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地茶 Aidicha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南方地区民间草药。商品为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的干燥全株。
[历史]
本品原名紫金牛,始载于宋·《图经本草》,苏颂说:"紫金牛,生福州,味辛,叶如茶,上绿下紫,实圆,红如丹朱,根微紫色,八月采,去心暴干,颇似巴戟"。从其附图"福州紫金牛"及叶"上绿下紫"来看,似紫金牛属植物凉伞(Ardisia bicolor Walker)。《本草纲目》载紫金牛有"解毒破血"功能,从其附图看亦似红凉伞。《李氏草秘》载:"叶下红,一名平地木,长五、六寸,茎圆,叶下生红子,生山显等处"。从植物高度来看似为本品,而《本草纲目拾遗》木部所载:叶底红,俗呼矮脚樟,又名叶下红。从其描述看难以断定与《李氏草秘》所谓的叶下红为同一植物。《植物名实图考》卷十四载:小青"生沙壖地,高不盈尺,开小粉红花,尖瓣下垂,冬结红实,俗呼矮茶"及附图则与本品吻合。
本品在江苏省苏州地区称"千年不大",茎叶用作强壮剂,并有止血作用,治疗肺结核、咳嗽及咯血;根皮有解毒破血功能。销上海供出口。
湖南土家族称本品为"Aidicha"音译为矮地茶,民间用于肺痿、咳嗽及火眼等。在七十年代初期,湖南医疗单位根据土家族用药经验,用本品治疗慢性气管炎,其后,湖南省组织了协作组对矮地茶的药理、植物化学和临床等进行深入研究,从中找出了一种止咳成分--"矮地茶"即岩白菜素(Bergenin),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成功地进行了人工合成,实验证明它与天然产物的疗效一致,并已用于临床治疗慢性气管炎。本品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中。
[原植物]
紫金牛 别名:矮地茶、矮山茶(湖南),矮茶风(湖南、四川),平地木(湖南、福建、江西、江苏),矮脚樟、地茶、千年茶、叶下珍珠(江西),矮茶(江西、四川、广西),凉伞盖珍珠、地枇杷、千年矮(广东),不出林、矮朗伞、铺地凉伞(广西),地青杠、矮茶荷(四川),小接骨茶、地红消、大地风消(贵州),千年不大(江苏、福建),矮脚茶(江苏、江西),破血珠(河南)。
Ardisia japonica (Hornstedt) Bl.--紫金牛科Myrsinceae
[点击上图放大] |
生于山地阴湿林中或茅草竹林下。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
[采制]
全年,或夏秋季茎叶生长茂盛时采挖全株,除去泥沙,扎成小把,晒干。
[药材及产销]
矮地茶Herba Ardisiae japonicae产于湖南省各地,尤以益阳、安北、桃江、平江等县较多;其他,如长江以南各省区亦都有产。多自采自用,少数地区的贸易市场和草药商店有少量出售。
[化学成份]
紫金牛根含酸金牛醌(Rapanone),叶含槲皮甙(Quercitrin)、杨梅树皮甙(Myricetrin)、矮茶素(即岩白菜素Bergenin)和冬青萜醇(Hexol)。全株含矮茶素、槲皮甙、槲皮素及挥发油,此外,又含紫金牛酚I(Ardisinol I)、紫金牛酚II (Arisinol II)、2-甲基腰果酚(2-methylcardol)、信筒子醌(恩贝素Embelin)及紫金牛素(Ardisin)。
矮茶素...................冬青萜醇
酸金牛醌...........紫金牛酚I R=H,Rˊ=CH3...................紫金牛酚II R=H,Rˊ=H
[药材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性状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以茎色红棕,叶色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直径3mm)的横切面:表皮为一列类方形细胞,壁厚,内含色素物质,外被较厚的角质层,有腺毛。老茎有木栓层,皮层较宽,外皮层细胞一列,紧靠外皮层有3~5列厚角细胞,有分泌腔散在;内皮层有明显凯氏带。韧皮部外侧有少数纤维束,微木化。木质部细胞均木化,导管多单行径向排列。髓部明显。薄壁细胞内含有草酸钙方晶,长径10~20~30μm,另含淀粉粒或棕色物质。
[点击上图放大] |
矮地茶茎横切面简图(×40)
