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至 Niuzhi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较少用中药。商品系唇形科植物牛至的干燥地上部分。
牛至之名,未见于本草。在古本草中常将本品与茵陈或香薷相混淆。《证类本草》之"江宁府茵陈",与《滇南本草》之"香薷"可能系本种。现植物文献多称本品为牛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收载之。
牛至 别名:土香薷、川香薷、香薷、滇香薷(四川、贵州、云南),土茵陈(广西、福建),白花茵陈、银薄荷、满山香、荆芥、白花土荆芥(湖南、云南)。
, http://www.100md.com
Origanum vulgare L.-唇形科 Labiatae
多年生草本。高25~65cm。茎直立,四棱形,多分枝,基部木质化,紫红色,上部有毛。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宽卵圆形,长1.5~3.5cm,宽0.7~1.7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全缘,两面均有腺点和细毛。伞房状圆锥花序,开张,由多数长圆状在果时多少伸长的小假穗状花序所组成;苞片倒卵形或倒披针形,绿色或带紫晕,花两型,较大的为两性花,较小的为雌花;花萼圆筒状,具5线齿,萼齿内面密被白色长柔毛;花冠唇形,紫红色,上唇直立,卵圆形,先端2浅裂,下唇开张,3裂,中裂片较大,侧裂片较小,均长圆状卵圆形;雄蕊4,在两性花中后对短于上唇,前对略伸出花冠,在雌性花中,前后对近相等;花盘平顶;花柱略超出雄蕊,先端不相等2浅裂。小坚果卵圆形,先端圆,基部骤狭,微具棱,褐色,无毛。花期7~9月,果期10~12月
, 百拇医药
生于路旁、山坡、林下及草地。
分布于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陕西、甘肃、新疆、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地。
夏末秋初开花时采收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泥沙、放阴凉处至半干后扎成小把,再阴干。
牛至Herba Origani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多数为自产自销。
全草含挥发油0.5~0.6%为淡黄色液体,比重D25250.9162,折光率n20D1.5029,比旋度α17D-0.15。其中:对-聚伞花素(P-cymene)占总油的32.37%,香荆芥酚(Carvacrol)13.63%,麝香草酚(Thymol)12.12%,γ-松油烯(γ-Terpinene)14.76%,β-甜没药烯(β-Bisabolene)3.81%。另外还含有香叶乙酸酯(Gerany acetate)2.5%。
, 百拇医药
β-甜没药烯
性状鉴别
全草长23~50cm。根较细小,略弯曲,直径2~4mm,表面灰棕色。茎方柱形,紫棕色至淡棕色,密被细白毛,节明显,节间长2~5cm.。单叶对生,多皱褶或脱落,暗绿色或黄绿色,展开后叶片卵形至宽卵形,全缘,两面密被腺点。聚伞花序顶生。苞片倒长卵形,下部黄绿色,项端紫色。花萼钟状,顶端5裂,边缘密生白色细柔毛。小坚果扁卵形,红棕色。质脆,易碎。气微香,味微苦。
, 百拇医药
以叶多、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均略波状弯曲;有许多腺鳞,腺头呈扁球形,由4~8个分泌细胞组成,直径80~90μm,腺头四周有角质层(角皮),与分泌细胞之间,贮有淡黄色油,柄极短,为单细胞;并有单细胞头、单细胞柄的小腺毛,腺头直径18~22μm。非腺毛由3~4个细胞组成,于叶脉及叶缘处较多,长172~200~320μm,基部直径40~60μm,隐现疣状突起。下表面气孔多,直轴式。横切面可见腺鳞位于上下表皮的凹陷处
图左:牛至叶上表皮表面观(×250)图右:牛至叶横切面简图(×70)
图下:牛至叶下表皮表面观(×250)
茎(直径1.5mm)的横切面:表皮细胞方形或略切向延长,外被角质层,表面观显纵向条纹。有2~8个细胞构成的非腺毛,长110~320μm,外壁有疣状突起,并有少数单细胞头小腺毛及多细胞腺鳞。皮层细胞4~5列,四角部有厚角细胞6~10列。内皮层为一列整齐的薄壁细胞,较大。韧皮部较窄。木质部导管、木纤维和木细胞均木化。髓大,髓细胞多角形,有单纹孔,弱木化。
理化鉴别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生药粗粉,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出挥发油,吸取一定量,用乙酸乙酯稀释成10%溶液,供点样用。吸附剂:硅胶G(青岛)加0.5%CMC溶液,湿法铺板,110℃活化1小时。展开剂:(Ⅰ)二氯甲烷,以麝香草酚、香荆芥酚为对照(图左)。(Ⅱ)已烷,以γ-松油烯为对照(图右)。展距15cm。显色剂:5%香草醛浓硫酸溶液喷后,于100℃烘5分钟后显斑点。
牛至薄层层析图谱
(左):展开剂(Ⅰ) (右):展开剂(Ⅱ)
