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白草 Fanbaicai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商品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干燥全草。
[历史]
本品始载于《救荒本草》,又称鸡腿儿,据载:"翻白草,出均州山野中,苗高七、八寸,细长锯齿叶,叶硬厚,背白,其叶似地榆而细长,开黄花,根如指大,长三寸许,皮赤肉白,两头尖鞘 。"在《野菜谱》中本品被称为天藕儿。李时珍谓三名同为一物,"翻白以叶之形名,鸡腿、天藕根之味名也。楚人谓湖鸡腿,淮人谓之天藕。"又曰:"鸡腿儿,在近泽田地,高不盈尺,春生弱苗,一茎三叶,尖长而厚,有皱纹锯齿,面青背白,四月开小黄花,……。"以上描述与现今所用的翻白草一致。
[原植物]
翻白草 别名:天青地白,白头翁,鸡腿根,茯苓草(江西、广东),白鸡爪草、郁苏参、土人参(福建),鸡爪参(四川),地栗(浙江),叶下白(江西),黄花地丁(湖南),金线吊葫芦、鸭脚参(广西)。
Potentilla discolor Bge.--蔷薇科Rosaceae
[点击上图放大] |
生于山坡、路旁或草地。
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采制]
夏、秋两季开花前采收全草,晒干。
[药材及产销]
翻白草Herba Potentillae discoloris全国均产,主产于河北、北京、安徽。多自销。
[化学成份]
全草含鞣质。根中含鞣质及黄酮。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以根肥大、叶色灰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小叶片的表面观:上表面细胞呈类多角形,壁较平直;上、下表皮均着生有单细胞的非腺毛,尤以下表皮为多;除去密被的非腺毛可见下表皮细胞呈类多角形,垂周壁弯曲,较上表皮细胞为小,并可见毛茸基部和气孔,气孔呈类圆形或椭圆形,不定式。非腺毛有两种,一种极细长,多在1000μm以上,扭曲,直径3~7μm,壁薄,着生于下表皮上;另一种平直或稍弯曲,多在1000μm以下,长者可达2300μm,直径9~22μm,壁厚3~8μm,基部较膨大。叶肉中含有草酸钙簇晶,靠近叶脉处尤多,直径9~32μm。
[点击上图放大] |
翻白草叶表面观(×233)
1.非腺毛 2.上表皮细胞 3.草酸钙簇晶 4.下表皮细胞
理化鉴别
1. 取本品粗粉0.5g,加乙醇10ml,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取滤液1ml于试管中,滴加1%三氯化铁乙醇试液1滴,呈墨绿色。(检查鞣质)
2. 薄层层析 方法及结果见"委陵菜"项下。(见图)
[性味及功效]
味甘、微涩,性平。有止血、止痢、解毒的功能。用于吐血、便血、崩漏、痢疾、疟疾、疔疮、无名肿痛。用量9~15g。
[药理作用]
本品的全草煎剂对志贺氏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伤寒杆菌亦有抑制作用。
[附注]
1. 同属植物委陵菜Polentilla chinensis Ser.在我国东北、西北及华北均有作翻白草用者。
2. 亚洲委陵菜P. asiatica juz.在新疆地区作翻白草。根肥厚;茎多数丛生;基生叶多数,为掌状复叶,小叶5,小叶片长椭圆形,边缘有粗锯齿,具长叶柄;茎生叶具短柄,小叶3~5,下面密被白绒毛;花黄色。功效同翻白草。
3. 西南委陵菜P. fulgens Wall.在西藏地区作翻白草用。根粗壮;羽状复叶,基生叶小叶片13~23,小叶间有极小的小叶,倒卵形、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小叶无柄;茎生叶通常有小叶3~9,较小,背面密生银白色短绒毛;花黄色。根药用,能收敛止血。,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全草类 > 翻白草 淇℃伅浠呬緵鍙傝€冿紝涓嶆瀯鎴愪换浣曚箣寤鸿銆佹帹鑽愭垨鎸囧紩銆傛枃绔犵増鏉冨睘浜庡師钁椾綔鏉冧汉锛岃嫢鎮ㄨ涓烘鏂囦笉瀹滆鏀跺綍渚涘ぇ瀹跺厤璐归槄璇伙紝璇烽偖浠舵垨鐢佃瘽閫氱煡鎴戜滑锛屾垜浠敹鍒伴€氱煡鍚庯紝浼氱珛鍗冲皢鎮ㄧ殑浣滃搧浠庢湰缃戠珯鍒犻櫎銆�
寰俊鏂囩珷
鍏虫敞鐧炬媷
璇勮鍑犲彞
鎼滅储鏇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