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陵草 Weilingcai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商品为蔷薇科植物委陵菜的干燥全草。
[历史]
本品始载于《救荒本草》,谓:"一名翻白菜。"并曰:"苗初塌地生,后分茎叉,茎节稠密,上有白毛,叶仿佛类柏叶而极阔大,边如锯齿形,面青背白,又似鸡腿儿(即翻白草)叶而却窄,又类似鹿蕨叶亦窄,茎叶梢间开五瓣黄花……。"从以上描述及原文的附图来看,与现今所用的委陵菜一致。已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中。
[原植物]
委陵菜 别名:白头翁、翻白草、痢疾草、蛤蟆草(东北),天青地白、小毛药、虎爪菜(贵州),下路鸡(广东),鸡爪草(江苏),老鸹爪(山东)。
Potentilla chinensis Ser.--蔷薇科Rosaceae
[点击上图放大] |
生于向阳山坡或荒地。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福建、湖北、湖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采制]
4~8月间采收,将带根全草除去花枝及果枝,晒干;或将地上部分茎叶全部除去,仅用根;也有的地区将根叶分别入药。
[药材及产销]
委陵菜Herba Potentillae chinensis主产于山东、辽宁、安徽,此外河北、内蒙古、湖北、河南、江苏、广西、福建等地亦产,其中以山东、辽宁产量大,销全国并出口。
[化学成份]
根含鞣质9%,淀粉10~20%;嫩苗中含维生素C等。
[药材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性状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以无花茎、色灰白、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
小叶片的表面观:上表面细胞呈类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或稍弯曲;上、下表皮均着生有单细胞的非腺毛,尤以下表皮为多;非腺毛有两种,一种极细长,扭曲,长度多在1000μm以上,直径3~6μm,壁薄,着生于下表皮上;另一种非腺毛长短不一,长者较平直或略有弯曲,胞腔较大,长度多在1000μm以下,有的可达2610μm,短者多弯曲或扭曲,或成钩状,也有的较平直,壁厚,胞腔线形,长多在200μm以下,有的仅长25μm,直径4~23μm,壁厚2~9μm。叶肉中含有草酸钙簇晶,较多见,直径9~23μm。
[点击上图放大] |
委陵菜叶表面观(×233)
1.非腺毛 2.上表皮细胞 3.草酸钙簇晶
理化鉴别
1. 取本品粗粉0.5g,加乙醇10ml,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取滤液1ml于试管中,滴加1%三氯化铁乙醇试液1滴,呈墨绿色。(检查鞣质)
2.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本品及翻白草粗粉0.5g,加乙醇10ml,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ml左右供点样用,点样量3ml。吸附剂:硅胶(青岛)加0.8%羟甲基纤维素钠湿法铺板。干燥后,110℃活化30分钟。展开剂:甲苯-甲酸乙酯-甲酸(5:4:1)。展距10cm。显色剂:三氯化铁-铁氰化钾试剂。
[点击上图放大] |
委陵菜和翻白草薄层层析图谱
S:没食子酸 1.翻白草 2.委陵菜
[性味及功效]
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能。用于痢疾、痔疮出血、吐血、咯血、痈疮肿毒、咽喉炎、百日咳。用量9~15g,外用鲜品适量,煎水洗或捣烂敷患处。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本品的全草煎剂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叶及根煎剂对离体蛙、兔心脏有抑制作用,还可以扩张豚鼠离体支气管,兴奋豚鼠离体子宫。根煎剂给感染阿米巴的大鼠灌胃,对体内的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体外实验却无效;据临床报道本品对急性细菌性痢疾均有疗效。
[附注]
1. 本品在不少地区作"翻白草"入药,在湖北、江苏等地曾作"白头翁"购销。
2. 鹅绒委陵菜(蕨麻)P. anserina L.在东北、华北、西北的部分地区作委陵菜入药。其根纤细,中部或末端膨大呈纺缍形或球形块根;匍匐茎细长;小叶片7~23,下面密生白色绵毛;花单生于长匍匐的叶腋。功效与委陵菜类似。
3. 腺毛委陵菜P. viscosa Donn在西藏地区以全草作委陵菜入药。其根木质化;茎直立,全株有柔毛和粘腺毛;羽状复叶,基生叶的小叶片9~11,倒披针形,下面密生短柔毛,茎生有小叶片3~7;伞房状聚伞花序,花黄色。功效与委陵菜相似。,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全草类 > 翻白草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瀵邦喕淇婇弬鍥╃彿
閸忚櫕鏁為惂鐐
鐠囧嫯顔戦崙鐘插綖
閹兼粎鍌ㄩ弴鏉戭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