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金沙 Haijinsha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常用中药。商品海金沙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干燥孢子。
[历史]
本品始载于《证类本草》。李时珍谓:"生山林下,茎细如线,引于竹木上,叶背多皱纹,皱处有沙子,状如蒲黄粉,黄赤色,不开花,细根坚强,其沙及草皆可入药"。以上关于生态环境、植物形态及药材性状的记载均与现今所用海金沙颇为相似。
[原植物]
海金沙 别名:竹芫荽;吐丝草(江苏);罗纲藤(广东);大转藤灰(四川);斑鸠巢(湖南)。
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 (Ophioglossum japonicum Thunb.)--海金沙科Lygodiaceae
[点击上图放大] |
野生于山坡草丛中,攀援他物而生。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及陕西、甘肃南部。
[采制]
8~9月间当孢子成熟时,选择晴天清晨潮露未干时,割取植株,置衬有纸或布的筐内,于避风处曝晒,至干时用手搓揉,抖动,使叶背之孢子脱落,再用细筛筛去残叶,晒干即可。
[药材及产销]
海金沙Spora Lygodii 主产于广东及浙江等地,销全国各地并出口;此外,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福建、陕西等地亦产。
[化学成份]
含脂肪油,另含一种水溶性成分海金沙素(lygodin),预试尚含甾体类成分。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孢子呈粉末状,棕黄色或淡棕色,体轻,手捻有光滑感。置水中不沉,但加热后,可逐渐下沉。撒于火焰上,易燃,燃烧时发出爆鸣及闪光,不留灰渣,而且有橡胶烧后的气味。显微鉴别
孢子为四面体,三角状圆锥形,顶面观呈三面锥形,可见三叉状裂隙,侧面观三角形,底面观类圆形,直径55~85μm,外壁有颗粒状雕纹。有时可见多细胞的保护毛(叶的表皮毛)。
[点击上图放大] |
海金沙孢子及保护毛(×333)
1.孢子 2.保护毛
理化鉴别
取本品5g,加甲醇30ml,浸渍过夜,滤过。取滤液2ml,水浴蒸干,残渣加冰乙酸0.5ml溶解后,加乙酸酐-浓硫酸(19:1)试剂1ml,溶液即变成红色,稍加热后,亦成污绿色。(检查甾体类成分)
[性味及功效]
味甘,性寒。有清利湿热,通淋止痛功能。用于热淋、砂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用量6~15g。
[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抗菌试验证明对金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閻庣敻鍋婇崰鏇熺┍婵犲洤妫橀柛銉㈡櫇瑜帮拷
闂佺ǹ绻楀▍鏇㈠极閻愮儤鍎岄柣鎰靛墮椤庯拷
闁荤姴娲ょ€氼垶顢欓幋锕€绀勯柣妯诲絻缂嶏拷
闂佺懓鍚嬬划搴ㄥ磼閵娾晛鍗抽柡澶嬪焾濡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