓄甙
[药材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性状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以质嫩,叶多,色灰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长方形,外被角质层,内含有棕色物质及叶绿体。下皮纤维成束。皮层窄,由2~3列呈柱状的薄壁细胞及1~2列大型薄壁细胞组成,呈柱状的薄壁细胞内含有叶绿体。中柱鞘纤维成束,位于韧皮部外侧。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较小。髓部宽广,由大型薄壁细胞组成。皮层及髓部的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簇晶。
[点击上图放大] |
萹蓄茎横切面简图(×40)
叶表面观:表皮细胞多角形,细胞壁微呈念珠状加厚,垂周壁平直或微弯曲;靠叶脉上的表皮细胞呈长圆形,平周壁可见条状纹理;上下表皮均有不等式气孔。叶肉断面为两面栅栏状,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簇晶,直径14~150μm。(图左,右)
图左:叶表皮表面观(×166)图右:叶肉横切面(×280)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2g加甲醇30ml,回流提取半小时,滤过,取滤液10ml浓缩至4ml,作下列反应。
1. 将滤液点在滤纸上,滴加1%三氯化铝乙醇液1滴,在紫外光灯下观察为棕黄色荧光。(检查黄酮类)
2. 将滤液点在滤纸上,置氨气中熏后,在紫外灯下观察为黄色荧光。(检查黄酮类)
3. 将滤液点在滤纸上,加0.1%溴酚兰溶液1滴,显黄色斑点。(检查有机酸类)
4.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上述提取液10ml,浓缩至2ml,供点样用。吸附剂:聚酰胺-6薄膜(上海试剂四厂产)。展开剂:丙酮-乙醇-甲酸-水(3:2:1:3)。展距6.3cm。显色剂:喷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后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
[点击上图放大] |
萹蓄薄层层析图谱
S:萹蓄甙 1. 萹蓄 2.习见蓼(小萹蓄)
[性味及功效]
味苦,性平。有清热,利尿,杀虫功能。用于尿路感染、黄疸、蛔虫腹痛、湿疹、女阴溃疡、阴道滴虫。用量9~15g;外用适量煎洗患处。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 利尿作用:煎剂(20g/kg)给予盐水负荷的大鼠后,尿量、钠、钾排出均增加,特别是钾的排出增加显著。因此认为其利尿作用主要由于所含钾盐所致。其灰分有同样的效果。
2. 抑菌作用:1:10的萹蓄浸出液在试管内对羊毛状小芽孢菌、须疮癣菌有抑制作用。25%的萹蓄煎剂对佛氏痢疾杆菌及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3. 萹蓄的水及醇提取液给猫、兔、狗静脉注射,均有降低血压作用。
4. 萹蓄的水及醇提取物能加速血液凝固,使子宫张力增高,可作流产及分娩后子宫出血的止血剂。
5. 据报导萹蓄作为牧草可使马、羊产生皮炎及胃肠紊乱。给猫、兔口服10~20%的萹蓄浸剂或1:40的煎剂,最小致死量为20ml/kg,静脉注射水提取物(1:50)为2ml/kg。
[附注]
下列植物在不同地区亦作扁蓄药用。
1. 异叶蓼Polygnum aviculare L. var. vegetum Ledeb.产于我国安徽、四川、云南、江苏、浙江、在产地及贵州作萹蓄用。四川称"大萹蓄"。其植物形态与萹蓄极相似,不易区别,但此种萹蓄茎的横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无中柱鞘纤维,薄壁细胞中无草酸钙晶体。
2. 习见蓼Polygonum plebeium R. Br.产于我国四川,当地称"小萹蓄"。形态与萹蓄相似,主要区别在于本种植物茎较细弱。叶短小,长1~2.5cm,宽3~5mm。雄蕊5枚。瘦果表面平滑。
3. 福建北部、东部以豆科鸡眼草Kummerowia striata (Thunb.) Schindl.及长萼鸡眼草K.stipulacea (Maxim.) Makino混充萹蓄用,应注意鉴别。
4. 广东、广西所用萹蓄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elemcanda chinensis (L.) Dc.的根茎。应注意其功用与蓼科植物萹蓄不同,不能混淆。
閻庣敻鍋婇崰鏇熺┍婵犲洤妫橀柛銉㈡櫇瑜帮拷
闂佺ǹ绻楀▍鏇㈠极閻愮儤鍎岄柣鎰靛墮椤庯拷
闁荤姴娲ょ€氼垶顢欓幋锕€绀勯柣妯诲絻缂嶏拷
闂佺懓鍚嬬划搴ㄥ磼閵娾晛鍗抽柡澶嬪焾濡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