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香草 Yunxiangcao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西南民间草药。商品为禾本科植物芸香草的干燥茎叶。
芸香草见于《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谓:"按云南志出昆明有两种,五叶者名五叶芸香,韭叶者名韭叶芸香,治瘴疟"。所述前者应为芸香科的芸香。《滇南本草》所载韭叶芸香(Cymbopogon distans(Nees.)A. Camus.)别名芸香草,即为本品。四川民间用治咳喘病,沿用已久。现已制成浸膏片、胶丸、气雾剂等多种剂型销售全国,应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芸香草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中。
芸香草 别名:香茅筋骨草、小香茅草(四川),臭草、香茅草(云南)。
, 百拇医药
Cymbopogon distans (Nees) A. Camus--禾本科Graminae
多年生直立草本,全株有香气。杆丛生,细弱,高40~160cm。基部叶鞘不反卷,内面浅红色,叶片狭线形,长30~70cm,宽1~6mm,两面近无毛,具白粉。由成对的总状花序托以佛焰苞状总苞,排列成总状花序,带紫色,小穗成对生于各节,每对总状花序基部的1对小穗不孕,其余各对有柄小穗不孕,无柄小穗结实;结实无柄小穗呈长圆状披针形,长5.5~7mm,基盘钝,具白色短毛;第一颖先端具2微齿,两侧有脊,背部扁平或凹;第二颖舟形,先端急尖或具小尖头;芒自第二外稃的二裂齿间伸出;无内稃,雄蕊3,雌蕊柱头2,棕黑色,羽毛状。花果期9~10月。
芸香草Cymbopogon distans (Nees) A. Camus
1. 植物全形 2.孽生小穗 3.第一颖(腹面观) 4.第二颖(背面观)
5.第一外稃 6.第二外稃(去芒)
生于山坡草地,栽培于排水良好的坡地。
分布于甘肃、陕西、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夏秋二季开花前割取地上部分,凉干或晒干。
, 百拇医药
芸香草Herba Cymbopogonis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自产自销,制剂销全国。
鲜草含挥发油0.7~1.0%,叶含挥发油1.8%,茎少于0.05%。挥发油中主要含胡椒酮(Piperitone)40~50%、蒈烯-4(Carene-4)约20%、香叶醇(Geraniol)约10%、香叶酸乙酯(Ethyl geranate)10%,及少量香叶醛(Geranial)、柠檬烯(Limonene)等。此外尚含酸性皂甙类物质、鞣质、蛋白质、粘液质、苦味质及糖类等。
性状鉴别
干燥全草茎纤弱,长40~110cm,表面呈灰绿色或深绿色,有时带紫色,节部膨大,质脆易折断。叶片狭条形,长30~70cm,宽1~6mm,叶鞘抱茎,基部者常破裂,离茎内 ;上部叶鞘短于节间,叶舌钝圆,长2~4mm,膜质,先端多不规则破裂。有特异香气,味辛辣,嚼之有麻舌清凉感。
以色灰绿粗壮、叶多、香气浓烈者佳。
显微鉴别
茎(直径约2mm)横切面:表皮由1列类方形薄壁细胞组成,外壁稍增厚。下皮纤维5~7列细胞,胞壁厚,木化,间有小型禾本科式维管束数个成轮状排列。中柱内维管束成2~3轮状排列,维管束禾本科型,木质部排列成V形,原生木质部导管1~2个在末端,导管旁薄壁细胞有时破裂,维管束周围有1~2列纤维细胞形成纤维束鞘。髓部宽广,薄壁细胞类圆形。(图左)
, 百拇医药
叶横切面:上表皮主由大型运动细胞组成,细胞方形或长方形。叶肉细胞分化不明显,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叶脉维管束禾本科型,周围有薄壁细胞组成的鞘。维管束上下两侧的表皮内方均有纤维群分布,位于下方者较发达。下表皮细胞细小,椭圆形,切向延长,具气孔和单细胞毛茸。(图右)
图左:芸香草茎横切面简图(×21)图右:芸香草叶上表皮表面观(×166)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为轴向延长的4~6边形,长48~86μm,宽20~38μm,垂周壁细胞较平直;叶脉处由长、短两种表皮细胞纵向间隔排列而成,短细胞部位有单细胞非腺毛。下表皮细胞长方形,宽约12μm;叶脉部表皮细胞有长短两种,纵向间隔排列,垂周壁波状弯曲,短细胞处常见毛茸和气孔;非腺毛二种:单细胞毛长约28μm,2个细胞的毛长约58μm;气孔为禾本科型,仅见于下表皮。(图左,右)
, 百拇医药
图左:芸香叶上表皮表面观(×166)图右:芸香草叶下表皮表面观(×166)
理化鉴别
1.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ml,振摇15分钟,滤过。滤液挥去乙醚至1ml,加2%2,4-二硝基苯肼的30%高氯酸溶液0.1ml,油层显橙红色。(检查胡椒酮)2.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本品粉末50g,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出挥发油,取挥发油0.5g加乙醚5ml稀释供点样用。吸附剂:硅胶G(青岛),加0.6%CMC,铺板,105℃烘1小时。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9.5:0.5)。展距15cm。显色剂:5%香草醛浓硫酸试剂显色,可见斑点如图。
芸香草薄层层析图谱
M: a.溴酚蓝 b.苏丹III c.甲基黄 1.芸香草挥发油
味辛、苦,性温。功能散寒利湿,止咳平喘,行气宽中。用于风寒感冒、慢性气管炎、风湿骨痛、胸腹胀痛。用量15~60g。
1. 镇咳、平喘作用:芸香草油对用组织胺喷雾法引起的豚鼠支气管痉挛有明显对抗作用,从油中分离得胡椒酮作用更强。芸香油和胡椒酮对离体豚鼠平滑肌有直接扩张作用;对电刺激豚鼠喉上神经所致咳嗽,有明显抑制作用。大剂量有明显中枢神经抑制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
