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椒 Dijiao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较少用中草药。商品为唇形科植物展毛地椒、百里香和地椒的干燥地上部分。
[历史]
地椒始载于《证类本草》。谓“药出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县),其苗覆地蔓生,茎叶甚细,花作小朵,色紫白,因旧茎而生”。以上产地及形态记载均与今日地椒类基本相符。已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中。
[原植物]
1.展毛地椒 别名:地椒、兴凯百里香。
Thymus quinquecostatus Celak var. przewalskii(Kom) Ronn.--唇形科Labiatae
[点击上图放大] |
[点击上图放大] |
展毛地椒Thymus quinquecostatus Celak var. przewalskii(Kom) Ronn.
1.植物全形 2.叶片 3.花 4.花萼展开
生于山坡石砾地或草地,河岸沙地,沙滩,石隙,石山上。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区。
2.百里香 别名:地姜、千里香(甘肃、山西),地椒叶(陕西),地角花(河北)。
Thymus mongolicus Ronn. (Thymus serpyllum L. var. mongolicus Ronn.)--唇形科Labiatae
[点击上图放大] |
生于多石山地、斜坡、山谷、山沟、路旁及杂草丛中。
分布于河北、内蒙古、山西、青海、陕西、甘肃等省区。
3.地椒 别名:五肋地椒(山东)
Thymus quinquecostatus Celk.--唇形科Labiatae
[点击上图放大] |
生于山坡,海边低丘上。
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地。
[采制]
6~7月枝叶茂盛时采收地上部分,除去杂质,阴干或鲜用。
[药材及产销]
地椒Herba Thymi,主产于山西、河北、内蒙古、山东、陕西等地,各地均自产自销,多数均为民间草药。
[化学成份]
百里香全草含挥发油0.8~1.33%,其中主要成分为麝香草酚(Thymol),香荆芥酚(Carvacrol)53%,芳樟醇(Linalool),对-聚伞花素(P-Cymene)17%、γ-松油烯(γ-Terpinene)8%、α-松油醇(α-Terpineol)5%、姜烯(Zingiberene)4%、龙脑(Borneol)等,并含黄芩素葡萄糖甙(Scutellarein glycoside)、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芹菜素(Apigenin)等黄酮类成分。不同地区的地椒,其挥发油中各成分的含量有一定差异,山东烟台地区的挥发油中以芳樟醇为主,占69.5%,龙脑占12.2%,对-聚伞花素占3.1%,香荆芥酚和麝香草酚只含微量。而山东泰安地区的以对-聚伞花素(29.2%)和香荆芥酚(包括麝香草酚占27.9%)为主,芳樟醇只占5.2%、龙脑占10.5%,此外两地区产品均含有α-蒎烯、莰烯、桉油素、1-辛烯-3-醇、萜烯醇-4等。据我们10月份采的北京栽培地椒及展毛地椒的挥发油含量和物理常数见下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颜色....含量%....比重d2020....折光率n20D....比旋度[α]
植物---------------------------------------------------------------------
地椒.........黄.....0.60.....0.9489.......1.4684.........-24.2---------------------------------------------------------------------
展毛地椒.....黄.....0.50.....0.9854.......1.4912.........-12.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点击上图放大] |
[点击上图放大] |
以花叶多,色绿、不碎、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1.展毛地椒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角质层的纹理明显,气孔直轴式,有较多腺鳞。腺鳞呈扁球形,直径60~76μm,由8个分泌细胞组成,腺头四周有角质层,其与分泌细胞之间,贮有浅黄色分泌物,柄极短,单细胞,其四周有12~17个表皮细胞辐射状排列。腺毛较多,腺头为单细胞,直径16~20μm,柄短,单细胞。叶脉处的表皮细胞长方形,其上有单细胞头的腺毛,并有1~2个细胞的非腺毛,长50~108μm。近叶柄处的非腺毛细长,由3~8个细胞构成,长约1.2mm,表面有疣状突起。下表面与上表面相似,主脉处及叶缘有1~2(~3)个细胞的非腺毛,长92~160~(320)μm。
[点击上图放大] |
图上:展毛地椒上表皮表面观(×250)图下;展毛地椒下表皮表面观(×250)
2.百里香 叶上下表面均与展毛地椒相似,但上表皮细胞角质层未见纹理。腺鳞多,腺毛少,但有锥状单细胞非腺毛。长32~80μm,基部直径16~20μm,壁厚约3~4μm,外壁有疣状突起。下表面叶脉及毛茸基部周围的表皮细胞,隐现角质层的纹理。
3.地椒 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与展毛地椒类似,但上表皮角质层的纹理不明显,主脉及叶肉处均未见非腺毛。
理化鉴别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本品50g,置挥发油测定器中进行蒸馏,至不再出现油滴。所得挥发油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后用少量乙醚溶解,供点样。吸附剂:硅胶G(青岛)加0.5%CMC,湿法铺板,于110℃活化1小时。展开剂:(I)二氯甲烷,以香荆芥酚、麝香草酚为对照。(II)苯-乙酸乙酯(9:1),以芳樟醇、桉油素为对照。展距16cm。显色剂:5%香草醛浓硫酸溶液,喷后100℃烘5分钟,显斑点。
[点击上图放大] |
三种地椒薄层层析图谱
S:a、香荆芥酚 b、麝香草酚 c、芳樟醇 d.桉油素
1.展毛地椒 2.地椒 3.百里香
[性味及功效]
味辛,性温。有小毒。有祛风解表,行气止痛的功能。用于治感冒,头痛,牙痛,遍身疼痛,腹胀冷痛。用量9~15g。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百里香植物提取物可抑制乙酰胆碱引起豚鼠离体回肠的收缩和抑制,氨甲酰胆碱引起豚鼠离体气管环肌条的收缩,上述作用与麝香草酚和香芹酚松弛气管的作用相似,其松弛作用的强度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但其药浓度比异丙肾上腺素高得多(4倍),相对效价只有异丙肾上腺素的0.001。麝香草酚也可用于神经炎或脊神经根炎作止痛剂。百里香油注射液,临床试用于治疗关节炎有效。
以上3种地椒植物检索表:
1.茎匍匐或上升。不育枝被短柔毛。叶为卵圆形,侧脉2~3对,脉较纤细,下面微突起。...花萼上唇齿三角形或近三角形…………………………………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
1.茎斜上升或近水平伸展。不育枝疏被向下弯曲的疏柔毛。叶长圆状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稀宽卵状披针形,侧脉2(3)对,脉粗突起明显。花萼上唇齿披针形。..2.叶长圆状椭圆形,沿边缘下1/2处或仅在基部具长缘毛,一般具5侧脉。花序轴密被.....向下弯曲的短柔毛……………………………………………地椒T. quinquecosiatus..2.叶宽卵状披针形,边缘无毛。一般具7侧脉。花序轴密被十分平展的毛…………….....………………………………………展毛地椒T. quinquecostatus var. przewalskii, 百拇医药
瀵邦喕淇婇弬鍥╃彿
閸忚櫕鏁為惂鐐
鐠囧嫯顔戦崙鐘插綖
閹兼粎鍌ㄩ弴鏉戭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