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茸 Zicaoron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原名"紫 ",始载于"唐本草"。
紫胶虫 别名:胶虫
Laccifer lacca Kerr.--同翅目Homoptera,蚧总科Coccoidea,蛟蚧科Lacciferidae
雌虫身体为不规则的圆球状,呈黄褐色至紫红琥珀色。表面有三个突起:其一为肛门;另二个为中胸气门,周围环绕有丝状腊质。无足。腹部无气门。触角细小,不易见。肛门四周有肛门环和肛门棘包围。雄虫身体为长梭形,呈鲜朱红色,体长2~3毫米。前方有一对背单眼及一对腹单眼,皆细小。带薄翅,或缺如。触角一对,细长向前伸。足三对,细弱,呈浅黄色。
紫胶虫一年发生两代。幼虫分别于每年4~5月和9~10月间孵化,孵化后爬到寄主树嫩枝上聚集,固定树上取食树液,并分泌胶质覆盖身体外。初分泌的紫胶似稠粘的半流质,干燥后为坚硬固体。随着胶虫的生长发育,泌胶愈来愈多,以致各胶虫虫体相互连成一片。成虫中期泌胶最多。待成虫成熟以后,就可采胶到市上出售,即紫草茸。
雌虫雄虫都在其固有的胶壳内发育,雄虫寿命很短,一般在一天内就能完成羽化交配授精作用而死亡,雌成虫当交配后即开始大量分泌胶,泌胶大量激增期约为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左右,然后停止泌胶准备产卵,一个雌成虫产卵量一般为200~500粒,多至1000粒左右,产出的卵停留在胶壁与虫体之间所构成的孵化室内,卵产出后约1~2小时,最短仅6分钟即行孵化。
, 百拇医药
主要分布于云南省。
紫胶虫寄主植物的种类,在云南已发现100余种,分属于24个种,52个属。其中以豆科植物为最多,桑科次之,目前可用于紫胶生产的仅十余种,列举数种如下:
钝叶黄檀Dalbergia obtusifolia Prain. 三叶豆Cajanus Cajan (L.) Millsp. 大叶榕Ficus altissima Bl. 小叶榕Ficus benjamina L.黄葛树Ficus lacor Hamilt. 印度菩提树Ficus religiosa L. 短翅黄杞Engelhardtia colebrookiana Lindl.大叶合欢Albizzia lebbek Benth. 秧青Dalbergia Sp. 酸香Dalbergia Sp. 马槟榔树Dalbergia sp. 泡火绳Eriolaena malvacea(leveil)Hand.-Mazz. 鸡嗉果Ficus cunia Ham. 马榔树Ficus glomerata Roxb. 大叶子树Colona floribunda (Wall.) Craib.以上几种以钝叶黄檀、秧青、三叶豆、泡火绳、酸香、大叶榕六种较为优良,尤以前四种经济价值较大。
, 百拇医药
7~8月间采收,用锐利刀、剪,将长有紫胶的枝条剪下或割下,注意避免寄主植物受到损伤,将采回的胶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铺成厚度不超过15~20厘米的一层,并在最初几天内每日翻动一次,以后可2~3天一次,直至干燥而不结块为止。
[炮制]
除去树枝,筛净杂质即成。
[名称] 紫草茸Lacca 别名:紫胶(四川),紫梗。
, 百拇医药
[产地及销售习惯] 主产于云南,四川亦产。过去没有发展生产,主要靠进口,现在云南大力生产,供销全国各地,除医药上应用外,为工业重要原料。国外主产于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亦有培养。
含虫胶质74.5,蜡4~6%,色素6.5%,虫体、木片等夹杂物9.5%,水分3.5%。虫胶质为虫胶酸(Shellolic acid,C15H20O6)及虫胶桐酸(Aleuritic acid, C16H32O5)等混合胶脂(Lactide)所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蜡为二十五醇(Tachardiacerol, C25H52O),三十二醇(Laccerol, C32H66O)等醇及三十二酸(Lacceric acid,C32H64O2),二十六酸(Tachardiacerinic acid, C20H52O)等酸所成之酯。色素主为虫蛟红酸(Lacaic acid, C20H14O10)是一种蒽醒衍生物的红色素,其结构与胭脂红酸(Carminic acid)、紫虫酸(Kermesic acid)近似。
, 百拇医药
性状鉴别
本品呈半圆柱形,长短宽狭不一,紫褐色或紫红色,表面凹凸不平,有皱纹及小虫眼孔隙,附着于树枝处呈凹沟状,边缘钝圆。质硬而脆,可折断。断面可见平行排列的长圆形或圆形虫窝,内有长卵形或类圆形死虫,褐色或暗红色。气微臭。
以块大、色紫、质坚者为佳。
[性味] 苦、寒。
[功用] 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 斑疹不透、麻疹不出、痛肿疮毒等症。
[用量] 5g~10g。
[禁忌] 脾胃虚寒者忌用。