叶片的横切面:表皮外被角质层,厚3~5μm,有腺毛和气孔。表面观腺毛有两种,一种为腺头长圆形,单细胞,柄为单细胞;另一种为腺头2个细胞并列,柄为2个细胞。腺鳞头部扁球形,8~10个细胞,直径42~48μm,柄为单细胞。气孔不等式,副卫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叶肉组织栅栏细胞1~2列,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散有少数分泌腔。主脉表皮有腺毛或腺鳞,表皮下有数列厚角细胞,维管束外韧型,中柱鞘纤维束成环,木化,有几处与木质部相接。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有的含棕色物质。
矮地茶叶横切面简图(×40)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2g,加水20ml,浸泡过夜,置水浴加热回流半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3%三氯化铝溶液3~4滴,置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显绿黄色荧光。(检查黄酮类)
2.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本品粗粉1g,加甲醇10ml,浸泡过夜,滤过,取滤液5ml,于水浴上蒸干,残渣用甲醇0.5ml溶解,点样量5ml。吸附剂:硅胶G(青岛),湿法铺板,105℃活化半小时。展开剂:氯仿-乙酸乙酯-甲酸(5:4:2)。展距19cm。显色剂:2%铁氰化钾-2%三氯化铁(用时1:1等体积混合),喷雾后矮茶素斑点显蓝色。
[点击上图放大] |
矮地茶薄层层析图谱
左:常光下 右:显色后
S:a.矮茶素 b.槲皮素 1.矮地茶
[性味及功效]
味微涩、苦,性平。有化痰止咳、利湿、利尿、活血、解毒功能。用于慢性气管炎,肺热咳嗽,久咳咯血,湿热黄疸,跌打损伤,风湿筋骨酸痛,急慢性肾炎,肿毒等。用量15~30g。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 止咳作用:小鼠氢氧化铵喷雾法和电刺激猫上喉上神经引咳法实验表明,矮地茶煎剂和矮茶素腹腔注射或灌胃部有明显的止咳作用,矮茶素止咳作用强度约相当于磷酸可待因的1/4~1/7,无明显耐受性。
2. 祛痰作用:矮地茶煎剂给小鼠灌胃有明显的祛痰作用(酚红气管排泄法),其作用强度与同等剂量的桔梗相当。
3. 平喘作用:矮地茶中挥发油和黄酮甙注射给药,对组织胺引起的豚鼠支气管痉挛有平喘作用,但灌胃则无效。
4. 促进病变组织恢复:用二氧化硫熏气法使大白鼠产生慢性气管炎的病理变化,每天给矮茶素80mg/kg一次灌服,十天为一疗程,结果表明治疗组大鼠气管的杯状细胞减少(显示其有使粘液痰量减少的祛痰作用),炎细胞浸润减轻,肺气肿及肺萎陷程度也减轻。
5. 矮茶素在体内吸收和排泄均较快,这与临床上服用矮地茶素见效快,维持作用时间短的情况相符合。
6. 矮地茶和矮茶素无镇静、止痛和抑制呼吸作用,提示此药对咳嗽中枢有选择性抑制作用,而对其他中枢无明显的增强抑制作用,可以认为是本药的优点。
7. 紫金牛酚I和紫金牛酚II及紫金牛素均有较强的抑制结核杆菌生长的作用,前两种成分的抑菌效价分别为12.5μg/ml和25μg/ml。
8. 矮地茶制剂及矮茶素治疗慢性气管炎有较好疗效,大多数病人在服药后3~4天内生效,反复应用无耐药性,副作用小。
9. 矮地茶蜜丸及矮地茶乙醇提取物治疗肺结核有一定效果,矮地茶50%煎剂亦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出血。
10.苯醌类成分如信筒子醌和酸金牛醌有驱除肠寄生虫的作用。
[附注]
从紫金牛中提取矮地茶素收率较低,大约只有1%,研究表明可以从虎耳草科植物岩白菜(第一集)Bergenia purpurascens (Hook. f. et Thoms.) Engl.或厚叶岩白菜(第一集)B. crassifclia (L.) Fritsch.,落新妇(第一集)属Astilbe,岩陀和索骨丹根(第一集)中提得较多量的矮茶素。
闂佽娴烽弫濠氬磻婵犲洤绐楅柡鍥╁枔閳瑰秴鈹戦悩鍙夋悙婵☆偅锕㈤弻娑㈠Ψ閵忊剝鐝栭悷婊冨簻閹凤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顨呴埢宥夊即閵忕姵鐎梺缁樺姉閸庛倝宕曞畝鍕厽闁逛即娼ф晶顔姐亜鎼搭垱瀚�
闂備浇宕垫慨鏉懨洪妶鍥e亾濮樼厧鐏︽い銏$懇楠炲鏁冮埀顒傜矆閸曨垱鐓熸俊顖濐嚙缁茶崵绱撳蹇斿
闂傚倷鑳堕幊鎾诲触鐎n剙鍨濋幖娣妼绾惧ジ鏌曟繛鐐珔闁告濞婇弻鈩冨緞鐎n亞鍔稿┑鈽嗗灲閹凤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