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草 Xianhecai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商品主要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地上部分。根芽称鹤草芽也供药用。
[历史]
仙鹤草一名见于《伪药条辨》,本品原名龙牙草。宋代《图经本草》始有"施州(今湖北西部)龙牙草"的记载,谓:"治赤白痢",但观察《大观本草》的附图却不像龙芽草。《本草纲目》将龙芽草并入马鞭草项下,按其文字记述也不像龙芽草。可是《救荒本草》将龙牙草称为龙芽草,其描述和附图都与现今的龙芽草相似。尤其《植物名实图考》的龙芽草图绘制较精细,观其形态与现今的龙芽草完全一致。
[原植物]
龙芽草 别名:龙牙草。
Agrimonia pilosa Ledea.--蔷薇科Rosaceae
[点击上图放大] |
生于溪边、路旁、草地,灌丛、林缘及疏林下等地。
分布于全国大部分省区。
[采制]
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时,割取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泥土,晒干。
[药材及产销]
仙鹤草Herba Agrimoniae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北,销全国并出口。此外,安徽、辽宁、福建、广东、河北、山东、湖南等地产,多自产自销。
[化学成份]
根和全草含仙鹤草酚(Agrimonol),仙鹤草内酯(Agrimonolide),鞣质类(为焦性儿茶酚鞣质、没食子鞣质等),甾醇,有机酸,酚性成分,皂甙及少量维生素K、C等;根、茎、叶分别含鞣质8.9、6.5及16.4%;茎叶尚含木樨草素-7-β-葡萄糖甙(Luteolin-7-β-glucoside)和芹菜素-7-β-葡萄糖甙(Apigenin-7-β-glucoside)等。从全草中还分离出赛仙鹤草酚(Agrimol)A、B、C、D、E。另据报导从全草分离出仙鹤草甲素(Agrimonin A),仙鹤草乙素(Agrimonin B),仙鹤草丙素(Agrimonin C),均为酚性物质,系止血有效成分。我们通过薄层层析方法,初步证明全草含少量鹤草酚(Agrimophol)。
仙鹤草酚
木樨草素-7-β-葡萄糖甙 R=OH
芹菜素-7-β-葡萄糖甙 R=H
仙鹤草内酯
赛侧鹤草酚C
鹤草酚
[药材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性状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以质嫩、叶多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片横切面:中脉向下凸出,维管束外韧型,呈新月状。上表皮有非腺毛;下表皮有非腺毛、腺毛和气孔。叶肉栅栏细胞2列,不通过中脉。栅栏组织及叶脉薄壁组织中散有草酸钙簇晶,直径15~25~40μm。
仙鹤草叶主脉横切面简图(×53)
叶片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菲薄,波状弯曲,下表皮呈深波状;均有单细胞非腺毛,长60~1100μm,以350~500μm者居多,壁厚,木化,具螺旋状条纹和疣状突起,胞腔含棕色物质。下表皮有头状腺毛和囊状腺毛两种;头状腺毛头部1~4个细胞,柄1~2个细胞,有时柄部弯曲;囊状腺毛头部圆球形似腺鳞,直径约60μm,柄单细胞,极短。气孔椭圆形,副卫细胞3~6个,以4个者居多。
[点击上图放大] |
仙鹤草叶下表皮表面观(×300)
理化鉴别
1. 取仙鹤草茎、叶粉末20g,用70%乙醇100ml回流提取60分钟,回收乙醇至少量,供以下试验用:
⑴取供试液2ml,加5%香草醛浓硫酸溶液2ml,界面呈红褐色环。(检查酚类)