紫胶又称虫胶,为重要的工业原料。依加工方法不同,市售品有数种规格。中药所用紫草茸即棒状虫胶(Lacca in ramulis),此外,尚有粒状虫胶(Lacca in granis),块状虫胶(Lacca in massa)、片状虫胶(Lacca in tublis)、白色虫胶(Lacca alba)四种。, 百拇医药
[原昆虫]
紫胶虫 别名:胶虫
Laccifer lacca Kerr.--同翅目Homoptera,蚧总科Coccoidea,蛟蚧科Lacciferidae
, 百拇医药 [点击上图放大] |
紫胶虫一年发生两代。幼虫分别于每年4~5月和9~10月间孵化,孵化后爬到寄主树嫩枝上聚集,固定树上取食树液,并分泌胶质覆盖身体外。初分泌的紫胶似稠粘的半流质,干燥后为坚硬固体。随着胶虫的生长发育,泌胶愈来愈多,以致各胶虫虫体相互连成一片。成虫中期泌胶最多。待成虫成熟以后,就可采胶到市上出售,即紫草茸。
雌虫雄虫都在其固有的胶壳内发育,雄虫寿命很短,一般在一天内就能完成羽化交配授精作用而死亡,雌成虫当交配后即开始大量分泌胶,泌胶大量激增期约为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左右,然后停止泌胶准备产卵,一个雌成虫产卵量一般为200~500粒,多至1000粒左右,产出的卵停留在胶壁与虫体之间所构成的孵化室内,卵产出后约1~2小时,最短仅6分钟即行孵化。
, 百拇医药
主要分布于云南省。
[寄主植物]
紫胶虫寄主植物的种类,在云南已发现100余种,分属于24个种,52个属。其中以豆科植物为最多,桑科次之,目前可用于紫胶生产的仅十余种,列举数种如下:
钝叶黄檀Dalbergia obtusifolia Prain. 三叶豆Cajanus Cajan (L.) Millsp. 大叶榕Ficus altissima Bl. 小叶榕Ficus benjamina L.黄葛树Ficus lacor Hamilt. 印度菩提树Ficus religiosa L. 短翅黄杞Engelhardtia colebrookiana Lindl.大叶合欢Albizzia lebbek Benth. 秧青Dalbergia Sp. 酸香Dalbergia Sp. 马槟榔树Dalbergia sp. 泡火绳Eriolaena malvacea(leveil)Hand.-Mazz. 鸡嗉果Ficus cunia Ham. 马榔树Ficus glomerata Roxb. 大叶子树Colona floribunda (Wall.) Craib.以上几种以钝叶黄檀、秧青、三叶豆、泡火绳、酸香、大叶榕六种较为优良,尤以前四种经济价值较大。
, 百拇医药
[采制]
7~8月间采收,用锐利刀、剪,将长有紫胶的枝条剪下或割下,注意避免寄主植物受到损伤,将采回的胶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铺成厚度不超过15~20厘米的一层,并在最初几天内每日翻动一次,以后可2~3天一次,直至干燥而不结块为止。
[炮制]
除去树枝,筛净杂质即成。
[药材及产销]
本品为紫胶虫在树枝上所分泌的树脂状胶质。[名称] 紫草茸Lacca 别名:紫胶(四川),紫梗。
, 百拇医药
[产地及销售习惯] 主产于云南,四川亦产。过去没有发展生产,主要靠进口,现在云南大力生产,供销全国各地,除医药上应用外,为工业重要原料。国外主产于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亦有培养。
[化学成份]
含虫胶质74.5,蜡4~6%,色素6.5%,虫体、木片等夹杂物9.5%,水分3.5%。虫胶质为虫胶酸(Shellolic acid,C15H20O6)及虫胶桐酸(Aleuritic acid, C16H32O5)等混合胶脂(Lactide)所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蜡为二十五醇(Tachardiacerol, C25H52O),三十二醇(Laccerol, C32H66O)等醇及三十二酸(Lacceric acid,C32H64O2),二十六酸(Tachardiacerinic acid, C20H52O)等酸所成之酯。色素主为虫蛟红酸(Lacaic acid, C20H14O10)是一种蒽醒衍生物的红色素,其结构与胭脂红酸(Carminic acid)、紫虫酸(Kermesic acid)近似。
, 百拇医药
[药材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性状鉴别
, 百拇医药 [点击上图放大] |
以块大、色紫、质坚者为佳。
[效用]
[性味] 苦、寒。
[功用] 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 斑疹不透、麻疹不出、痛肿疮毒等症。
[用量] 5g~10g。
[禁忌] 脾胃虚寒者忌用。
[附注]
紫胶又称虫胶,为重要的工业原料。依加工方法不同,市售品有数种规格。中药所用紫草茸即棒状虫胶(Lacca in ramulis),此外,尚有粒状虫胶(Lacca in granis),块状虫胶(Lacca in massa)、片状虫胶(Lacca in tublis)、白色虫胶(Lacca alba)四种。, 百拇医药