2. 抗菌作用:对从老年性慢性气管炎患者痰液中分离出的甲型、乙型链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8种细胞有一定抗菌作用。, 百拇医药
[历史]
芸香草见于《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谓:"按云南志出昆明有两种,五叶者名五叶芸香,韭叶者名韭叶芸香,治瘴疟"。所述前者应为芸香科的芸香。《滇南本草》所载韭叶芸香(Cymbopogon distans(Nees.)A. Camus.)别名芸香草,即为本品。四川民间用治咳喘病,沿用已久。现已制成浸膏片、胶丸、气雾剂等多种剂型销售全国,应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芸香草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中。
[原植物]
芸香草 别名:香茅筋骨草、小香茅草(四川),臭草、香茅草(云南)。
, 百拇医药
Cymbopogon distans (Nees) A. Camus--禾本科Graminae
[点击上图放大] |
, 百拇医药 [点击上图放大] |
芸香草Cymbopogon distans (Nees) A. Camus
1. 植物全形 2.孽生小穗 3.第一颖(腹面观) 4.第二颖(背面观)
5.第一外稃 6.第二外稃(去芒)
生于山坡草地,栽培于排水良好的坡地。
分布于甘肃、陕西、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采制]
夏秋二季开花前割取地上部分,凉干或晒干。
[药材及产销]
, 百拇医药
芸香草Herba Cymbopogonis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自产自销,制剂销全国。
[化学成份]
鲜草含挥发油0.7~1.0%,叶含挥发油1.8%,茎少于0.05%。挥发油中主要含胡椒酮(Piperitone)40~50%、蒈烯-4(Carene-4)约20%、香叶醇(Geraniol)约10%、香叶酸乙酯(Ethyl geranate)10%,及少量香叶醛(Geranial)、柠檬烯(Limonene)等。此外尚含酸性皂甙类物质、鞣质、蛋白质、粘液质、苦味质及糖类等。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 百拇医药 [点击上图放大] |
以色灰绿粗壮、叶多、香气浓烈者佳。
显微鉴别
茎(直径约2mm)横切面:表皮由1列类方形薄壁细胞组成,外壁稍增厚。下皮纤维5~7列细胞,胞壁厚,木化,间有小型禾本科式维管束数个成轮状排列。中柱内维管束成2~3轮状排列,维管束禾本科型,木质部排列成V形,原生木质部导管1~2个在末端,导管旁薄壁细胞有时破裂,维管束周围有1~2列纤维细胞形成纤维束鞘。髓部宽广,薄壁细胞类圆形。(图左)
, 百拇医药
叶横切面:上表皮主由大型运动细胞组成,细胞方形或长方形。叶肉细胞分化不明显,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叶脉维管束禾本科型,周围有薄壁细胞组成的鞘。维管束上下两侧的表皮内方均有纤维群分布,位于下方者较发达。下表皮细胞细小,椭圆形,切向延长,具气孔和单细胞毛茸。(图右)
图左:芸香草茎横切面简图(×21)图右:芸香草叶上表皮表面观(×166)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为轴向延长的4~6边形,长48~86μm,宽20~38μm,垂周壁细胞较平直;叶脉处由长、短两种表皮细胞纵向间隔排列而成,短细胞部位有单细胞非腺毛。下表皮细胞长方形,宽约12μm;叶脉部表皮细胞有长短两种,纵向间隔排列,垂周壁波状弯曲,短细胞处常见毛茸和气孔;非腺毛二种:单细胞毛长约28μm,2个细胞的毛长约58μm;气孔为禾本科型,仅见于下表皮。(图左,右)
, 百拇医药
图左:芸香叶上表皮表面观(×166)图右:芸香草叶下表皮表面观(×166)
理化鉴别
1.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ml,振摇15分钟,滤过。滤液挥去乙醚至1ml,加2%2,4-二硝基苯肼的30%高氯酸溶液0.1ml,油层显橙红色。(检查胡椒酮)2.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本品粉末50g,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出挥发油,取挥发油0.5g加乙醚5ml稀释供点样用。吸附剂:硅胶G(青岛),加0.6%CMC,铺板,105℃烘1小时。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9.5:0.5)。展距15cm。显色剂:5%香草醛浓硫酸试剂显色,可见斑点如图。
, 百拇医药 [点击上图放大] |
芸香草薄层层析图谱
M: a.溴酚蓝 b.苏丹III c.甲基黄 1.芸香草挥发油
[性味及功效]
味辛、苦,性温。功能散寒利湿,止咳平喘,行气宽中。用于风寒感冒、慢性气管炎、风湿骨痛、胸腹胀痛。用量15~60g。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 镇咳、平喘作用:芸香草油对用组织胺喷雾法引起的豚鼠支气管痉挛有明显对抗作用,从油中分离得胡椒酮作用更强。芸香油和胡椒酮对离体豚鼠平滑肌有直接扩张作用;对电刺激豚鼠喉上神经所致咳嗽,有明显抑制作用。大剂量有明显中枢神经抑制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
2. 抗菌作用:对从老年性慢性气管炎患者痰液中分离出的甲型、乙型链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8种细胞有一定抗菌作用。,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全草类 > 筋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