⑵取供试液2ml,加3%三氯化铁试液1ml呈污绿色。(检查鞣质)
⑶取供试液2ml,加5%明胶溶液2ml,产生白色沉淀。(检查鞣质)
⑷取供试液2ml,加镁粉少许与浓盐酸3~5滴,显樱红色。(检查黄酮)
2.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仙鹤草茎、叶粉末10g,用50ml石油醚回流提取90分钟,滤过,挥尽石油醚,用氯仿5ml溶解(沸程60~90℃)供点样用。以鹤草酚氯仿溶液点样对照。吸附剂:硅胶G(青岛)湿法铺板,于105℃活化30分钟。展开剂:正己烷-乙酸乙酯-冰乙酸(20:25:0.7),上行展开,展距15.3cm。显色剂:浓硫酸喷后加热。
[点击上图放大] |
仙鹤草薄层层析图谱
S:鹤草酚 1.仙鹤草
[性味及功效]
味苦,性平。有止血补虚功能。用于喀血,吐血,尿血,便血,血痢,崩漏带下,劳伤脱力,跌打、创伤出血。用量15~30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用鲜品捣敷。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 止血作用:粗制浸膏有促进血液凝聚的作用;蛙腿灌流实验证明有收缩周围血管作用。小鼠静脉注射仙鹤草素后,出血时间缩短45%。家兔静脉注射,可大为缩短其凝血时间,并使血小板数增加。实验性狗股动脉出血时,局部应用仙鹤草粉并加压迫,有一定止血效果。但也有相反报导,认为浸剂既不能使血管收缩,也不能促进血液凝固。仙鹤草素曾试用于11例血友病患者,仅对3例血浆凝血活酶的生成有较好的效果。
2. 对心血管及平滑肌的作用:仙鹤草醇浸出物对麻醉动物可使血压上升,这可能与周围血管收缩有关。应用水浸膏的乙醇提取物,可使家兔血压下降,兔耳和蛙后肢灌流时,低浓度使之收缩,高浓度则扩张;对离体蛙心则有抑制作用。仙鹤草素(1:10000~1:5000)对离体兔心能增加其收缩振幅,呈量效关系。仙鹤草内酯能降低离体兔肠的收缩幅度及张力。
3. 抗炎作用:水提取及醇、水提取物对芥子油或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家兔结膜炎,皆有消炎作用;对前者,醇、水提取物消炎效果较好,而对后者水提取物较好,其消炎作用在于仙鹤草中含有能成缩合型鞣酐的鞣质的收敛作用之故。
4. 抗菌及抗寄生虫作用:热水或乙醇浸液在试管内对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人型结核杆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仙鹤草甲醇提取物经处理所得棕色粉末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抑制作用。仙鹤草嫩茎叶煎剂局部应用,对阴道滴虫病也有良好效果。
5. 其他作用:仙鹤草素能降低血糖;家兔注射水提取物100mg/kg时,有镇痛作用。
[附注]
1. 据报导,国产龙芽属(Agrimonia)植物除龙芽草外,尚有黄龙尾、小花龙芽草、托叶龙芽草、大花龙芽草;此等均可入药,今列检索表如下:
1.花较小,直径4~10mm;果实较小,连钩刺长5~8mm,最宽处直径2~4mm,钩刺开展、直...立或向内靠合。叶肉含草酸钙簇晶或方晶..2.托叶镰形或半圆形,边缘锯齿急尖;雄蕊5~15。叶肉含草酸钙簇晶或方晶....3.花直径6~9mm;果实较大,钩刺幼时直立,老时向内靠合,连钩刺长7~8mm,最宽处.......直径3~4mm;小叶片倒卵形至倒卵状披针形,下面脉上被伏毛。叶肉含草酸钙簇晶......4.小叶片下面仅脉上伏生疏柔毛,稀脱落几无毛………………………………………….........………………………………………………………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4.