S:a.香荆芥酚 b.麝香草酚 c. γ-松油烯 1.牛至挥发油
味辛、性微温。有清暑解表,利水消肿的功能。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腹痛吐泻,水肿。用量3~9g。
牛至浸剂可用于肠弛缓,能促进食欲,助消化。尚有祛痰作用。酊剂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可使尿量及尿中氯化物排泄增加,民间作为利尿,发汗剂。试管试验具有抗真菌作用。, 百拇医药
[历史]
牛至之名,未见于本草。在古本草中常将本品与茵陈或香薷相混淆。《证类本草》之"江宁府茵陈",与《滇南本草》之"香薷"可能系本种。现植物文献多称本品为牛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收载之。
[原植物]
牛至 别名:土香薷、川香薷、香薷、滇香薷(四川、贵州、云南),土茵陈(广西、福建),白花茵陈、银薄荷、满山香、荆芥、白花土荆芥(湖南、云南)。
, http://www.100md.com
Origanum vulgare L.-唇形科 Labiatae
[点击上图放大] |
, 百拇医药
生于路旁、山坡、林下及草地。
分布于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陕西、甘肃、新疆、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地。
[采制]
夏末秋初开花时采收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泥沙、放阴凉处至半干后扎成小把,再阴干。
[药材及产销]
牛至Herba Origani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多数为自产自销。
[化学成份]
全草含挥发油0.5~0.6%为淡黄色液体,比重D25250.9162,折光率n20D1.5029,比旋度α17D-0.15。其中:对-聚伞花素(P-cymene)占总油的32.37%,香荆芥酚(Carvacrol)13.63%,麝香草酚(Thymol)12.12%,γ-松油烯(γ-Terpinene)14.76%,β-甜没药烯(β-Bisabolene)3.81%。另外还含有香叶乙酸酯(Gerany acetate)2.5%。
, 百拇医药
β-甜没药烯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 百拇医药
以叶多、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均略波状弯曲;有许多腺鳞,腺头呈扁球形,由4~8个分泌细胞组成,直径80~90μm,腺头四周有角质层(角皮),与分泌细胞之间,贮有淡黄色油,柄极短,为单细胞;并有单细胞头、单细胞柄的小腺毛,腺头直径18~22μm。非腺毛由3~4个细胞组成,于叶脉及叶缘处较多,长172~200~320μm,基部直径40~60μm,隐现疣状突起。下表面气孔多,直轴式。横切面可见腺鳞位于上下表皮的凹陷处
, http://www.100md.com [点击上图放大] |
图左:牛至叶上表皮表面观(×250)图右:牛至叶横切面简图(×70)
图下:牛至叶下表皮表面观(×250)
茎(直径1.5mm)的横切面:表皮细胞方形或略切向延长,外被角质层,表面观显纵向条纹。有2~8个细胞构成的非腺毛,长110~320μm,外壁有疣状突起,并有少数单细胞头小腺毛及多细胞腺鳞。皮层细胞4~5列,四角部有厚角细胞6~10列。内皮层为一列整齐的薄壁细胞,较大。韧皮部较窄。木质部导管、木纤维和木细胞均木化。髓大,髓细胞多角形,有单纹孔,弱木化。
理化鉴别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生药粗粉,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出挥发油,吸取一定量,用乙酸乙酯稀释成10%溶液,供点样用。吸附剂:硅胶G(青岛)加0.5%CMC溶液,湿法铺板,110℃活化1小时。展开剂:(Ⅰ)二氯甲烷,以麝香草酚、香荆芥酚为对照(图左)。(Ⅱ)已烷,以γ-松油烯为对照(图右)。展距15cm。显色剂:5%香草醛浓硫酸溶液喷后,于100℃烘5分钟后显斑点。
, http://www.100md.com [点击上图放大] |
牛至薄层层析图谱
(左):展开剂(Ⅰ) (右):展开剂(Ⅱ)
S:a.香荆芥酚 b.麝香草酚 c. γ-松油烯 1.牛至挥发油
[性味及功效]
味辛、性微温。有清暑解表,利水消肿的功能。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腹痛吐泻,水肿。用量3~9g。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牛至浸剂可用于肠弛缓,能促进食欲,助消化。尚有祛痰作用。酊剂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可使尿量及尿中氯化物排泄增加,民间作为利尿,发汗剂。试管试验具有抗真菌作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