小叶片下面脉上被长硬毛或微硬毛,脉间密被柔毛或绒毛状柔毛…………………….........………………………黄龙尾A. pilosa Ledeb. Var. nepalensis (D. Don) Nakai.........(产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3.花直径4~5mm,疏离,花序轴纤细;果实较小,钩刺开展,连钩刺长4~5mm,最宽处.......直径2~2.5mm;小叶片菱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通常中部最宽,下面脉上疏被横展的长.......硬毛。叶肉含草酸钙方晶………………………………………小花龙芽草A.nipponica.......Koidz. var. occidentalis Skalicky(产于安徽、浙江、广东、广西、贵州)..2.托叶扇形或宽卵圆形,边缘有圆钝牙齿;雄蕊数目较多,17~24。叶肉含草酸钙方晶….....…………………………托叶龙芽草A. coreana Nakai(产于吉林、辽宁、山东、浙江)
1.花较大,直径12~13mm;果实较大,连钩刺长8~10mm,最宽处直径达5mm,钩刺外层反折,...内层开展。叶肉含草酸钙方晶……………………………………………………………………...……………大花龙芽草A. eupatoria L. subsp. asiatica (Juz.) Skalicky (产于新疆)
2. 多数省区所用仙鹤草为植物的地上部分;而少数省份系用带根的全草。浙江金华将地上部分当仙鹤草入药,而将根茎及根称"地冻风",为一种民间药,用于治疗赤白痢疾、偏头痛、暑热腹痛、妇女经闭、小儿疳疾及眼目障翳等。
3. 鹤草芽Gemma Agrimoniae:系龙芽草的带根短小根茎的根芽。秋末地上部分枯萎至翌年早春植株萌发前均可采收;挖出地下部分,掰下芽部(带短小根茎),剪去不定根,洗净,晒干或低温烘干。
[点击上图放大] |
粉末主要显微特征:表皮细胞长方形及不规则形;气孔不定式;有腺毛及非腺毛,腺毛的腺头1~4细胞,腺柄1~4细胞,非腺毛为单细胞,长180~980μm。
[点击上图放大] |
鹤草粉末图
1. 簇晶 2.气孔 3.导管 4.非腺毛 5.腺毛(×167) 6.淀粉粒(×333)
根茎横切面:近芽鳞处表皮上有腺毛;皮层细胞数层,内皮层明显;维管束外韧型,呈环状排列;髓部宽阔。皮层和髓部薄壁细胞含多量淀粉粒,圆形或椭圆形,单粒或2~4复粒,脐点呈裂隙状,直径2~7μm。草酸钙簇晶少见,直径10~40μm。根茎下部横切面,外侧为木栓层,内皮层不明显,余均同上。
[点击上图放大] |
鹤草芽根茎上部横切面简图(×6.7)
本品含驱虫的活性成分仙鹤草酚(Agrimophol)。
薄层层析方法见"仙鹤草"项下。结果见图。
[点击上图放大] |
鹤草芽薄层层析图谱 S:鹤草酚 1.鹤草芽
本品味苦,性凉。有驱虫,消炎功能。用于绦虫病,阴道滴虫病及疖肿等。驱绦虫用量30g;儿童按体重每公斤0.7~0.8g。早晨空腹内服本品粉末;按剂量一次顿服。煎服无效。
据报导,本品及其石油醚提取物对绦虫头节、体节有致死性痉挛作用,可用于驱除绦虫。本品煎剂有杀灭阴道滴虫作用,可用于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鲜鹤草芽250g,糯米适量煮粥,去渣,加糖顿服,每天一剂,可治疗小儿头部疖肿。鹤草酚有促使血吸虫肝移的作用,对血吸虫成虫有杀灭作用。鹤草酚对鼠疟、猴疟有效,40mg/kg可使疟原虫转阴,临床对间日疟有一定疗效。鹤草酚有驱除绦虫的作用,其驱绦作用可能是该药促使绦虫吸盘迅速丧失吸着功能;又,全虫呈痉挛性麻痹状态,致使绦虫脱离肠壁,驱出体外。鹤草酚的代谢研究表明,口服吸收慢,服后12小时胃肠道中分别存留服用剂量的58.2%和31.5%;从尿中排泄慢而少。鹤草芽的石油醚提取物对视神经有一定毒性,宜慎用。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